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81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以及设置在收容空间内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镜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片的物侧或像侧的遮光板,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遮光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筒壁的侧壁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物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物侧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且靠近光轴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上覆盖有吸光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像镜头能有效削弱成像过程中的杂光以保证良好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具有带成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镜头组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产品中,并且一直在被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镜头组件在成像的过程中,由于从各个角度摄入到镜头组件中的光会在镜筒内外发生多次反射而引起杂光干扰问题,这对成像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目前通常采用在镜头组件的镜片之间增加遮光板的方式来阻挡杂光。然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镜片之间夹设有遮光板,只能阻挡或者吸收部分杂光,对整体杂光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小,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能有效削弱成像过程中的杂光以保证良好的成像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镜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片的物侧或像侧的遮光板,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遮光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筒壁的侧壁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物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物侧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且靠近光轴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上覆盖有吸光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遮光板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且靠近光轴的连接壁上覆盖有吸光膜,实现超级黑的效果,从而能够充分吸收入射至连接壁上的杂光,能够弱化杂光对镜片组成像的局部影响,从而保证良好的成像品质。进一步的,所述遮光板的连接壁靠近所述像侧面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光轴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未延伸至所述遮光板的物侧面,所述遮光板的连接壁包括与所述物侧面连接的第一遮光面、与所述第一遮光面相连并位于所述凹陷部内的第二遮光面及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面与所述像侧面的第三遮光面,所述第一遮光面、所述第二遮光面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面中至少一者上覆盖有所述吸光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面、所述第二遮光面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面上均覆盖有所述吸光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面自物侧向着像侧沿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遮光面为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遮光面自物侧向着像侧沿远离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像侧面镀有吸光膜。进一步的,所述物侧面镀有吸光膜。进一步的,所述吸光膜为单层膜;所述吸光膜为单层黑色膜;所述单层黑色膜由碳化钛、碳化铬或碳氮化钛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吸光膜为多层膜;所述吸光膜为多层膜;所述多层膜由二氧化钛、二氧化钽、二氧化硅、氟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成像镜头中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成像镜头中镜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成像镜头100,如图1-3所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33的镜筒3,以及设置在收容空间33内的镜片组10,镜筒3包括开设有通光孔34的第一筒壁31、自第一筒壁31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32,第一筒壁31和第二筒壁32围设形成收容空间33。镜片组10包括至少一片镜片,遮光板1设置于镜片的物侧或像侧。遮光板1包括靠近第二筒壁32的侧壁面11、靠近成像镜头100的物侧并与侧壁面11相连的物侧面13、靠近成像镜头100的像侧并与侧壁面11相连的像侧面14、以及连接物侧面13与像侧面14且靠近光轴00′的连接壁12,连接壁12上覆盖有吸光膜2。本实施方式中的遮光板1是设置在镜筒3内部的,由于遮光板1的连接壁12上形成的反射光最容易射至成像区域并对成像效果产生影响,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镀膜处理的方式在遮光板1的连接壁12上覆盖有吸光膜2,实现超级黑的效果,从而达到对杂光的充分吸收,直接削弱入射至遮光板1的连接壁12上的光线,从而有效弱化了在镜筒3内部的杂光干扰,保证了良好的成像品质。具体的说,如图1和图2所示,遮光板1的连接壁12靠近像侧面14的一侧向远离光轴00’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15,凹陷部15未延伸至所述遮光板1的物侧面13,遮光板1的连接壁12包括与物侧面13连接的第一遮光面121、与第一遮光面121相连并位于凹陷部15内的第二遮光面122及连接第二遮光面122与像侧面14的第三遮光面123。第一遮光面121、第二遮光面122、以及第三遮光面123中至少一者上覆盖有吸光膜2。通过在遮光板1上设置有凹陷部15,可以使得杂光在凹陷部15中经过多次反射,从而增大了遮光板1的吸光性,从而削弱对成像效果产生干扰的杂光,另外在第一遮光面121、第二遮光面122、以及第三遮光面123中至少一者上覆盖有吸光膜2,可以进一步削弱对成像效果产生干扰的杂光,保证了良好的成像品质。需要说明的是,遮光板1的凹陷部15以及连接壁12还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在此不再阐述。更具体的说,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面121、第二遮光面122、以及第三遮光面123上均覆盖有吸光膜2,如此设置,使遮光板1上的连接壁12能够最大程度的削弱对成像效果产生干扰的杂光,保证了良好的成像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第一遮光面121、第二遮光面122、以及第三遮光面123中的一个遮光面或者任意两个遮光面上覆盖有吸光膜2,如此能够使得在使用材料最少和制作过程最简单的情况下,使遮光板1上的连接壁12能够最大程度的削弱对成像效果产生干扰的杂光。另外,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面121自物侧向着像侧沿靠近光轴00′的方向倾斜延伸,如此设置,有利于做消光处理,也增加了遮光板1的吸光性。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遮光面122为垂直于光轴00′的水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要,第二遮光面122也可以与光轴00′呈一定夹角设置。第三遮光面123自物侧向着像侧沿远离光轴00′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遮光面122和第三遮光面12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入射至凹陷部15的杂光在第二遮光面122和第三遮光面123上经过多次反射,从而增加了遮光板1的吸光性,从而削弱对成像效果产生干扰的杂光。另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第二遮光面122和第三遮光面123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在此不再阐述。可以理解的是,在遮光板1的多个表面中,还可进一步优选的令像侧面14上覆盖有吸光膜2,实现对镜筒3内杂光的进一步吸收、削弱。另外,再进一步的,优选令物侧面13上也覆盖有能够吸收、削弱杂光的吸光膜2。故,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侧壁面11,遮光板1的其他表面均设置有吸光膜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光膜2为单层黑色膜;所述单层黑色膜由碳化钛、碳化铬或碳氮化钛等材料制成。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层膜的材料。吸光膜2也可以设置为多层膜;多层膜可根据需要选择高折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镜头,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镜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片的物侧或像侧的遮光板,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筒壁的侧壁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物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物侧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且靠近光轴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上覆盖有吸光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镜筒、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包括至少一片镜片的镜片组以及设置于所述镜片的物侧或像侧的遮光板,所述镜筒包括开设有通光孔的第一筒壁、自所述第一筒壁弯折延伸的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筒壁的侧壁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物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物侧面、靠近所述成像镜头的像侧并与所述侧壁面相连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与所述像侧面且靠近光轴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上覆盖有吸光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的连接壁靠近所述像侧面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光轴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未延伸至所述遮光板的物侧面,所述遮光板的连接壁包括与所述物侧面连接的第一遮光面、与所述第一遮光面相连并位于所述凹陷部内的第二遮光面及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面与所述像侧面的第三遮光面,所述第一遮光面、所述第二遮光面以及所述第三遮光面中至少一者上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