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DB数据库数据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002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包括: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所述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建立目标端数据核对表;在数据迁移后,获取迁移后KDB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行数,并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数据一致性验证过程不需要源端以及目标端以外第三方工具,使整个验证过程更加简单灵活。另外,本申请还相应公开了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系统。

A KDB database after data transfer data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DB database migration after the data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method, including: the migration of KDB before the data in the database migration from the source to the target before the e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rce data, check list, and obtains the data transfer KDB before the number of rows in a database, and then the number of rows to storage the source data list; establish target data checklist in data acquisition; after migration, migration after KDB data line number, and the number of rows stored to the destination data list; whether the target terminal data check list stored in the row number and the source data check table stored in the number of rows is consistent, if it is, is judged consistent before and after data migration. Through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is application, the data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process does not need the source side and the target side of the third party tools, so that the entire verification process is more simple and flexible.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orresponding KDB database migration after the data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DB数据库数据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KDB数据库数据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KDB数据库是一款企业级数据管理系统,由浪潮信息公司开发并推出。KDB数据库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兼容性以及便捷管理等特性,因此广大企业都利用KDB数据库进行信息的管理。在搭载KDB数据库的设备,例如服务器等设备,因故障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就需要将旧设备中KDB数据库的数据迁移到新设备中。数据迁移的成功取决于迁移后数据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迁移前旧设备中KDB数据库的数据应该与迁移后新设备中KDB数据库的数据保持一致。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迁移后数据一致性的验证方法一般借助数据库以外的第三方工具,例如,利用第三方工具收集迁移前的旧设备中KDB数据库的数据信息与迁移后的新设备中KDB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对这两种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数据的一致性。但是,使用第三方工具可能存在信息安全的隐患,例如第三方工具会导致企业重要信息泄露等问题,并且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数据的一致性验证过程繁琐,影响数据库迁移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及系统,在验证数据迁移前后一致性时不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使验证过程简单灵活。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包括: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所述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建立目标端数据核对表;在数据迁移后,获取迁移后KDB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行数,并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优选地,所述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的过程,包括:判断所述源端中是否已存在历史数据核对表,如果是,则删除所述历史数据核对表,并建立新的数据核对表,得到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优选地,还包括:在数据迁移前,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的大小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源端的表空间;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的划分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数量以及名称均与所述源端相一致。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源端的日志对所述目标端的日志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目标端的日志与所述源端的日志相一致。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不一致,则标记出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的名称。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的过程,包括:利用预设的db_link函数将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传输至所述目标端中;在所述目标端中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系统,包括:源端数据核对表建立模块,用于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所述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目标端数据核对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目标端数据核对表;目标端数据行数存储模块,用于在数据迁移后,获取迁移后KDB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行数,并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数据行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优选地,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建立模块,包括:源端数据核对表建立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源端中是否已存在历史数据核对表,如果是,则删除所述历史数据核对表,并建立新的数据核对表,得到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优选地,所述数据行数判断模块,包括:源端数据核对表传输单元,用于利用预设的db_link函数将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传输至所述目标端中;数据行数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端中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本专利技术中,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包括: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建立目标端数据核对表;在数据迁移后,获取迁移后KDB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行数,并将该行数存储至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判断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可见,本专利技术在迁移前的源端以及迁移后的目标端中建立数据核对表,利用数据核对表存储数据迁移前后的行数,最后通过验证数据迁移前后数据行数的一致性来验证数据的一致性,因此整个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都在源端以及目标端中进行,不需要源端以及目标端以外第三方工具,使整个验证过程更加简单灵活。总的来说,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使KDB数据库迁移前后数据一致性的验证更加简单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具体的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源端数据核对表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KDB数据库是一款企业级数据管理系统,由浪潮信息公司开发并推出。KDB数据库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兼容性以及便捷管理等特性,因此广大企业都利用KDB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存储以及管理。源端以及目标端为搭载该KDB数据库的终端设备,例如服务器、云服务器以及个人电脑等。源端因故障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时,就可以将源端中KDB数据库的数据迁移到新设备中,也就是将数据迁移至目标端中。源端数据核对表指的是在源端中生成的一个表,可以用于存储数据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KDB数据库数据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所述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建立目标端数据核对表;在数据迁移后,获取迁移后KDB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行数,并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DB数据库迁移后数据一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将迁移前KDB数据库中的数据从源端迁移至目标端前,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并获取所述迁移前KDB数据库中数据的行数,然后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建立目标端数据核对表;在数据迁移后,获取迁移后KDB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行数,并将该行数存储至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判断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判定迁移前后的数据相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源端数据核对表的过程,包括:判断所述源端中是否已存在历史数据核对表,如果是,则删除所述历史数据核对表,并建立新的数据核对表,得到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数据迁移前,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的过程,包括: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的大小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源端的表空间;根据所述源端的表空间的划分对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目标端的表空间数量以及名称均与所述源端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源端的日志对所述目标端的日志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目标端的日志与所述源端的日志相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与所述源端数据核对表中存储的行数不一致,则标记出所述目标端数据核对表的名称。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