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222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聚光装置、支撑底座、锅炉和光伏板,所述聚光装置外部设置锥形聚光罩,所述锥形聚光罩的锥顶处设置导光光纤;所述聚光罩上端内壁设置日光方位传感器,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聚光装置的上方;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光纤通孔,所述光纤通孔内通过所述导光光纤;所述支撑底座底面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底座顶面设置电动伸缩杆和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端设置固定转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伸缩端与所述锥形聚光罩上端外表面铰接,所述锥形聚光罩下端外表面设置连接板和轴套,所述轴套套接在所述固定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大太阳能资源采集,能源利用率高。

A solar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ith high energy util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w energy,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solar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of the high rate of utilization, including condensing device, supporting base, boiler and photovoltaic panels, arranged outside of the condenser cone concentrator, the conical condenser cone top is arranged at the light guide fib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denser set the solar orientation sensor, solar orientation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dens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optical fiber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in the fiber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the supporting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upport column, the support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fixe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fixed support plate fixed shaft;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end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the conical converging cover upper outer surface is the conical condenser at the bottom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shaft sleeve ar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fixed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rease the collection of solar energy resources, and has high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太阳能发电主要分两种形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P极区往N极区移动,电子由N极区向P极区移动,形成电流。光伏发电的缺点在于发电的转化率较低,目前最高达到18%。而光伏发电需要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成本高昂。在太阳光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9%,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后者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而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吸收可见光,对紫外光和红外光吸收较少,造成了太阳能的浪费。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但是光热发电也有其缺点,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同样造成了太阳能的浪费。而在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由于太阳位置的周期性变化,现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只能采光很短的一段时间,造成太阳能资源的浪费。如中国专利号CN201620641195.2,公告日期为2016年12月14日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锅炉,锅炉中设置有红外线吸收膜阵列,红外线吸收膜阵列由若干红外线吸收膜等间距叠加而成;锅炉的上方设置有太阳光聚焦装置,太阳光聚焦装置与红外线吸收膜阵列之间设置有太阳光传导装置;锅炉设置有透光底面,锅炉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锅炉通过蒸汽管连接有蒸汽发电机。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但采集太阳能资源的时间太短,太阳能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能够在太阳能光照周期内跟随太阳运转周期充分采集太阳能资源用于发电。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聚光装置、支撑底座、锅炉和光伏板,所述聚光装置外部设置锥形聚光罩,所述锥形聚光罩的锥顶处设置导光光纤;所述聚光罩上端内壁设置日光方位传感器,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聚光装置的上方;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光纤通孔,所述光纤通孔内通过所述导光光纤;所述支撑底座底面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底座顶面设置电动伸缩杆和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端设置固定转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伸缩端与所述锥形聚光罩上端外表面铰接,所述锥形聚光罩下端外表面设置连接板和轴套,所述轴套套接在所述固定转轴上;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锅炉中设置红外吸收膜组和透光底面,所述透光底面下方设置所述光伏板。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光纤设置在所述红外吸收膜组上方,所述透光底面设置在所述红外吸收膜组下方,所述锅炉通过蒸汽管连接蒸汽发电机,所述蒸汽发电机通过冷凝水回流管连接所述锅炉。更进一步地,所述聚光装置主要包括菲涅尔透镜,所述聚光装置的焦点设置在所述锥形聚光罩的锥顶处。更进一步地,所述锥形聚光罩的锥顶设置在所述导光光纤顶端内部。更进一步地,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设置在同一高度横截面上,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以所述聚光罩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锅炉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下方,所述锅炉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之间。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够在太阳能光照周期内跟随太阳运转周期充分采集太阳能资源用于发电。2、能够对太阳光能中可见光能和红外光能分类吸收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光伏板的发热量,从而延长了光伏板的使用寿命。3、固定转轴与电动伸缩杆配合使用,能够准确控制聚光罩转动精度,提高调整速度,时刻满足最佳采光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底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性控制连接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聚光装置;2-支撑底座;3-锅炉;4-光伏板;5-锥形聚光罩;6-导光光纤;7-日光方位传感器;8-支撑柱;9-电动伸缩杆;10-固定支撑板;11-固定转轴;12-连接板;13-轴套;14-红外吸收膜组;15-蒸汽管;16-蒸汽发电机;17-冷凝水回流管;18-光纤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聚光装置1、支撑底座2、锅炉3和光伏板4,聚光装置1外部设置锥形聚光罩5,锥形聚光罩5的锥顶处设置导光光纤6;聚光罩上端内壁设置日光方位传感器7,日光方位传感器7设置在聚光装置1的上方;支撑底座2上设置光纤通孔18,光纤通孔18内通过导光光纤6;支撑底座2底面设置支撑柱8,支撑底座2顶面设置电动伸缩杆9和固定支撑板10,固定支撑板10上端设置固定转轴11;电动伸缩杆9的上端伸缩端与锥形聚光罩5上端外表面铰接,锥形聚光罩5下端外表面设置连接板12和轴套13,轴套13套接在固定转轴11上;日光方位传感器7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电动伸缩杆9;锅炉3中设置红外吸收膜组14和透光底面,透光底面下方设置光伏板4;导光光纤6设置在红外吸收膜组14上方,透光底面设置在红外吸收膜组14下方,锅炉3通过蒸汽管15连接蒸汽发电机16,蒸汽发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聚光装置(1)、支撑底座(2)、锅炉(3)和光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1)外部设置锥形聚光罩(5),所述锥形聚光罩(5)的锥顶处设置导光光纤(6);所述聚光罩上端内壁设置日光方位传感器(7),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聚光装置(1)的上方;所述支撑底座(2)上设置光纤通孔(18),所述光纤通孔(18)内通过所述导光光纤(6);所述支撑底座(2)底面设置支撑柱(8),所述支撑底座(2)顶面设置电动伸缩杆(9)和固定支撑板(10),所述固定支撑板(10)上端设置固定转轴(11);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上端伸缩端与所述锥形聚光罩(5)上端外表面铰接,所述锥形聚光罩(5)下端外表面设置连接板(12)和轴套(13),所述轴套(13)套接在所述固定转轴(11)上;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7)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所述锅炉(3)中设置红外吸收膜组(14)和透光底面,所述透光底面下方设置所述光伏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聚光装置(1)、支撑底座(2)、锅炉(3)和光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1)外部设置锥形聚光罩(5),所述锥形聚光罩(5)的锥顶处设置导光光纤(6);所述聚光罩上端内壁设置日光方位传感器(7),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聚光装置(1)的上方;所述支撑底座(2)上设置光纤通孔(18),所述光纤通孔(18)内通过所述导光光纤(6);所述支撑底座(2)底面设置支撑柱(8),所述支撑底座(2)顶面设置电动伸缩杆(9)和固定支撑板(10),所述固定支撑板(10)上端设置固定转轴(11);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上端伸缩端与所述锥形聚光罩(5)上端外表面铰接,所述锥形聚光罩(5)下端外表面设置连接板(12)和轴套(13),所述轴套(13)套接在所述固定转轴(11)上;所述日光方位传感器(7)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所述锅炉(3)中设置红外吸收膜组(14)和透光底面,所述透光底面下方设置所述光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峰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慈荣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