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强专利>正文

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95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涉及轮胎技术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为三个,且所述加强环沿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通过将在轮胎内设置支撑装置,将整个轮胎撑起;相比于技术就省去了充气的烦恼;而且不需要充气的轮胎,也避免了扎胎的问题;这样在汽车行驶的时候,减少了由于轮胎出现的问题而影响交通的情况的发生。

Support device and pneumatic free ti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ing device and tire,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ire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ring and a second support ring,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ring and a second suppor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lastic parts;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ring and the second suppor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tiffening ring; the reinforcing ring is three, and the reinforcing r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support rings and / or radial direction. The support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tire, the tire will be set in the supporting device, the whole tire support; compared to the technology eliminates inflation worries; and the tire can avoid rolling tire problems; so that when the car, reduce the tyre the problems which influence the traffic situ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
,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的提高;汽车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现在的汽车一般均采用的充气轮胎,气压是轮胎的命门,过高和过低都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气压过低,则胎体变形增大,胎侧容易出现裂口,同时产生屈挠运动,导致过度生热,促使橡胶老化,帘布层疲劳、帘线折断。气压过低,还会使轮胎接地面积增大加速胎肩磨损。气压过高,会使轮胎帘线受到过度的伸张变形,胎体弹性下降,使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负荷增大,如遇冲击会产生内裂和爆破,同时气压过高还会加速胎冠磨损,并使耐轧性能下降。充气轮胎的汽车在受到外部损害的时候,比如扎胎以后,轮胎内气体跑出,这样汽车不能继续行驶了,需要进行备胎的更换,费时费力之外,还会影响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以缓解了现有轮胎会扎胎,影响出行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环。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环为三个,且所述加强环沿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U形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环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环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形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内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采用上述所述的支撑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通过将在轮胎内设置支撑装置,将整个轮胎撑起;相比于技术就省去了充气的烦恼;而且不需要充气的轮胎,也避免了扎胎的问题;这样在汽车行驶的时候,减少了由于轮胎出现的问题而影响交通的情况的发生。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的弹性件起到支撑第一支撑环的目的,第二支撑环套设在轮毂上,第一支撑环套设在第二支撑环上,通过弹性件反复的伸缩,实现汽车行驶防震的作用,使其免充气轮胎具有充气轮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镂空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第二支撑环;101-第二连接段;102-第二连接件;103-第二连接板;200-弹性件;300-第一支撑环;301-第一连接段;302-第一连接件;303-第一连接板;400-加强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镂空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在所述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件20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之间有多个弹性件200,弹性件200可以采用弹簧,在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之间均匀设置多个弹性件200;如图4所示,当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的宽度较大的时候,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之间的弹簧周向设置有三周,根据第一支撑环300的宽度和第二支撑环100的宽度才更改弹簧设置的周数;当汽车的载重量大的时候,弹簧的强度和周数做相应的改变,以满足大载重的要求。为了增加整个支撑装置的强度,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环300和所述第二支撑环10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环400。参照图2,在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之间有一个加强环400,加强环400将弹性件200连接在一起,一般采用加强环400穿过弹性件200的中部。这样能够增加整个支撑装置的强度,同时加强环400也具有固定弹性件200位置的作用,在第一支撑环300受到外力的时候,外力通过弹性件200传递给第二支撑环100,这样需要弹性件200与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连接有一定的强度,在弹性件200伸缩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的问题,这样加强环400能够起到固定弹性件200的作用,在汽车载重量加大的情况下,弹性件200不倾斜。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环400为三个,且所述加强环400沿所述第二支撑环100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环300和第二支撑环100之间设置有三个加强环400,三个加强环400的直径不相同,在第二支撑环100的径向依次设置;这样弹性件200与第一支撑环300、第二支撑环100和三个加强环400连接,在增加整个支撑装置的强度的同时,能够保证弹性件200在反复的压缩过程中,不倾斜。根据汽车载重的不同,加强环400的个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装置及免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为三个,且所述加强环沿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轴向和/或径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