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人欢专利>正文

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58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包括由两个以上熔断单元并联而成的熔断组;各所述熔断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熔丝及齐纳二极管组,所述齐纳二极管组包括两只反向串接的齐纳二极管;所述熔断组与一个延时接通模块相串接后构成所述电力熔断器;所述延时接通模块为常闭开关,并在所述电力熔断器所在的电路突然断路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跳转并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该熔断器可在电路过载时迅速熔断,并可在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力熔断器。
技术介绍
在电力保护设施领域,常用的保护单元包括热继电器和熔断器;对于热继电器,在电路过载时自动断开,并且可在冷却后自动闭合;其缺点在于过载响应时间较长,需要待至其双金属片形变后才能断开电路,难以满足较高的安全性要求;而对于目前的熔断器,在熔丝过载熔断后,需要人工更换熔丝或熔管,才能恢复电路,这将给普通居民造成较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该熔断器可在电路过载时迅速熔断,并可在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包括由两个以上熔断单元并联而成的熔断组;各所述熔断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熔丝及齐纳二极管组,所述齐纳二极管组包括两只反向串接的齐纳二极管;所述熔断组与一个延时接通模块相串接后构成所述电力熔断器;所述延时接通模块为常闭开关,并在所述电力熔断器所在的电路突然断路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跳转并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作为优选,同一所述齐纳二极管组中的两只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相同,而不同齐纳二极管组的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不同。作为优选,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热继电器、互感器;所述互感器输出至一个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输出至极性储能电容;所述极性储能电容的正极串接一个齐纳二极管后电性连接至所述热继电器的一端,所述极性储能电容的负极串接一个阻抗电感后电性连接至所述热继电器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常闭开关、互感器;所述互感器输出至一个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输出至极性储能电容;所述极性储能电容与一个齐纳二极管和一个电磁体形成串联回路;所述常闭开关的动触头的转轴为弹簧轴,自然状态下,该弹簧轴使动触头压在静触头上,使常闭开关保持闭合;而在所述齐纳二极管被反向击穿,所述极性储能电容对所述电磁体供电时,所述电磁体对所述常闭开关的、包含衔铁的动触头吸引,使动触头吸向电磁体,而使所述常闭开关断开,直至所述极性储能电容的电压下降到临界值。作为优选,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常闭开关、互感器;所述互感器输出至一个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输出端与一个齐纳二极管和一个电磁体形成串联回路;所述常闭开关的动触头的转轴为发条轴,自然状态下,该发条轴处于半松弛状态,使动触头压在静触头上,使常闭开关保持闭合;而在所述齐纳二极管被反向击穿,所述电磁体通电时,所述电磁体对所述常闭开关的、包含衔铁的动触头吸引,使动触头吸向电磁体,而使所述常闭开关断开,并使发条轴收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串接在工作电路中,当电路被接通时,由于收到制造工艺的限制,各所述齐纳二极管组的参数总存在差异,导致总有一个齐纳二极管组首先被击穿导通,从而使其所在的熔断单元接通,这使得整个电力熔断器两端的电压骤降,从而使其他熔断单元无法被接通,即使的只有一个熔断单元参与工作;而当参与工作的熔断单元熔断时,所述延时接通模块跳转并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可使用户关闭一些过载电器;然后,延时接通模块恢复接通状态,此后,如前所述,又一个熔断单元首先被接通,然后独自承担熔断保险工作,以确保快速过载响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中,延时接通模块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3是本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中,延时接通模块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4是本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中,延时接通模块的实施例三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包括由两个以上熔断单元1并联而成的熔断组;各所述熔断单元1包括相互串联的熔丝11及齐纳二极管组12,所述齐纳二极管组12包括两只反向串接的齐纳二极管;所述熔断组与一个延时接通模块2相串接后构成所述电力熔断器;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为常闭开关,并在所述电力熔断器所在的电路突然断路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跳转并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上述的电力熔断器,同一所述齐纳二极管组12中的两只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相同,而不同齐纳二极管组12的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不同。