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011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是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相连通,第二混气腔连接有分气环,分气环上盖有火盖,第一混气腔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射管,第一混气腔表面设有进风口,所述火盖与底座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混气腔表面设有进风口及第一混气腔顶面设有开口,实施上进风式结构方式,并且经过第二混气腔使燃气与空气更充分混合,配合火盖与底座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为了进一步补氧作用,实现二次补氧效果,使燃烧时得到充分补充氧气,起到燃烧效果更佳。

Burner for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stove burn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as mixing chamber and second gas mixing cavity, the first gas mixing chamber and second gas mixing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gas mix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gas ring, gas ring cover a fire cover, the first mixed gas th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 gas inlet pipe, ai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pipe and gas cavity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first mix, an air space between the cover and the base of the fi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as the first gas mixing cavity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 first gas mixing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op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ir inlet structure, and through the second gas mixing cavity gas and air mix, with a fire left between the cover and the base of an intake air, in order to further supplement oxygen effect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wo oxygen effect, the full complement of oxygen combustion, the combust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灶具燃烧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燃烧器是灶具上最重要的部件,它一般采用引射式结构,即通过喷嘴将燃气通入燃烧器内部时,同时将空气也引入其内部,并将空气和燃气混合均匀。根据空气引入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上进风和下进风两种。现今家电越来越朝集成化发展,集成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相对密封,燃烧器不适宜使用下进风的方式。另外燃烧器引入的空气量往往不够,或者引入后混合不均匀,导致燃气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二次补氧结构方式,使燃气与空气更充分混合,起到燃烧效果更佳的一种灶具燃烧器。本技术描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相连通,第二混气腔连接有分气环,分气环上盖有火盖,第一混气腔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射管,第一混气腔表面设有进风口,所述火盖与底座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具体进一步,所述分气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第二混气腔相连通,挡气上设有辅助孔。具体进一步,所述分气环中部位置设有补气口。具体进一步,所述火盖的表面上设有顶面,顶面之间设有进风面,顶面高于进风面。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具体进一步,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设有凹弧位。具体进一步,所述火盖的底面与第一混气腔顶面的开口处呈非密闭。具体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盖孔,底座上设有通孔,盖孔与通孔相连通。具体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表面呈圆弧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混气腔表面设有进风口及第一混气腔顶面设有开口,实施上进风式结构方式,并且经过第二混气腔使燃气与空气更充分混合,配合火盖与底座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为了进一步补氧作用,实现二次补氧效果,使燃烧时得到充分补充氧气,起到燃烧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个角度结构示意图。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底座1;凹弧位101;火盖2;进风面201;顶面202;进气管3;第一混气腔4;进风口401;连接管402;第二混气腔5;分气环6;进气口601;补气口602;挡气片603;辅助孔604;盖板7;盖孔701;进气空间8;射管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描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相连通,第二混气腔5连接有分气环6,分气环6上盖有火盖2,第一混气腔4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连接有射管9,第一混气腔4表面设有进风口401。本结构由于第一混气4腔表面设有进风口401及第一混气腔4顶面设有开口,实施上下进风式组合方式,经过第二混气腔5使燃气与空气更充分混合,配合火盖2与底座1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8,进气空间8为了进一步补气作用,实现二次补氧效果,使燃烧时得到充分补充氧气,起到燃烧效果更佳。具体进一步,所述分气环6设有进气口601,进气口601与第二混气腔5相连通,使燃气与空气混合后从进气口601进入分气环6内均匀分布,挡气片603上设有辅助孔604,挡气片603能使燃气与空气混合后并均匀分布分气环6内,起到均匀燃烧的作用。所述火盖2的底面与第一混气腔4顶面的开口处呈非密闭。具体进一步,所述分气环6中部位置设有补气口602,对火盖2进行补气。所述火盖2的表面上设有顶面202,顶面202之间设有进风面201,顶面202高于进风面201,在燃烧时,空气从进风面201进入进气口601内,使充分燃烧效果。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之间通过连接管402相连通。所述底座1的表面上设有凹弧位101,有利于多余水流向外面,避免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积聚。所述底座1上设有盖板7,盖板7上设有盖孔701,底座1上设有通孔,盖孔701与通孔相连通,能吸收底座1底面下面空间的空气,对底座1的上表面进行补充空气。所述盖板7上表面呈圆弧形状,有利于盖板7将多余水排盘盖板7外面。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灶具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相连通,第二混气腔(5)连接有分气环(6),分气环(6)上盖有火盖(2),第一混气腔(4)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连接有射管(9),第一混气腔(4)表面设有进风口(401),第一混气腔(4)顶面设有开口,火盖(2)与底座(1)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第一混气腔(4)和第二混气腔(5)相连通,第二混气腔(5)连接有分气环(6),分气环(6)上盖有火盖(2),第一混气腔(4)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连接有射管(9),第一混气腔(4)表面设有进风口(401),第一混气腔(4)顶面设有开口,火盖(2)与底座(1)之间留有一进气空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环(6)设有进气口(601),进气口(601)与第二混气腔(5)相连通,进气口(601)处还设有挡气片(603),挡气片(603)上设有辅助孔(6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环(6)中部位置设有补气口(602)。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安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丁普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