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胜专利>正文

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3554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和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三维立体套管以及设于三维立体套管内的放射性粒子,三维立体套管为螺旋结构,三维立体套管拉紧后成直线型,放松后能够回弹,三维立体套管的两端封闭。其有益效果是:三维立体套管拉紧后成一直线形,放松后便恢复成三维立体形。这样便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三维立体套管最佳形态应为螺旋式结构。设计为立体螺旋式结构,不仅可以起到自行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还形成了螺旋式的粒子分布方式,更有利于对癌栓的治疗。

Self fixing radioactive particle cannula for portal vei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tal self fixing casing radioactive particl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ree-dimensional casing and radioactive particles in three-dimensional casing, cas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structure, a linear three-dimensional casing after the tension, relax after the rebound, both ends of three-dimensional closed cas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casing is pulled into a straight line after being stretched, and then is restor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hape after being loosened. It can use its own elastic compression in the portal vein wall, the self fixed on the portal vein in effect, three-dimensional casing should be the best form of spiral structure. The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structure, not only can play their own role in the portal vein is fixed on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the spiral is formed, more conducive to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embol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肝细胞肝癌(HCC)在我国的发病率高,约占全球所有新增病例的一半,其中10-40%HCC患者合并有门静脉癌栓。一旦门静脉主干受癌栓累及,会极大增加肿瘤肝内播散概率,同时阻碍了入肝门静脉血流而导致肝储备功能恶化以及加剧继发于肝硬化基础上的门静脉高压,因此这类患者预后极差。目前针对HCC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肝内病灶切除联合门脉取栓被认为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但仅有10%左右的患者在就诊时符合外科手术的适应证。研究已证实,针对HCC合并门脉癌栓患者实施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安全、可行;HCC合并MPVTT患者接受TACE、索拉非尼单药及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3.0及3.0~7.0个月,三种治疗方式均可能给HCC合并MPVTT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鉴于MPVTT会增加HCC肝内播散概率、阻碍入肝门静脉血流及增加门静脉压力,若应用支架及时开通门静脉主干,应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有效抑制门脉癌栓进展,或许可以进一步延长HCC合并MPVTT患者的生存期。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开展了“血管内植入碘-125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MPVTT”的临床研究。初步的结果表明:植入支架后门脉主干的通畅性可及时得到恢复,碘-125粒子条产生的持续性低剂量辐射可抑制癌栓的进展。在碘-125粒子条联合支架治疗MPVTT中,支架起到恢复门静脉主干血流作用,而粒子条则起到治疗癌栓的作用。然而,在门静脉内同时置入支架及粒子条,技术相对复杂、穿刺通道大致使出血风险较高,且费用较高,因此国内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支架开通门静脉主干后,门静脉血流得以恢复,这不仅仅意味着正常肝脏会获得更多血供,更重要的是为肝内肿瘤的TACE治疗的创造机会。这是上述“血管内植入碘-125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MPVTT”临床研究重要理论基础。HCC患者TACE治疗的相对禁忌症是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但随着微导管的广泛使用及介入医生技术的成熟,精准而适度的TACE治疗是可行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门静脉主干并非完全闭塞或者有侧枝代偿,进行超选择插管行TACE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这已被公认。因此,既然对于大多数合并MPVTT的HCC均可以行TACE治疗,那么门静脉支架的置入并非必需。另一方面,在碘-125粒子条联合支架治疗MPVTT中,由于线型粒子条(目前粒子条为线型)无法固定于门静脉内,因此支架起到的另一个作用则是将粒子条压迫固定于门静脉内壁,以便粒子条在癌栓区域发挥近距离放疗作用。利用支架的压迫作用固定于门静脉内,起到近距离放疗作用。然而,粒子条被支架压迫于癌栓侧或是门静脉正常侧壁,则无法控制。置入的门静脉支架直径常为14mm,而粒子条的有效辐射直径为17mm,如果粒子条位于癌栓对侧的门静脉正常侧壁,则会影响粒子条对癌栓的治疗作用。如果设法能够将粒子条自行固定于癌栓区域的门静脉内,则无需置入支架以压迫固定粒子条。那么,当治疗此类病变无需门脉支架时,则会大大降低介入手术难度、降低出血风险及手术费用,因而可能会使得这种治疗方式得以广泛开展,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螺旋式的粒子分布方式,更有利于对癌栓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提供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包括三维立体套管以及设于三维立体套管内的放射性粒子,三维立体套管为螺旋结构,三维立体套管拉紧后成直线型,放松后能够回弹,三维立体套管的两端封闭。其有益效果是:三维立体套管拉紧后成一直线形,放松后便恢复成三维立体形。这样便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三维立体套管最佳形态应为螺旋式结构。设计为立体螺旋式结构,不仅可以起到自行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还形成了螺旋式的粒子分布方式,更有利于对癌栓的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立体套管为螺旋结构。其有益效果是:三维立体套管最佳形态应为螺旋式结构。设计为立体螺旋式结构,不仅可以起到自行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还形成了螺旋式的粒子分布方式,更有利于对癌栓的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放射性粒子为碘-125放射性粒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碘-125放射性粒子包括钛金属壳以及设于钛金属壳内的银棒,银棒表面吸附有碘-125放射性核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大于门静脉主干直径。其有益效果是:该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应较门静脉主干直径大,这样便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比门静脉主干直径大10~20%。其有益效果是:该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应较门静脉主干直径大10~20%,这样便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三维立体套管,三维立体套管为螺旋结构,三维立体套管拉紧后成直线型,放松后能够回弹,三维立体套管的第一端口为盲端;用导丝从三维立体套管的第二端口处将多枚放射性粒子源推送至管内,将三维立体套管的第二端口进行热封合。其有益效果是: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其中三维立体套管最佳形态应为螺旋式结构,设计为立体螺旋式结构,不仅可以起到自行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还形成了螺旋式的粒子分布方式,更有利于对癌栓的治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放射性粒子为碘-125放射性粒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大于门静脉主干直径。其有益效果是:该三维立体形套管的宽度应较门静脉主干直径大,这样便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大于门静脉主干直径。其有益效果是:该三维立体套管的宽度应较门静脉主干直径大10~20%,这样便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压迫于门静脉内壁,起到自固定于门静脉内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的放射性粒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的使用状态图。三维立体套管1,第一端口101,第二端口102,放射性粒子源2,钛金属壳201,银棒202,肝脏3,肿瘤4,门静脉右支5,门静脉左支6,门静脉主干7,脾静脉8,肠系膜上静脉9,癌栓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包括三维立体套管1以及设于三维立体套管1内的放射性粒子2,三维立体套管1为螺旋结构,三维立体套管1拉紧后成直线型,放松后能够回弹,三维立体套管1的两端封闭。优选地,放射性粒子2为碘-125放射性粒子。其中碘-125放射性粒子可以为现有临床上使用的,具体可以包括钛金属壳201以及设于钛金属壳201内的银棒202,银棒202表面吸附有碘-125放射性核素。钛金属壳201的长度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立体套管(1)以及设于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内的放射性粒子(2),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拉紧后成直线型,放松后能够回弹,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的两端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立体套管(1)以及设于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内的放射性粒子(2),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拉紧后成直线型,放松后能够回弹,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的两端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为螺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粒子(2)为碘-125放射性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的宽度大于所述门静脉主干(7)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套管(1)的宽度比所述门静脉主干(7)直径大10~20%。6.门静脉自固定式放射性粒子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胜王晨沈健任葆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胜王晨沈健任葆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