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10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壳体由接口区段、换热区段和封头连接而成,换热管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壳体内,接口区段的外侧设置有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接口区段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换热区段的外侧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均设置在接口区段的球面上,所述的换热介质入口处设置有弧形缓冲板,弧形缓冲板与换热区段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的位置和增设弧形缓冲板,有效降低了介质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设备运行的能耗,同时也延缓了设备内部零件的冲蚀磨损。

Heat exchanger for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heat exchanger for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shell by the interface section, the heat transfer section and the head is connected to the heat exchange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by the mounting plate, the lateral section of the interface is provided with the product and product entrance export, internal interface section provided with diaphragm, lateral heat transfer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heat transfer medium and the heat medium outlet entrance, entrance and export products are arranged in the interface section of the sphere, the heat medium is arranged at the inlet for the arc baffle plate, a gap is left between the arc plate and the change of buffer the hot section of th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of tube shell type existing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was optimized by changing the product entrance and the export of products and add an arc baffle plat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low resistance of the medium, thereby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equipment, but also delayed the erosion of internal parts of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石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是聚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其功能是通过换热管在产品和换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产品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目的。长期使用后,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由于冲刷或腐蚀等原因会出现破损,需要修复,而现有的换热器拆卸困难,维修不便。另外,现有的换热器的壳体的接缝处大多采用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这种密封结构耐温、耐压等级均比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授权号为CN20526226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然而,这种换热器仍存在明显缺陷:一方面,设置在换热介质入口处缓冲箅会使换热介质的流动阻力显著增加,从而也显著增加了系统的运行负荷;另一方面,在接口区段内部,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的轴线与换热管上的直管区段垂直,这种结构形式虽然有利于管线的连接与安装,但会使产品的流动阻力居高不下,不利于节能增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壳体由接口区段、换热区段和封头连接而成,所述的换热管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壳体内,接口区段的外侧设置有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接口区段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换热区段的外侧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所述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均设置在接口区段的球面上,所述的换热介质入口处设置有弧形缓冲板,弧形缓冲板与换热区段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产品入口的轴线与所述的横隔板的夹角为25-40°,所述的产品出口与产品入口相对于横隔板对称设置。所述的弧形缓冲板上设置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切口,切口的上侧设置有内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对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的位置和增设弧形缓冲板,有效降低了介质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设备运行的能耗,同时也延缓了设备内部零件的冲蚀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弧形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1-产品出口,2-接口区段,3-换热区段,4-换热管,5-封头,6-换热介质出口,7-弧形缓冲板,8-换热介质入口,9-安装板,10-横隔板,11-产品入口,12-切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包括壳体和换热管4,壳体由接口区段2、换热区段3和封头5连接而成,所述的换热管4通过安装板9安装在壳体内,接口区段2的外侧设置有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接口区段2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10,换热区段3的外侧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8和换热介质出口6。以上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创改进之处在于:本技术将所述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均设置在接口区段2的球面上,而不是设置在圆柱面上,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的轴线相对于横隔板10呈现倾斜状态,介质进出换热管4时,流体流动更顺畅,液流扰动更小,从而有效降低了流体的流动阻力。所述的换热介质入口8处设置有弧形缓冲板7,弧形缓冲板7与换热区段3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与现有技术中的缓冲板不同,本技术张所述的弧形缓冲板7采用了与壳体同轴的弧形结构,通过该结构对流体进行导流,可有效防止液流对换热管4的冲刷,又不会明显增加流动阻力。所述的产品入口11的轴线与所述的横隔板10的夹角优先设置为25-40°,角度过大会增大流动阻力,过小则不利于管线的连接。所述的产品出口1与产品入口11相对于横隔板10对称设置。所述的弧形缓冲板7上设置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切口12,切口12的上侧设置有内倒角。切口12的设置可延缓流体在弧形缓冲板7表面的流动速度,防止流体流下弧形缓冲板7的瞬间速度过快而冲蚀附近结构。本技术对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的位置和增设弧形缓冲板7,有效降低了介质流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设备运行的能耗,同时也延缓了设备内部零件的冲蚀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4),壳体由接口区段(2)、换热区段(3)和封头(5)连接而成,所述的换热管(4)通过安装板(9)安装在壳体内,接口区段(2)的外侧设置有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接口区段(2)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10),换热区段(3)的外侧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8)和换热介质出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均设置在接口区段(2)的球面上,所述的换热介质入口(8)处设置有弧形缓冲板(7),弧形缓冲板(7)与换热区段(3)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化生产的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4),壳体由接口区段(2)、换热区段(3)和封头(5)连接而成,所述的换热管(4)通过安装板(9)安装在壳体内,接口区段(2)的外侧设置有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接口区段(2)的内部设置有横隔板(10),换热区段(3)的外侧设置有换热介质入口(8)和换热介质出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入口(11)和产品出口(1)均设置在接口区段(2)的球面上,所述的换热介质入口(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良田海堂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宏伟庆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