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洋田专利>正文

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114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具有一机体,机体顶面的后侧向上形成有一墙部,机体于透明板内具有一凹入空间,凹入空间内设有一初级款、一中级款、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各轨道板底面分别与一杆相接,杆前端分别与一摆块相接,各摆块固接一横式把手,各轨道板的两侧中间分别以一弹簧与凹入空间内一底板相接;位于机体中一马达齿轮组经一螺旋杆将一球送出至初级款轨道板起始点,以横式把手操控轨道板让球一路滚至初级款轨道板终点即能接上中级款轨道板,依此类推至高级款轨道板,球途中能掉入凹入空间的底板滚回再启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初、中、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合于一机体内,让使用者能自我挑战,并能节省空间设置。

Three in one track dribble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 track ball machine, having a body, the body is form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ck to the wall, the body has a concave space on the transparent plate, the track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space, a primary intermediate section, a senior section of the track ball, each track plate the bottom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pendulum, the pendulum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orizontal handle, on both sides of each intermediate slab respectively with a spring and a bottom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oncave space; a motor gear group in the body by a screw rod of a ball sent to the primary starting point a track plate, with horizontal handle control track plate let the ball rolled all the way to the primary section of track plate connected to that end point intermediate section of track plate, and so on to the senior section of track plate, the ball can fall into the bottom of the concave space on the way back to start again.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track plate of the first, the middle and the higher grade of the track to dribble in one machine body, so that the user can self challenge, and can save space se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合一轨道运球机
本技术关于一种轨道运球机,特别是指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
技术介绍
现有轨道运球机,设有一初级款、一中级款、一高级款、三种轨道,各款分别有一机体,机体顶面后半往上形成一墙部,在墙部前面中设有一显示屏及使用说明,于机体顶面前半设成一透明板,透明板内的机体一凹入空间处设有一轨道板,轨道板轨道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且层叠成,各款为不同式样,轨道板底面与一杆相接,杆两端枢接于机体,杆前端伸出机体,杆前端与一摆块相接,摆块固接一横式把手,轨道板的两侧中间分别以一弹簧与机体的凹入空间处一底板相接;机体前面有一投币控制件,投币启动位于机体中一马达齿轮组经一螺旋杆将一球送出至各款轨道板起始点,便以横式把手操控轨道板左右倾动让球一路滚至各款轨道板终点,球途中能掉入凹入空间的底板滚回再启始。于是使用者一次只能玩一种,换关需要重新投入钱币,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需要进一步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使用上易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将初级款、中级款、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合于一机体内,让使用者能自我挑战,并能节省空间设置,更有利于使用者的运用方便以训练手眼的协调性。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包括一机体,机体顶面的后侧向上形成有一墙部,在墙部的前表面设有一显示屏及使用说明部,机体顶面为一透明板,机体于透明板内具有一凹入空间,凹入空间内设有一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均具有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且层叠的结构,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的底面均分别与一杆相接,杆两端枢接于机体,杆前端伸出机体,各杆前端分别与一摆块相接,各摆块固接一横式把手,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的两侧中间均分别以一弹簧与机体的凹入空间内的一底板相接;机体前面设有一投币控制件,机体中具有一马达齿轮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初级款、中级款、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合于一机体内,让使用者能自我挑战,并能节省空间设置,更有利于使用者的运用方便以训练手眼的协调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凹入空间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局部轨道板处的放大立体图。图5为技术初级款轨道板部份的立体图。图6为技术中级款轨道板部份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高级款轨道板部份的立体图。图8为图3中横式把手往右倾时的操作状态前视图。图9为图3中横式把手往左倾时的操作状态前视图。图中:2  墙部;    20 显示屏;1  机体;    10 透明板;11 凹入空间;  12 杆;13 摆块;    14 横式把手;15 弹簧;    16 底板;17 投币控制件; 18 马达齿轮组;19 螺旋杆;   21 球;22 限位块;3、4、5 轨道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具有一机体1,机体1顶面后侧向上形成有一墙部2,在墙部2的前表面中设有一显示屏20及使用说明部,机体1顶面设成一透明板10,透明板10内的机体具有一凹入空间11,一凹入空间11中设有一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3(如图5所示)、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4(如图6所示)、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5(如图7所示),各轨道板3、4、5(如图1、图4所示)轨道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且层叠成的不同式样,各轨道板3(如图5所示)、4(如图6所示)、5(如图7所示)的底面分别与一杆12相接,杆12两端枢接于机体1,杆12前端伸出机体1,各杆12前端分别与一摆块13相接,各摆块13固接一横式把手14,各轨道板3、4、5的两侧中间分别以一弹簧15与机体1的凹入空间11处一底板16相接;机体1前面有一投币控制件17,投币启动位于机体1中一马达齿轮组18经一螺旋杆19将一球送出至初级款轨道板3起始点,便以横式把手14操控轨道板3左右倾动(如图3与图8、图9所示)让球一路滚至初级款轨道板3终点即能接上中级款轨道板4,依此类推至高级款轨道板5,球21途中能掉入凹入空间11的底板16滚回再启始。横式把手14上有一限位块22。综上所述的结构,本技术运用特殊设计的合一式机型(如图1所示),让使用者能有全新一体性的享受,让人最容易了解与实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与便利性,为一完全与现有不同的机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三合一轨道运球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机体顶面的后侧向上形成有一墙部,在墙部的前表面设有一显示屏及使用说明部,机体顶面为一透明板,机体于透明板内具有一凹入空间,凹入空间内设有一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均具有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且层叠的结构,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的底面均分别与一杆相接,杆两端枢接于机体,杆前端伸出机体,各杆前端分别与一摆块相接,各摆块固接一横式把手,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的两侧中间均分别以一弹簧与机体的凹入空间内的一底板相接;机体前面设有一投币控制件,机体中具有一马达齿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机体顶面的后侧向上形成有一墙部,在墙部的前表面设有一显示屏及使用说明部,机体顶面为一透明板,机体于透明板内具有一凹入空间,凹入空间内设有一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均具有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洋田
申请(专利权)人:林洋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