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411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用于中冷管的收料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废品率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适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Automatic discharging device for cold tube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scharg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discharging device used for the feeding of the middle cool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cooling tube receiving the discharge device for cooling tube in charge discharg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w scrap rate, stable product quality, low production cost,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
技术介绍
公司目前的排料装置都是人工手动接料、码放,切割下来的中冷管摆放很难做到整齐划一,劳动强度大,劳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挡块、调节板、导向槽、排料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的输送机构位于左端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处上侧设有挡块,下侧与挡块对应位置处设有调节板;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所述的挡块和调节板的右侧设置,中冷管通过所述挡块和调节板限位后与所述导向槽对正;所述的排料台设置在输送机构的右端;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的排料台的上侧,所述的第一挡板平面与排料台的台面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平面与排料台的台面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的右侧。另,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驱动所述输送机运行的驱动电机、驱动轮和驱动链。另有,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一长滑槽,所述的长滑槽槽口方向为上下开口方向,还包括紧固调节机构,所述的紧固调节机构设置在长滑槽中;所述的调节板通过长滑槽和紧固调节机构配合调节与所述挡块间距以实现对中冷管进行限位。还,所述的调节板的上端设有圆弧形的压紧端。圆弧形压紧端的设置减小了挡块和调节板对中冷管的挤压力,起到很好的保护中冷管的效果。还有,所述的导向槽包括左端的引导部和右端的水平输送部,所述的引导部呈锥形状且引导部左侧宽度大于右侧宽度和水平输送部的宽度。方便将中冷管引导到导向槽中。再,所述的导向槽的上下两侧也设有若干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导向槽的宽度和位置。再有,所述的第一挡板包括两块,两块第一挡板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左侧设置。确保中冷管能够更加平稳的下落到排料台上。此外,还包括用于支撑输送机构和排料台的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底端的底座。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用于中冷管的收料排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废品率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适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挡板后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板结构图。图中:1输送机构、100进料端、2挡块、3调节板、31长滑槽、32紧固调节机构、33压紧端、4导向槽、41引导部、42水平输送部、5排料台、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中冷管、9整齐排放的中冷管、10支架、11底座、12驱动轮、13驱动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中出现的方位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均是以附图为参照。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挡块2、调节板3、导向槽4、排料台5、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所述的输送机构1位于左端设置;在输送机构1的进料端100处上侧设有挡块2,下侧与挡块2对应位置处设有调节板3;所述的导向槽4位于所述的挡块2和调节板3的右侧设置,中冷管8通过所述挡块2和调节板3限位后并与所述导向槽4对正;所述的排料台5设置在输送机构1的右端;所述的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设置在所述的排料台5的上侧,所述的第一挡板6平面与排料台5的台面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7平面与排料台5的台面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7设置在第一挡板6的右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输送机构1包括输送机(未图示)、驱动所述输送机(未图示)运行的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轮12和驱动链1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板3上设有一长滑槽31,所述的长滑槽31槽口方向为上下开口方向,还包括紧固调节机构32,所述的紧固调节机构32设置在长滑槽31中;所述的调节板3通过长滑槽31和紧固调节机构32配合调节与所述挡块间距以实现对中冷管进行限位。本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板3的上端设有圆弧形的压紧端33。圆弧形压紧端33的设置减小了挡块2和调节板3对中冷管8的挤压力,起到很好的保护中冷管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槽4包括左端的引导部41和右端的水平输送部42,所述的引导部41呈锥形状且引导部41左侧宽度大于右侧宽度和水平输送部42的宽度。方便将中冷管8引导到导向槽4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槽4的上下两侧也设有若干调节机构14用于调节导向槽4的宽度和位置。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挡板6包括两块,两块第一挡板6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的第二挡板7的左侧设置。确保中冷管8能够更加平稳的下落到排料台5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支撑输送机构1和排料台5的支架10以及设置于支架10底端的底座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中冷管通过挡块和调节板限位后,顺着导向槽4被输送机构1带着往前移动,当中冷管8进入到第一挡板6内侧,碰到右端的第二挡板7时由于第二挡板7平面与排料台5台面垂直设置,中冷管8会受到第二挡板7的作用力往下滑动排放在排料台5上,如此多次,最后多根中冷管整齐划一的落在排放台上形成排放好的中冷管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挡块、调节板、导向槽、排料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的输送机构位于左端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处上侧设有挡块,下侧与挡块对应位置处设有调节板;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所述的挡块和调节板的右侧设置,中冷管通过所述挡块和调节板限位后与所述导向槽对正;所述的排料台设置在输送机构的右端;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的排料台的上侧,所述的第一挡板平面与排料台的台面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平面与排料台的台面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挡块、调节板、导向槽、排料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的输送机构位于左端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处上侧设有挡块,下侧与挡块对应位置处设有调节板;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所述的挡块和调节板的右侧设置,中冷管通过所述挡块和调节板限位后与所述导向槽对正;所述的排料台设置在输送机构的右端;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的排料台的上侧,所述的第一挡板平面与排料台的台面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平面与排料台的台面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驱动所述输送机运行的驱动电机、驱动轮和驱动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冷管收料的自动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一长滑槽,所述的长滑槽槽口方向为上下开口方向,还包括紧固调节机构,所述的紧固调节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宁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优仁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