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62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的后车轮组结构。它包括传动轴总成、后花鼓、后轴、后轴伞齿轮、锁紧螺丝、顶盖以及防盗螺母,锁紧螺丝与后轴的内端螺纹连接,并且将顶盖锁紧在后花鼓的另一侧,后轴的外端上设有外螺纹,后轴的外端穿过传动轴总成的后端并与防盗螺母螺纹连接,防盗螺母将后轴锁紧在传动轴总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紧螺丝与后轴将顶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后轴等部件一起组装在后车轮的后花鼓上,从而使得上述组件组装成一个后车轮整体,后车轮整体再通过防盗螺母固定在传动轴总成的后端,相比现有的自行车后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车轮拆装时,只需旋松或旋紧防盗螺母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车轮能实现整体装拆,装拆十分方便。

Rear wheel group structure of bicycle

The rear wheel group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cycle. It includes a drive shaft assembly, rear hub, rear axle, rear axle gear, locking screws, cap and nut locking screw connection, and the rear axle of the internal thread, and will cover locking in the rear hub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axle is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hreads, the outer end of the rear axle through transmission the rear axle assembl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ti-theft nut, nut locking in the rear axle drive shaf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rear axle locking screw together the top cover,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the rear axle assembly of rear hub of the rear wheel on which the components are assembled into a rear wheel, rear wheel through the whole anti-theft nut is fixed on the drive shaft assembly i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bicycle the wheels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rear wheels disassembly, can only loosen or tighten the nut, so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whole rear wheel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is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传动自行车
,特别是一种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目前最便利,又可减少占用空间,且符合环保需求的交通工具,因此,以自行车做为代步或中途替换的交通工具,甚至用以休闲、健身,已广为人们接受,消费者在使用的要求上,除了加强车身的结构安全外,对于可便利拆装做维修的操作方便性以及是否占用空间等亦愈来愈重视。如图1所示,随着这几年不断的研发和发展,自行车领域已经出现了轴传动式自行车,但是由于现有的轴传动式自行车因为传动轴的受力差,车架要保持一定的钢度才能正常使用,因此现有的轴传动式自行车车架的刚度不足,为了配合现有的自行车轴传动装置95,自行车车架一定要焊接上叉管93、下叉管94,这无形中增加成本和使得车架不简洁、不美观。因此,现有自行车的后叉大部分为双臂式的结构,后叉的双臂通过左右螺帽锁定在后车轮的轮轴上,故在组装上、维修上较为繁琐,尤其,当车轮胎破损时,且欲进行换胎时,必须先旋出两螺帽,再将一边后叉松离后车轮的轮轴,以及将整组轮架取出车架,才可进行换胎工作,因此故双臂式的后叉1不仅在拆装、维修车轮上相当麻烦较为繁琐,而且双臂式的后叉1也会给自行车的运输带来不便,当用户欲以汽车运载外出或是欲存放在较小空间时,因轮子的拆卸不便,少数人会将之卸下,使整台自行车的运载较占用空间大而显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牢靠、后车轮拆装容易、方便、拆装迅速的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包括传动轴总成、后花鼓、后轴、后轴伞齿轮、锁紧螺丝、顶盖以及防盗螺母,所述后花鼓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后轴上,所述后轴伞齿轮转动设置于后轴上并位于后花鼓的一侧,所述后轴伞齿轮与后花鼓传动连接,所述锁紧螺丝与后轴的内端螺纹连接,并且将顶盖锁紧在后花鼓的另一侧,所述后轴的外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后轴的外端穿过传动轴总成的后端并与防盗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防盗螺母将后轴锁紧在传动轴总成上,所述后轴伞齿轮与传动轴总成内的后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技术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总成的后端外表面凹设有后轴齿轮安装凹腔,所述后轴伞齿轮安装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所述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侧壁上设有连通后轴齿轮安装凹腔与传动轴总成内腔的开孔,后伞齿轮的部分齿牙通过开孔外露出传动轴总成内腔,并位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所述传动轴总成的后端两侧对应后轴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轴孔位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底壁上,所述后轴的外端依次穿过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所述防盗螺母安装于第二轴孔内并与后轴的外端螺纹连接。所述后花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安装腔、第二轴承安装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所述后轴同时安装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的轴孔上。所述后轴的内端面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后轴的侧面上设有环形限位凸起,锁紧螺丝穿过顶盖并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后花鼓位于环形限位凸起与顶盖之间,顶盖的内表面抵接在第一轴承上,第一轴承位于顶盖和后花鼓之间,第二轴承位于环形限位凸起与后花鼓之间,锁紧螺丝和顶盖将第一轴承压紧在第一轴承腔内,所述限位凸起将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压紧在第二轴承安装腔内,所述后轴的内端位于后花鼓内,所述后轴伞齿轮套设于环形限位凸起上。所述锁紧螺丝与后轴的环形限位凸起将顶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后轴一起组装在后车轮的后花鼓上,从而使得上述组件组装成一个后车轮整体,后车轮整体再通过防盗螺母固定在传动轴总成的后端,相比现有的自行车后车轮,本技术的后车轮拆卸事,无需拆除后车轮上的多个零部件,因此本技术的后车轮能实现整体装拆,装拆十分方便、装拆时间短。