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160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在防辐射铅玻璃罩中采用双注射泵注射方法,从源头解决了临床前SPECT‑PET‑CT放射性核素人员的防护问题,同时解决临床所需药品注射流速问题,在双注射泵可同时清除注射管内残留的高辐射药物,对操作人员施加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及医学注射
,具体属于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
技术介绍
医学影像学,微小动物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及放射性物质防护方案,可广泛用于小孔径pet-ct,spect-ct在动物实验时的造影及对操作人员的防护需求,尤其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需要长期大量接触放射性物质,操作人员的防护需求。由于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专用小孔径临床前PET-SPECT-CT全部为国外进口,配套设备价格极为昂贵的同时操作时操作人员常常需要守护在机器旁边手动进行推药,而FDG及Tc99辐射性非常强,C11更会挥发到空气中,操作人员不得不进入辐射区内接受长达3分钟以上的射线照射,并且由于全程为手动注射,同时药物的注射也无法达到均匀的速度及流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的试验器材包括24g套管针、三通管、药物注射泵a与药物注射泵b、防辐射铅玻璃罩、防辐射铅皮、输液延长管、SPECT/PET/CT检测机;2)将两组注射泵放入到放辐射铅玻璃罩中,使用三通管分别与两组注射泵的注射口、延长管连接;3)并在两组注射泵上安装注射开关并引出至防辐射铅玻璃罩外;4)将延长管穿过SPECT/PET/CT检测机接入到24g套管针,同时使用防辐射铅皮将延长管进行包裹;5)通过计算延长管的直径与长度得出延长管管内所能残留的药量体积L;6)操作人员在药物注射泵b中加入生理盐水,同时将核素放入到防辐射铅玻璃罩内的药物注射泵a中,并立即离开辐射范围内;7)试验启动后按动药物注射泵a的开关,将放射性核素注入到实验体内,药物注射泵a注射完毕后启动药物注射泵b的开关,注入生理盐水体积≥L,注入的生理盐水将延长管内的核素全部充入到实验体体内;8)将核素完全注射到实验体后,开始观察核素在实验体内的动态。优选地,所述的防辐射铅皮厚度为4mm,所述的防辐射铅皮无缝拼接缠绕在延长管上。优选的,首先使用麻醉泵使实验体吸入异氟烷空气麻醉,采用24g套管针进行尾部静脉切开穿刺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外部设置的注射开关与防辐射铅玻璃罩内的注射泵进行连接,将高辐射的核素注射到实验体内,通过外部注射开关进行控制,防止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长时间接触到核素而受到伤害,为了保证精确控制注射核素的计量,采用分步注射的方式并巧妙利用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将核素注射到实验体内,清除了延长管内的残留高辐射的核素,同时将延长管外部通过防辐射铅皮进行包裹,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综上所述,专利技术优点如下:1、使用的材料成本低廉,容易采购;2、操作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实验操作人员遭受辐射的剂量;3、当核素区处于铅玻璃罩内,采用核素为C11时,实验过程中挥发的核素聚集于铅玻璃罩内,不易随人体走动飘出屏障,也无法对人体造成危害;4、由于采用药物注射泵注射,药品的注射速度恒定,大大提高了实验成像质量;5、通过双注射泵注射清楚了延长管内的残留高辐射核素,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首先使用麻醉泵使小白鼠吸入异氟烷空气麻醉,并采用24g套管针进行尾部静脉切开穿刺术;2)将两组注射泵放入到放辐射铅玻璃罩中,使用三通管分别与两组注射泵的注射口、延长管连接;3)并在两组注射泵上安装注射开关并引出至防辐射铅玻璃罩外;4)将延长管穿过SPECT/PET/CT检测机接入到24g套管针,同时使用防辐射铅皮将延长管进行包裹;5)通过计算延长管的直径与长度得出延长管管内所能残留的药量体积L;6)操作人员在药物注射泵b中加入生理盐水,同时将核素放入到防辐射铅玻璃罩内的药物注射泵a中,并立即离开辐射范围内;7)试验启动后按动药物注射泵a的开关,将放射性核素注入到小白鼠体内,药物注射泵a注射完毕后启动药物注射泵b的开关,注入生理盐水体积≥L,注入的生理盐水将延长管内的核素全部充入到小白鼠体内;8)将核素完全注射到实验体后,开始观察核素在实验体内的动态。优选地,所述的防辐射铅皮厚度为4mm,所述的防辐射铅皮无缝拼接缠绕在延长管上。首先通过外部设置的注射开关与防辐射铅玻璃罩内的注射泵进行连接,将高辐射的核素注射到实验体内,通过外部注射开关进行控制,防止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长时间接触到核素而受到伤害,为了保证精确控制注射核素的计量,采用分步注射的方式并巧妙利用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将核素注射到实验体内,清除了延长管内的残留高辐射的核素,同时将延长管外部通过防辐射铅皮进行包裹,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的试验器材包括24g套管针、三通管、药物注射泵a与药物注射泵b、防辐射铅玻璃罩、防辐射铅皮、输液延长管、SPECT/PET/CT检测机;2)将两组注射泵放入到放辐射铅玻璃罩中,使用三通管分别与两组注射泵的注射口、延长管连接;3)并在两组注射泵上安装注射开关并引出至防辐射铅玻璃罩外;4)将延长管穿过SPECT/PET/CT检测机接入到24g套管针,同时使用防辐射铅皮将延长管进行包裹;5)通过计算延长管的直径与长度得出延长管管内所能残留的药量体积L;6)操作人员在药物注射泵b中加入生理盐水,同时将核素放入到防辐射铅玻璃罩内的药物注射泵a中,并立即离开辐射范围内;7)试验启动后按动药物注射泵a的开关,将放射性核素注入到实验体内,药物注射泵a注射完毕后启动药物注射泵b的开关,注入生理盐水体积≥L,注入的生理盐水将延长管内的核素全部充入到实验体体内;8)将核素完全注射到实验体后,开始观察核素在实验体内的动态。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小动物临床前放射性核素防护注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的试验器材包括24g套管针、三通管、药物注射泵a与药物注射泵b、防辐射铅玻璃罩、防辐射铅皮、输液延长管、SPECT/PET/CT检测机;2)将两组注射泵放入到放辐射铅玻璃罩中,使用三通管分别与两组注射泵的注射口、延长管连接;3)并在两组注射泵上安装注射开关并引出至防辐射铅玻璃罩外;4)将延长管穿过SPECT/PET/CT检测机接入到24g套管针,同时使用防辐射铅皮将延长管进行包裹;5)通过计算延长管的直径与长度得出延长管管内所能残留的药量体积L;6)操作人员在药物注射泵b中加入生理盐水,同时将核素放入到防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堡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