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91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包括: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设置系统参数和初始输入信号,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进行模型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在频率俘获情况下的双激振电机同步运转和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中的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各类初始条件不同情况下进行仿真实验,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激振电机存在差异时,双质体振动系统在频率俘获情况下仍能获得双激振电机的同步运转和系统同步稳定性,为自同步振动机械理论的丰富和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实际工程中大部分的机械振动都是非理想的非线性振动系统,非线性振动通常是指恢复力与位移不成线性比例或阻尼力与速度不成线性比例的系统的振动。频率俘获是指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激振频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时,激振频率被固有频率所俘获的现象,即激振频率与固有频率进入同步状态,频率俘获情况下的系统能够利用小的激振力获得较大的振幅,提高其工作效率。多激振电机驱动的振动压实系统在压实土壤过程中,土体对振动体的恢复力与其位移之间形成的滞回环是不对称的,这种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的不对称滞回特性对系统的振动响应有很大影响,须保证多激振电机的同步运转才能实现系统同步运动稳定性,进而保证振动机械的工作性能。现有的振动实压类工程机械,为保证多激振电机能实现同步运转稳定和系统振幅稳定性,传统的振动机械大部分都工作在远超共振状态,现有振动系统的同步设计理论多是针对远超共振单质体振动系统的振动同步理论,而多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同步运转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

【技术保护点】
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包括:S1.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S2.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设置系统参数和初始输入信号,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进行模型仿真;S3.根据仿真结果,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在频率俘获情况下的双激振电机同步运转和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仿真分析方法,包括:S1.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S2.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设置系统参数和初始输入信号,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进行模型仿真;S3.根据仿真结果,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在频率俘获情况下的双激振电机同步运转和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S11.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S12.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模型,再根据系统模型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模型包括第一质体和第二质体,第二质体包括振动体和设置在振动体内的两个偏心转子,两个偏心转子分别绕各自的回转轴心旋转;两个偏心转子的质量、旋转半径、回转阻尼及转动惯量均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振动系统数学模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