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程机构以及双行程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42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行程机构以及双行程移动机构,属于机械平台技术领域。双行程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驱动齿轮和驱动机构;第一齿条固定设置且与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第二齿条移动设置且与驱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驱动机构驱动驱动齿轮转动且沿着第一齿条来回往复移动。双行程移动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滑轨组、移动连接件和双行程机构,双行程机构驱动安装于移动连接件上的移动平台沿着滑轨组移动。双行程机构中第二齿条能够实现第一齿条长度加上第二齿条长度的双倍行程,成本低,设计简单。双行程移动机构能够使移动平台实现双倍行程的移动,增大移动行程,成本低。

Double stroke mechanism and double stroke moving mechanism

The double stroke mechanism and the double stroke moving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belong to the mechanical platform technology field. Double stroke mechanism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racks, drive gear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first rack fixed and one side of the drive gear meshing, second mobile rack set and the other side with the driving gear mesh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drive gear rota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vement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first rack. Double stroke mo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ottom supporting frame, slide group, mobile connections and double travel agencies, travel agencies in the double driver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platform mobile connection moving along the slide rail group. In the double travel mechanism, the second rack can realize the double length of the first rack length and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rack, the cost is low, and the design is simple. The double stroke mobile mechanism can make the mobile platform realize double stroke movement, increase the moving strok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行程机构以及双行程移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平台
,具体而言,涉及双行程机构以及双行程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装配流水线上,经常会碰到移动平台需要行程较大的时候,目前,移动平台的较大行程的移动,多通过电机及齿轮传动机构等复杂机构实现,成本较高,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行程机构,以降低成本,简化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双行程移动机构,以增大行程,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行程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驱动齿轮和驱动机构;第一齿条固定设置且与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第二齿条移动设置且与驱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齿条所限定的移动方向;驱动机构驱动驱动齿轮转动且沿着第一齿条来回往复移动。第一齿条固定设置,驱动齿轮正反转的同时,沿着第一齿条来回往复移动。驱动齿轮正反转驱动第二齿条来回往复移动,从而驱动安装于第二齿条上的驱动物来回往复移动。驱动齿轮从第一齿条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第二齿条上任意一点的移动距离等于第一齿条的长度加上第二齿条的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驱动机构移动相同的距离,驱动物能够移动双倍行程的距离。相对现有技术,不仅增加了行程,而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经济实用。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驱动齿轮转动,必然伴随着沿着第一齿条移动,因此,驱动机构驱动驱动齿轮正反转的同时也驱动驱动齿轮沿着第一齿条来回往复移动。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缸体内,驱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活塞杆的另一端。可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滑轨和滑动设置于导向滑轨的导向件,导向滑轨设置于活塞杆的下侧且所限定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活塞杆的轴心线,活塞杆的设置有驱动齿轮的一端与导向件固定连接。可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U形架,U形架设置于活塞杆的位于气缸外侧的一端,U形架的两个侧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驱动齿轮位于两个侧臂之间且转动套设于转动轴的外侧。一种双行程移动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滑轨组、移动连接件和双行程机构,滑轨组设置两个,两个滑轨组并排设置于底部支撑架,双行程机构设置于底部支撑架且位于两个滑轨组之间,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滑轨组所限定的移动方向,移动连接件用于安装移动平台且固定于第二齿条。可选地,每个滑轨组包括支撑滑轨、滑动组件和防尘罩,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支撑滑轨,防尘罩罩设于支撑滑轨的外侧且与支撑滑轨之间设置有间隙滑道,滑动组件包括安装连接件,安装连接件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穿过间隙滑道伸至防尘罩的外侧。可选地,滑动组件还包括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支撑滑轨,安装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两端贯穿的罩设槽,罩设槽罩设于支撑滑轨的外侧且与滑动件固定连接。可选地,安装连接件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安装挡板,安装挡板的顶侧端部为安装部,防尘罩位于两个安装挡板之间。可选地,安装连接件的两个安装挡板之间设置有两个两端贯穿的限位通槽,防尘罩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U字形,防尘罩的两侧侧壁分别嵌设于一个限位通槽。可选地,支撑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架空安装件,防尘罩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个架空安装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双行程机构中第二齿条能够实现第一齿条长度加上第二齿条长度的双倍行程,成本低,设计简单。双行程移动机构能够使移动平台实现双倍行程的移动,增大移动行程,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机构的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机构的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机构中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齿条;200-第二齿条;300-驱动齿轮;400-驱动机构;401-气缸;402-缸体;403-活塞杆;404-导向机构;405-导向滑轨;406-导向件;407-U形架;408-转动轴;500-底部支撑架;600-滑轨组;601-支撑滑轨;602-滑动组件;603-防尘罩;604-间隙滑道;605-安装连接件;606-安装部;607-滑动件;608-罩设槽;609-安装挡板;610-限位通槽;611-架空安装件;700-移动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6。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行程机构,包括第一齿条100、第二齿条200、驱动齿轮300和驱动机构400;第一齿条100固定设置且与驱动齿轮300的一侧啮合,第二齿条200移动设置且与驱动齿轮300的另一侧啮合,第二齿条200的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齿条100所限定的移动方向;驱动机构400驱动驱动齿轮300转动且沿着第一齿条100来回往复移动。第一齿条100固定设置,驱动齿轮300正反转的同时,沿着第一齿条100来回往复移动。驱动齿轮300正反转驱动第二齿条200来回往复移动,从而驱动安装于第二齿条200上的驱动物来回往复移动。驱动齿轮300从第一齿条100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第二齿条200上任意一点的移动距离等于第一齿条100的长度加上第二齿条200的长度,相对于现有技术,驱动机构400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行程机构以及双行程移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驱动齿轮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且与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移动设置且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齿条所限定的移动方向;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且沿着所述第一齿条来回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驱动齿轮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且与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移动设置且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齿条所限定的移动方向;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且沿着所述第一齿条来回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滑轨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滑轨的导向件,所述导向滑轨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下侧且所限定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活塞杆的轴心线,所述活塞杆的设置有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设置于所述活塞杆的位于所述气缸外侧的一端,所述U形架的两个侧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两个所述侧臂之间且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外侧。5.一种双行程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架、滑轨组、移动连接件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行程机构,所述滑轨组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滑轨组并排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架,所述双行程机构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古亚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东方智能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