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36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接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连接的一个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将另一个待连接的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另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步骤二、调整紧固套的位置使得紧固套贴附于金属软管的外壁,同时,紧固套对金属软管的外壁有作用力;步骤三、采用外部充气装置对充气层充气,使得弹性皮套对金属管有作用力。其能实现金属软管间的快速紧密连接。

Method for connecting metal hos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pipe joint connec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etal hos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ne end of a metal hose set step one, will be connected to the metal tube, and covering the end of elastic leather; another metal hose to be connected is installed on the metal pipe on the other one end of the elastic leather and covering the end; step 2, adjust the fastening sleeve position of the fastening sleeve is attach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metal hose, at the same time, the outer wall of the fastening sleeve of metal hose with force; step 3, using external inflating device for inflatable inflatable elastic layer, the leather has a force of metal tube. It can realize fast and tight connection between metal h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接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软管是现代工业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金属软管的特殊性,在连接时需要特殊的金属软管接头。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软管接头是现代工业管路中的一种高品质的柔性管道。它主要由波纹管、网套和接头组成。它的内管是具有螺旋形或环形的薄壁不锈钢波纹管,波纹管外层的网套,是由不锈钢丝或钢带按一定的参数编织而成。如中国专利CN202469318U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保护结构的金属软管接头,包括波纹管、外套在波纹管外壁上的网管、固定连接在波纹管两端的接管;金属丝编织的网管两端外套护套,并共同与相套合的接管外壁固定连接形成接头;在所述护套内壁与网管外壁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由柔性填充物编织而成,构成柔性保护结构。又如中国专利CN205101738U公开的一种金属软管接头,包括迫紧螺帽、牙圈管端套、连接件和安装体,还包括锁紧件,用于紧固穿过其中的线缆,所述牙圈管端套与金属软管螺纹连接,所述牙圈管端套放置在连接件的第一端内,所述迫紧螺帽与连接件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的第一端与连接件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的第二端与安装体的第一端螺纹连接。再如中国专利CN102418822A公开的一种非焊接金属软管接头,包括圆筒状的管嘴,管嘴上设置有一个凸出于管嘴表面且环绕管嘴的挡头,在挡头一侧的管嘴上套装有外螺母,另一侧设置有软管接口,所述的外螺母的内壁向下凹陷形成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为外螺母内部圆周长度,凹槽分别与设置在外螺母相邻两个侧面上的通孔连通,在所述管嘴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配合槽,配合槽首尾相接形成封闭环,在所述凹槽与配合槽构成的空间内安装有钢丝。但上述金属软管接头均安装较为复杂,且容易对金属软管的管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其能实现金属软管间的快速紧密连接。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采用接头装置实现两个金属软管间的连接;所用接头装置包括金属管、弹性皮套、连接柱以及两个紧固套;金属管的外径不大于金属软管的内径;弹性皮套套装于金属管上,弹性皮套带有充气夹层;连接柱有两个,两个连接柱对称设于金属管外壁的中间段;紧固套为半圆形结构,紧固套安装于连接柱上,并且两个紧固套安装后能形成与金属管同轴线的圆周弧面;同时紧固套能沿连接柱的高度方向移动;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连接的一个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将另一个待连接的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另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步骤二、调整紧固套的位置使得紧固套贴附于金属软管的外壁,同时,紧固套对金属软管的外壁有作用力;步骤三、采用外部充气装置对充气层充气,使得弹性皮套对金属管有作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紧固套对金属软管的作用力产生的压强不小于1Kpa。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螺母;连接柱的端头带有外螺纹,紧固套通过螺母与螺纹的配合实现沿连接柱高度方向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紧固套在面向金属管的一面带有花纹。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弹性皮套为橡胶材质制备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弹性皮套在面向紧固套的一面设有花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皮套与紧固套共同实现对金属软管的快速连接;采用金属管主要是在金属软管安装于接头上时,放置金属软管因受到外力而变形;同时金属管也是支撑弹性皮套形成与金属软管的紧密连接的重要结构,其能有效实现弹性皮套在充气后向背离金属管方向膨胀进而实现与金属软管内壁的充分接触,并提高金属软管与弹性皮套之间的摩擦力。而在用于两个不同型号的金属软管的连接时,只需控制金属管的两端具有不同尺寸。综上,本申请的装置能实现快速连接任意两个金属软管。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本申请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金属管;2、弹性皮套;3、紧固套;4、螺母;5、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申请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装置本身而言,指向装置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申请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实施例中:金属管1、弹性皮套2、紧固套3、螺母4、连接柱5。实施例1本申请中金属软管用的接头装置,包括金属管、弹性皮套、连接柱以及两个紧固套;金属管的外径不大于金属软管的内径;弹性皮套套装于金属管上,弹性皮套带有充气夹层(充气夹层可以通过两个弹性皮套进行密封性连接形成);连接柱有两个,两个连接柱对称设于金属管外壁的中间段;紧固套为半圆形结构,紧固套安装于连接柱上,并且两个紧固套安装后能形成与金属管同轴线的圆周弧面;同时紧固套能沿连接柱的高度方向移动。使用时,将金属软管的一端套于金属管的一端,并保证金属软管的内壁与弹性皮套充分接触,向充气夹层中充气,保证金属软管内壁与弹性皮套之间有1KPa的压强;移动紧固套在连接柱上的位置,紧固套实现对金属软管外壁的固定。优选的,还包括螺母;连接柱的端头带有外螺纹,紧固套通过螺母与螺纹的配合实现沿连接柱高度方向移动。为了提高紧固套与金属软管外壁间的作用力,紧固套在面向金属管的一面带有花纹。为了提高弹性皮套与金属软管内壁间的作用力,弹性皮套为橡胶材质制备而成;同时,弹性皮套在面向紧固套的一面设有花纹。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连接的一个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将另一个待连接的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另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步骤二、调整紧固套的位置使得紧固套贴附于金属软管的外壁,同时,紧固套对金属软管的外壁有作用力;步骤三、采用外部充气装置对充气层充气,使得弹性皮套对金属管有作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二中紧固套对金属软管的作用力产生的压强不小于1Kpa。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采用接头装置实现两个金属软管间的连接;所用接头装置包括金属管、弹性皮套、连接柱以及两个紧固套;金属管的外径不大于金属软管的内径;弹性皮套套装于金属管上,弹性皮套带有充气夹层;连接柱有两个,两个连接柱对称设于金属管外壁的中间段;紧固套为半圆形结构,紧固套安装于连接柱上,并且两个紧固套安装后能形成与金属管同轴线的圆周弧面;同时紧固套能沿连接柱的高度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连接的一个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将另一个待连接的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另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步骤二、调整紧固套的位置使得紧固套贴附于金属软管的外壁,同时,紧固套对金属软管的外壁有作用力;步骤三、采用外部充气装置对充气层充气,使得弹性皮套对金属管有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软管的连接方法,采用接头装置实现两个金属软管间的连接;所用接头装置包括金属管、弹性皮套、连接柱以及两个紧固套;金属管的外径不大于金属软管的内径;弹性皮套套装于金属管上,弹性皮套带有充气夹层;连接柱有两个,两个连接柱对称设于金属管外壁的中间段;紧固套为半圆形结构,紧固套安装于连接柱上,并且两个紧固套安装后能形成与金属管同轴线的圆周弧面;同时紧固套能沿连接柱的高度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连接的一个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将另一个待连接的金属软管套装于金属管的另一端,并覆盖该端处的弹性皮套;步骤二、调整紧固套的位置使得紧固套贴附于金属软管的外壁,同时,紧固套对金属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