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17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酸蚀槽,所述酸蚀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基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的内腔,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的外部,第一转杆位于容纳槽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容纳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直齿轮与齿牙的配合能够带动支撑台上下移动,从而使圆形槽内放置高度不同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便于制作不同高度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大大降低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osite chip leac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DC leac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etching, the etching cavity is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ircular groo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circular groove of the contain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re equipped with aperture receiving th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rod extends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ontaining groove, the exterior of the first rotating rod on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the base, one end of the first set of rota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evel gear,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taining groove of activities connected with second rotating rod. With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gear teeth and can drive the support table down, so that the placement of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with different height of circular groove for PDC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height, greatly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PDC,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硬材料
,具体为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
技术介绍
超硬材料主要是指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金刚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硬的物质,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这两种超硬材料的硬度都远高于其它材料的硬度,随着金刚石应用的进一步拓展,与其相关的复合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就是其中之一,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是在高温高压下由许多细晶粒金刚石和硬质合金衬底联合烧结而成的块状聚结体。现有技术中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通常放置在专用的制作工具中进行制作,由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高度不等,制作不同高度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需要用到多个制具,这样就会增加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具备能够制作不同高度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优点,解决了制作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酸蚀槽,所述酸蚀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基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的内腔,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位于容纳槽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杆远离容纳槽内壁的一端套设有直齿轮,所述圆形槽的内腔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直齿轮相适配的齿牙,所述直齿轮与齿牙啮合,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所述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的顶部设置有位于酸蚀槽内腔的聚晶金刚石。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位于通孔内腔的一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第一转杆的一侧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位于基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适配的第二齿牙。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撑台的一端与圆形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圆形槽的设置用于放置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支撑台的设置能够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进行支撑,旋转第一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二转杆带动直齿轮旋转,通过直齿轮与齿牙的配合能够带动支撑台上下移动,从而使圆形槽内放置高度不同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便于制作不同高度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大大降低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2、本技术通过轴承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转杆进行支撑,同时便于第一转杆的旋转,使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的更加紧密,避免出现脱齿的现象,通过直齿轮与齿牙的配合能够对支撑台的高度进行微调,便于制作不同高度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通过手轮和防滑套的配合便于第一转杆的旋转,弹簧的设置能够对支撑台进行支撑,同时对支撑台上移的高度进行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剖视图。图中:1基座、2酸蚀槽、3圆形槽、4容纳槽、5通孔、6第一转杆、7第一锥齿轮、8第二转杆、9第二锥齿轮、10直齿轮、11支撑台、12齿牙、13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4聚晶金刚石、15轴承、16手轮、17防滑套、1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酸蚀槽2,酸蚀槽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3,圆形槽3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4,基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槽4连通的通孔5,通孔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转杆6,第一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4的内腔,第一转杆6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1的外部,第一转杆6位于通孔5内腔的一端套设有轴承15,轴承15远离第一转杆6的一侧与通孔5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轴承15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转杆6进行支撑,同时便于第一转杆6的旋转,使第一锥齿轮7和第二锥齿轮9啮合的更加紧密,避免出现脱齿的现象,第一转杆6位于基座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6,手轮16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17,通过手轮16和防滑套17的配合便于第一转杆6的旋转,第一转杆6位于容纳槽4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7,容纳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8,第二转杆8的表面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7相适配的第二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第一锥齿轮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第二锥齿轮9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适配的第二齿牙,第二转杆8远离容纳槽4内壁的一端套设有直齿轮10,圆形槽3的内腔设置有支撑台11,支撑台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直齿轮10相适配的齿牙12,直齿轮10与齿牙12啮合,通过直齿轮10与齿牙12的配合能够对支撑台11的高度进行微调,便于制作不同高度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支撑台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远离支撑台11的一端与圆形槽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18的设置能够对支撑台11进行支撑,同时对支撑台11上移的高度进行限位,支撑台11的顶部设置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3,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3的顶部设置有位于酸蚀槽2内腔的聚晶金刚石14,通过圆形槽3的设置用于放置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3,支撑台11的设置能够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3进行支撑,旋转第一转杆6带动第一锥齿轮7旋转,第一锥齿轮7带动第二锥齿轮9旋转,第二锥齿轮9通过第二转杆8带动直齿轮10旋转,通过直齿轮10与齿牙12的配合能够带动支撑台11上下移动,从而使圆形槽3内放置高度不同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便于制作不同高度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大大降低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使用时,旋转第一转杆6带动第一锥齿轮7旋转,第一锥齿轮7带动第二锥齿轮9旋转,第二锥齿轮9通过第二转杆8带动直齿轮10旋转,通过直齿轮10与齿牙12的配合带动支撑台11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在圆形槽3内放置高度不同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综上所述:该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通过容纳槽4、通孔5、第一转杆6、第一锥齿轮7、第二转杆8、第二锥齿轮9、直齿轮10、支撑台11和齿牙12的配合,解决了制作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成本高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酸蚀槽(2),所述酸蚀槽(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3),所述圆形槽(3)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4),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槽(4)连通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4)的内腔,所述第一转杆(6)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1)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6)位于容纳槽(4)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容纳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8),所述第二转杆(8)的表面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7)相适配的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转杆(8)远离容纳槽(4)内壁的一端套设有直齿轮(10),所述圆形槽(3)的内腔设置有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直齿轮(10)相适配的齿牙(12),所述直齿轮(10)与齿牙(12)啮合,所述支撑台(11)的顶部设置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3),所述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硬质合金(13)的顶部设置有位于酸蚀槽(2)内腔的聚晶金刚石(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浸出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酸蚀槽(2),所述酸蚀槽(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3),所述圆形槽(3)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4),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槽(4)连通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4)的内腔,所述第一转杆(6)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1)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6)位于容纳槽(4)内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容纳槽(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8),所述第二转杆(8)的表面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7)相适配的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转杆(8)远离容纳槽(4)内壁的一端套设有直齿轮(10),所述圆形槽(3)的内腔设置有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直齿轮(10)相适配的齿牙(12),所述直齿轮(10)与齿牙(12)啮合,所述支撑台(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嘉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