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023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层、地下室底板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在地下室底板与钢筋混凝土面层之间铺设有一层输水板,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上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排水通道;减震装置和连接槽的底部是相通的,并通过U型槽连通输水板,输水板通过管道汇集入排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输水板取代原有的碎石层,使得地下室的防渗设备建设的更加简便化,而且输水板与上下硬性结构有机结合,更容易形成水流的引导和疏导,最后通过排水沟汇集到集水坑内,进行统一的处理,减少水在底板中沉积,避免建筑安全隐患。

The impervious structure of a basement floor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ervious structure of basement floor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including from the shop to the cushion, are sequentially stacked on the basement floor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urface layer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ment surfac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layer of water i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plate, the surfac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drainage channel number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a damping device and the bottom connecting groove is communicated, and through the U type water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through the pipe plate, plate together into the drainage channel; by setting the water board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gravel layer, the anti-seepage equip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ment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water board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hardness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form more easily flow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drain sump together, unified treatment, reduce the water deposited on the floor, avoid building Build hidden da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渗漏水是地下室常见问题之一,他经常影响地下室的有效使用,甚至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在渗水工程中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几乎所有的地下室渗漏水工程都存在这类问题。而引起地下室渗漏水最根本的原因是地下室底板裂缝,造成地下室底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诸多,如现场养护条件、施工方法不当、混凝土施工质量差异、温度、收缩等均会导致底板出现裂缝,故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避免底板裂缝的产生。但裂缝出现会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严重者直接无法正常使用。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出现裂缝后封堵和底板面设置碎石疏水层。由于裂缝出现形态差异和底板一般处于水压状态,裂缝一旦出现,封堵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采用碎石疏水层对碎石级配、施工要求都很高。因此急需一种更简单、直接的防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的地下室底板有裂缝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层(1)、地下室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16),在地下室底板(2)与钢筋混凝土面层(16)之间铺设有一层输水板(4),在钢筋混凝土面层(16)上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排水通道(6);在地下室底板(2)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槽(7)和承重柱(12);承重柱(12)固定在连接槽(7)内部,钢筋混凝土面层(16)嵌入该连接槽(7)与地下室底板(2)连接形成整体;连接槽(7)靠近钢筋混凝土面层(16)处设置有若干止水带(13),止水带(13)通过钢铁夹具(14)分别固定在连接槽(7)和承重柱(12)上,在承重柱(12)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层(1)、地下室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16),在地下室底板(2)与钢筋混凝土面层(16)之间铺设有一层输水板(4),在钢筋混凝土面层(16)上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排水通道(6);在地下室底板(2)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槽(7)和承重柱(12);承重柱(12)固定在连接槽(7)内部,钢筋混凝土面层(16)嵌入该连接槽(7)与地下室底板(2)连接形成整体;连接槽(7)靠近钢筋混凝土面层(16)处设置有若干止水带(13),止水带(13)通过钢铁夹具(14)分别固定在连接槽(7)和承重柱(12)上,在承重柱(12)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8),减震装置(8)内部填充有海绵(11);减震装置(8)和连接槽(7)的底部是相通的,并通过U型槽(5)连通输水板(4),输水板(4)通过管道汇集入排水通道(6)。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输水板(4)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地下室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16),并在连接处敷设有一侧防水层(3)。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止水带(13)、承重柱(12)与钢筋混凝土面层(16)之间形成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钢铁夹具(14)和止水带(13)之间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巧利柳荣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