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及屋面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89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8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及屋面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其侧端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一本体远离第一连接口的侧端与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第二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第二本体远离第二连接口的侧端与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屋面防水结构具有上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具有屋面防水性能佳的特点。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a 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Waterproof membrane connec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the fixe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component, a first connec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body, the first body is a hollow cuboid shaped structure, the sid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erface, one end of the first body away from the first connector side end and the fixed component connection; second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second body, the second body is a hollow cuboid shaped structure, second body side end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or, the second body away from the second connection side end and a connecting end fixing component. The 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has the abov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connecting mechanism, which has the better waterproof performance of th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及屋面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及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和承重结构,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遮风雨”。屋面根据排水坡度不同,可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一般平屋面的坡度在10%以下,最常用的坡度为2~3%,坡屋面的坡度则在10%以上。我国建筑传统上采用坡屋面,有双面坡,四面坡等。这种屋面坡度较大,伸缩自如,排水迅速、防水效果也比较好。六十年代以来,为减轻屋面自重、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屋面预制装配程度,普遍改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多采用预制圆孔屋面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等。平屋面造价较低、施工方便、构造简单,外观简洁,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建筑平面,当前这类屋面应用最为广泛。在实际生活中,坡屋面的防水一般不存在问题,而平屋面则常常会遇到积水甚至是往下渗的情况。为了解决屋面防水问题,建筑施工者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在屋面铺设防水卷材是解决屋面渗水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防水卷材的常年日晒雨淋,因此还是会出现卷材损坏导致积水漏水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同时防水效果较佳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即屋面防水结构对于建筑设计者们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此防水卷材连接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卷材防水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构造,此屋面防水构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渗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用于多个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所述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呈长方体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侧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口的侧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端相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端相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外接部、内接部以及可对内接部进行锁止的锁止机构,所述内接部设置在所述外接部内部且向外延伸,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可将所述内接部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多个固定螺钉、多个限位孔以及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多个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外接部上,所述多个限位孔设置在所述内接部上,所述固定螺钉用于插入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所述限位孔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本体的材质包括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本体的材质包括新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一种屋面防水结构,所述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基层、隔气层、保温层、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以及以上所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所述隔气层连接在所述基层上,所述保温层连接在所述隔气层上,所述第一防水卷材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防水卷材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防水卷材、所述第二防水卷材通过机械固定法固定在所述基层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该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二者均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第一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该第一连接口用于连接防水卷材,第二连接口用于连接防水卷材。此外,该第一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第二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中均安装有螺钉。由此可知,该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用于多个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具有防水性能较佳的特点。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该屋面防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基层、隔气层、保温层以及以上所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该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由此可知,该屋面防水结构具有防止屋顶漏水的良好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第一视角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视角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视角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屋面防水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屋面防水结构第一视角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屋面防水结构第二视角图。图标:1-屋面防水结构;2-基层;3-隔气层;4-保温层;5-防水卷材连接机构;6-第一防水卷材;7-第二防水卷材;8-第一连接组件;9-固定组件;10-第二连接组件;11-第一本体;12-第一侧端;13-第二侧端;14-第一连接口;15-第二本体;16-第三侧端;17-第四侧端;18-第二连接口;19-第一活动板;20-第一螺纹孔;21-第二活动板;22-伸缩结构;23-外接部;24-内接部;25-限位孔;26-定位孔;27-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及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用于多个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呈长方体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侧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口的侧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连接机构,用于多个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呈长方体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侧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侧端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口的侧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端相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端相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卷材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牧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