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353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制备而成,其包括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制剂,使患者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吸收迅速,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辅助减轻癌痛方面有显著疗效。

Exter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cancerous pa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cancer pai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s prepared by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for medicine, including arisacma consanguineum, shancigu, Jiang Huang, Rhizoma Corydalis, Strychnos, Eupolyphaga, kaempferol, sophoratonkinensis, Sophora flavescens, nine pest, 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Draco, borneol, clove, 37, frankincense, aloes,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above formulation, so that patients can directly act on the lesion, with rapid absorption,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simple operation, non-toxic side effects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an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in auxiliary alleviate cancer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它起病隐匿,很多人发现便是晚期,少部分人仍然行手术治疗,但仍然出现复发转移。我国中晚期癌症患者中50%~61%的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癌痛的患者中50%为中至重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虽然癌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癌痛治疗有外科手术治疗、微创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由于药物治疗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方式,故被称为“疼痛治疗的主流”。虽然目前有标准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癌症控制不理想。另外止痛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如非阿片类药物造成的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头晕等;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也困扰着患者及癌痛伴随的抑郁状态,机体功能的影响等,都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对于中晚期肿瘤病人至关重要,能让病人有尊严有质量的带瘤生活,是中晚期肿瘤的治疗目标。中医认为癌为有形之邪,滞气碍血,或癌毒侵犯经络,耗伤正气,皆可导致疼痛。疼痛的产生,由于气机被干扰,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阻滞不通,传导受阻,因此“不通则痛”,是疼痛的根本原因,是各种疼痛的病理变化基础。所有致病因素,都是通过引起机体发生“不通”的病理变化,而导致疼痛出现的,疼痛是气血运行障碍的表现。《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跟之。”《难经本义》:“积蓄也,言血脉不通,积蓄而成病也。”综合现代中医家的观点,癌性疼痛的病机主要有癌毒内郁、正气亏虚、痰疲互结、经络壅塞等,这些病机相互影响,就如癌毒与痰疲相互搏结,停积于脏腑、经络,以致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正气亏虚,气血不通,“不荣则痛”。又或正气亏虚,易受六淫邪毒,以致气滞血癖、痰疲互结、癌毒内郁,则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确切疗效。中医外治法是中医特色治疗,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中药外敷就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在许多方面可以补充内治法的不足。它通过皮肤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无肝脏的“首过效应”,不受胃肠道消化酶的破坏,有维持较长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的优点。外用药物安全有效,对肝、肾无毒副作用,对肠、胃无刺激,适宜肿瘤患者长期用药,特别是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的患者。另外也利用经络疗法,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理论基础,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种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组方: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其比例依次为:(2-5):(2-5):(2-5):(2-5):(2-5):(2-5):(2-5):(2-5):(2-5):(1-3):(1-3):(1-3):(0.5-1.5):(0.5-1.5):(0.5-1.5):(0.5-1.5):(0.5-1.5):(0.5-1.5)。本专利技术的原料药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其包括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其比例依次为:3:3:3:3:3:3:3:3:3:2:2:2:1:1:1:1:1: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按照中草药常规制备工艺,将上述原料药按配比取药混合均匀,超微研末过120目筛,配制成细粉;纳入容器内并加入蜂蜜适量、醋适量,加热至50度,搅拌均匀调成膏剂。使用方法:外用,贴于脐上或患处,日一次,10小时后取下。本专利技术禁忌:孕妇禁用,有皮肤疾病患者禁忌,过敏体质者慎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制剂,使患者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吸收迅速,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辅助减轻癌痛方面有显著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组方: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其比例依次为:(2-5):(2-5):(2-5):(2-5):(2-5):(2-5):(2-5):(2-5):(2-5):(1-3):(1-3):(1-3):(0.5-1.5):(0.5-1.5):(0.5-1.5):(0.5-1.5):(0.5-1.5):(0.5-1.5)。本专利技术的原料药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其包括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其比例依次为:3:3:3:3:3:3:3:3:3:2:2:2:1:1:1:1:1: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按照中草药常规制备工艺,将上述原料药按配比取药混合均匀,超微研末过120目筛,配制成细粉;纳入容器内并加入蜂蜜适量、醋适量,加热至50度,搅拌均匀调成膏剂。使用方法:外用,贴于脐上或患处,日一次,10小时后取下。本专利技术禁忌:孕妇禁用,有皮肤疾病患者禁忌,过敏体质者慎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制剂,使患者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具有吸收迅速,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在辅助减轻癌痛方面有显著疗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资料临床观察176例晚期恶性肿瘤伴有癌痛患者,其中胃癌伴肝转移的50例,肝癌晚期20例,肺癌骨转移的31例,大肠癌腹腔转移的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肿大12例,胰腺癌3例,卵巢癌腹腔转移的20例。二、纳入标准1、有确切的病理诊断,晚期肿瘤患者。2、伴有癌性疼痛的患者,中重度疼痛4≤NRS≤8。3、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三、排除标准:1、Karnofsky(KPS)体力状态评分﹤20分者;2、严重心、肾、造血系统疾病和精神病者;3、哺乳期及妊娠或计划妊娠的妇女;4、近1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5、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已知对药物成分或其他辅料过敏者;四、分组及给药处理编码的产生: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借助DAS统计软件,给定种子数,产生受试者所接受处理-试验药和对照药的随机安排(即随机编码表)。入组恶性肿瘤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88)和对照组(n=88),试验组给予中药复方制剂止痛贴(烟台市中医医院制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烟台市中医医院制备,外包装、气味等应尽可能与原制剂相同),同时进行吗啡滴定。贴剂外用方法:以温水清洁局部皮肤,贴敷疼痛部位,每日每个部位1贴,每日贴敷10小时。疗程为7d。合并用药规定:试验期间除方案中规定的药物外,不能合并使用任何止痛中药制剂和止痛西药。中重度疼痛吗啡滴定:未用阿片类的患者,需口服10mg盐酸吗啡片;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包括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其比例依次为:(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1‑3): (1‑3): (1‑3):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其包括制南星、山慈菇、姜黄、元胡索、制马钱子、土元、山奈、山豆根、苦参、九香虫、生川乌、生草乌、血竭、冰片、丁香、三七、乳香、沉香,其比例依次为:(2-5):(2-5):(2-5):(2-5):(2-5):(2-5):(2-5):(2-5):(2-5):(1-3):(1-3):(1-3):(0.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爱画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