所述后轴伞齿轮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后花鼓的右侧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后轴伞齿轮的第一螺纹孔与后花鼓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传动轴总成包括传动轴外壳、中轴传动组件以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伞齿轮和后伞齿轮,中轴传动组件与前伞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外壳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右合拢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所述传动轴外壳内沿传动轴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传动轴腔,所述传动轴沿着传动轴外壳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传动轴腔内,所述中轴传动组件和前伞齿轮位于传动轴腔的前端,后伞齿轮位于传动轴腔的后端。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均呈长型壳体状,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右合拢并固定连接成一长型壳体状的传动轴外壳,因此本技术的传动轴外壳的强度高、结构牢靠。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壳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T型沉孔,所述右壳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T型沉孔与螺纹孔位置对应,所述螺栓穿过T型沉孔并与螺纹孔螺接,从而实现左、右壳体合拢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栓整个隐藏在T型沉孔内,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外观美观、简洁。所述传动轴外壳的前端两侧对应中轴传动组件的中轴分别设置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所述中轴传动组件的中轴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中轴的两端用于连接两脚踏板。所述传动轴外壳的前端往一侧延伸出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分别位于连接轴的端面和传动轴外壳前端的另一侧。连接轴用于连接传动轴外壳和车架的五通座,从而实现本技术与车架的五通座连接。所述左壳体的前端往左侧延伸出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分别位于连接轴的端面和右壳体的前端外表面上。所述传动轴外壳的后端外表面上凹设有后轴齿轮安装凹腔,所述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侧壁上设有连通后轴齿轮安装凹腔与传动轴腔的开孔,部分后伞齿轮的齿牙通过开孔外露出传动轴腔,并位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本技术与自行车后车轮连接时,后车轮的后轴的外端穿过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后轴上的后轴伞齿轮安装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并与后伞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后轴伞齿轮安装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后轴伞齿轮,避免后轴伞齿轮被撞坏、损坏,延长了后轴伞齿轮的使用寿命,而且后轴伞齿轮不外露,外观美观。所述后轴齿轮安装凹腔位于传动轴外壳的后端外表面一侧,所述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底壁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传动轴外壳的后端外表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孔。所述左壳体的外表面凹设有所述后轴齿轮安装凹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分别位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底壁和右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设有多条加强筋,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本技术的强度,进而增强了自行车车架的强度。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筋设于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壁上,这样的设计既进一步提高了传动轴外壳的强度,又提升了传动轴外壳的美观性,从而避免影响本技术的美观性。所述传动轴腔对应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从而方便两个第五轴承的安装。所述中轴传动组件包括中轴和输入伞齿轮,所述中轴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设置在传动轴腔的前端,所述输入伞齿轮套设于中轴上并与中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入伞齿轮与前伞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五轴承转动设置在传动轴腔内。所述传动轴外壳呈两端粗、中间扁状,因此本技术结构牢靠、强度高、生产成本低、本技术整体外观形状美观、好看。本技术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总成、后花鼓、后轴、后轴伞齿轮、锁紧螺丝、顶盖以及防盗螺母,所述后花鼓转动设置在后轴上,所述后轴伞齿轮转动设置于后轴上并位于后花鼓的一侧,所述后轴伞齿轮与后花鼓传动连接,所述锁紧螺丝与后轴的内端螺纹连接,并且将顶盖锁紧在后花鼓的另一侧,所述后轴的外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后轴的外端穿过传动轴总成的后端并与防盗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防盗螺母将后轴锁紧在传动轴总成上,所述后轴伞齿轮与传动轴总成内的后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总成、后花鼓、后轴、后轴伞齿轮、锁紧螺丝、顶盖以及防盗螺母,所述后花鼓转动设置在后轴上,所述后轴伞齿轮转动设置于后轴上并位于后花鼓的一侧,所述后轴伞齿轮与后花鼓传动连接,所述锁紧螺丝与后轴的内端螺纹连接,并且将顶盖锁紧在后花鼓的另一侧,所述后轴的外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后轴的外端穿过传动轴总成的后端并与防盗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防盗螺母将后轴锁紧在传动轴总成上,所述后轴伞齿轮与传动轴总成内的后伞齿轮啮合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伞齿轮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后花鼓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后轴伞齿轮的第一螺纹孔与后花鼓的外壁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总成的后端外表面凹设有后轴齿轮安装凹腔,所述后轴伞齿轮安装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所述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侧壁上设有连通后轴齿轮安装凹腔与传动轴总成内腔的开孔,后伞齿轮的部分齿牙通过开孔外露出传动轴总成内腔,并位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总成的后端两侧对应后轴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第一轴孔位于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的内底壁上,所述后轴的外端依次穿过后轴齿轮安装凹腔、第一轴孔、以及第二轴孔,所述防盗螺母安装于第二轴孔内并与后轴的外端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行车后车轮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花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昭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佳德兴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