从而使反向击穿电压最低的齐纳二极管组最先击穿。上述的电力熔断器,对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其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在图2中,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包括相互串联的热继电器FR、互感器CT;所述互感器CT输出至一个桥式整流电路UR,所述桥式整流电路UR输出至极性储能电容C;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的正极串接一个齐纳二极管D1后电性连接至所述热继电器FR的一端,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的负极串接一个阻抗电感L后电性连接至所述热继电器FR的另一端。按照实施例一,在该电力熔断器所在的电路正常工作的过程中,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逐渐储满电能,而由于齐纳二极管D1的存在,极性储能电容C不对热继电器FR放电;当熔丝11烧断,电路突然断路时,互感器CT由于磁通突变,生成一个感应脉冲,从而使齐纳二极管D1被瞬间击穿,极性储能电容C对热继电器FR放电,使热继电器FR快速升温并断开,且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使用户在该段时间内对过载电器进进行移除。实施例一中,对于所述阻抗电感L,其作用是在热继电器FR断开后,对交流电形成巨大阻抗,使阻抗电感L两端形成较大的电压降,使熔断组两端的分压降低,从而确保在继电器FR断开时,各熔断单元1中的齐纳二极管组12无法击穿。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其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常闭开关K1、互感器CT;所述互感器CT输出至一个桥式整流电路UR,所述桥式整流电路UR输出至极性储能电容C;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与一个齐纳二极管D1和一个电磁体YA形成串联回路;所述常闭开关K1的动触头的转轴20为弹簧轴,自然状态下,该弹簧轴使动触头压在静触头上,使常闭开关K1保持闭合;而在所述齐纳二极管D1被反向击穿,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对所述电磁体YA供电时,所述电磁体YA对所述常闭开关K1的、包含衔铁的动触头吸引,使动触头吸向电磁体YA,而使所述常闭开关K1断开,直至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的电压下降到临界值。按照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一样,仅在电路突然断开时,所述齐纳二极管D1才被击穿,从而使电磁体YA获得一段时间磁性,从而将常闭开关K1的动触头吸引至电磁体YA处,直至极性储能电容C的电压下降到临界值,电磁体YA的励磁电流不足以克服所述弹簧轴的回复力。所述延时接通模块,其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对于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没有实施例二中的极性储能电容C;所述常闭开关K1的动触头的转轴20为发条轴,自然状态下,该发条轴20处于半松弛状态,使动触头压在静触头上,使常闭开关保持闭合;而在所述齐纳二极管D1被反向击穿,所述电磁体YA通电时,所述电磁体YA对所述常闭开关的、包含衔铁的动触头吸引,使动触头吸向电磁体YA,而使所述常闭开关K1断开,并使发条轴收紧。而常闭开关K1的恢复需要待所述发条轴逐渐松开,直至所述动触头回复到压在静触头上的状态,即同样满足了延时接通的效果;而相比于实施例二,结构更为精简。上述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串接在工作电路中,当电路被接通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以上熔断单元(1)并联而成的熔断组;各所述熔断单元(1)包括相互串联的熔丝(11)及齐纳二极管组(12),所述齐纳二极管组(12)包括两只反向串接的齐纳二极管;所述熔断组与一个延时接通模块(2)相串接后构成所述电力熔断器;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为常闭开关,并在所述电力熔断器所在的电路突然断路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跳转并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以上熔断单元(1)并联而成的熔断组;各所述熔断单元(1)包括相互串联的熔丝(11)及齐纳二极管组(12),所述齐纳二极管组(12)包括两只反向串接的齐纳二极管;所述熔断组与一个延时接通模块(2)相串接后构成所述电力熔断器;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为常闭开关,并在所述电力熔断器所在的电路突然断路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跳转并保持在断开状态一段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齐纳二极管组(12)中的两只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相同,而不同齐纳二极管组(12)的齐纳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包括相互串联的热继电器(FR)、互感器(CT);所述互感器(CT)输出至一个桥式整流电路(UR),所述桥式整流电路(UR)输出至极性储能电容(C);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的正极串接一个齐纳二极管(D1)后电性连接至所述热继电器(FR)的一端,所述极性储能电容(C)的负极串接一个阻抗电感(L)后电性连接至所述热继电器(FR)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恢复型电力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接通模块(2)包括相互串联的常闭开关(K1)、互感器(CT);所述互感器(CT)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人欢
申请(专利权)人:马人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