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92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中供气装置,属于供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为实验室供气的集中供气装置。集中供气装置,包括第一防爆气瓶和第二防爆气瓶,第一防爆气瓶为主供气瓶,第二防爆气瓶为辅助供气瓶,第一防爆气瓶的供气通过一级前置单向阀、一级金属软管、一级后置单向阀后进入到一级供气通道内,一级供气通道分为两路,一路气体通过二级隔膜阀、一级阻火器、气体过滤器后排出,另一路气体通过一级放空阀后与安全阀的泄压口连接,形成安全泄压通路,第二防爆气瓶的供气通过二级前置单向阀、二级金属软管、二级后置单向阀后进入到安全阀内,安装自动切换面板进行供气控制,保证不间断供气,回流排气量根据需要来确定两个防爆气瓶的供气量。

Centralized gas suppl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ntralized air supply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s supply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entralized air supply device specially for the laboratory gas supply. Centralized gas supply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and second cylinder explosion-proof explosion-proof, explosion-proof first gas cylinders gas bottle, second cylinders for the auxiliary gas bottle explosion, explosion-proof gas cylinders first through a pre check valve, a metal hose, a rear one-way valve into a gas passage, a gas supply channel for two, a road through the two gas valve, a flame arrester, gas filter and then is discharged through a vent valve and a safety valve pressure relief port is connected with a gas, the formation of safety relief channel, second cylinder gas explosion-proof through two stages of pre check valve, metal hose, grade two two rear one-way valve into the safety valve, the installation of automatic switch panel supply control, ensure uninterrupted gas supply and exhaust recir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two explosion-proof cylinders according to the need for Gas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供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供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专为实验室供气的集中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新建实验室,实验室有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等仪器需要用到气体,有些仪器需要用到高纯气体,传统的做法是将气瓶直接摆放在仪器旁边,采用软管直接将气瓶与仪器连接进行供气,管线排列杂乱,不利于有效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能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集中供气装置,输送的气流量可控,供气清洁,废气回收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集中供气装置,包括第一防爆气瓶,第一防爆气瓶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一级前置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前置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一级金属软管与一级后置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隔膜阀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隔膜阀的出气口与压力表的第一进气口连接,压力表的出气口与安全阀的主进气口连接,安全阀的主出气口与二级隔膜阀的进气口连接,二级隔膜阀的出气口与一级阻火器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阻火器的排气口与气体过滤器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一级放空阀的进气口连接,一级放空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三级隔膜阀的进气口,一级放空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安全阀的泄压口连接,三级隔膜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阻火器的进气口连接。第一防爆气瓶的供气通过一级前置单向阀、一级金属软管、一级后置单向阀后进入到一级供气通道内,一级供气通道分为两路,一路气体通过一级隔膜阀后进入到安全阀内,气体通过安全阀后通过二级隔膜阀、一级阻火器、气体过滤器后排出,另一路气体通过一级放空阀与安全阀的泄压口连接,形成安全泄压通路,用以保证整个气路的安全运行。供气装置还包括第二防爆气瓶,第二防爆气瓶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二级前置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前置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二级金属软管与二级后置单向阀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级隔膜阀的进气口连接,四级隔膜阀的出气口与压力表的第二进气口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二级放空阀的进气阀连接,二级放空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级阻火器连接。第二防爆气瓶的供气通过二级前置单向阀、二级金属软管、二级后置单向阀后进入到安全阀内,气体通过安全阀后通过二级隔膜阀、二级阻火器、气体过滤器后排出,另一路气体通过二级放空阀后进入到一级阻火器,保证排气的安全性。其中,安全阀上还装有减压阀,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第一防爆气瓶为主供气瓶,第二防爆气瓶为辅助供气瓶,安装自动切换面板进行供气控制,保证不间断供气,回流排气量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两个防爆气瓶的供气量。一级放空阀与二级放空阀的结构相同,一级放空阀的结构为:包括放空阀体和阀芯,放空阀体的一端连接有一级连接套和二级连接套,一级连接套螺纹连接在放空阀体内,二级连接套螺纹连接在一级连接套内,阀芯螺纹连接在二级连接套内。一级阻火器和二级阻火器的结构相同,一级阻火器的结构为:包括上锥体和下锥体,上锥体和下锥体扣合形成腔体,上锥体与下锥体通过多根螺栓连接,上锥体的顶部布置有上法兰,上法兰与腔体连通,下锥体的底部布置有下法兰,下锥体与腔体连通。上法兰与上管道连接,下法兰与下管道连接,气体通过上法兰进入到腔体内后再排出,避免带火气体直接排出,保证安全运行。一级隔膜阀、二级隔膜阀、三级隔膜阀和四级隔膜阀的结构相同,一级隔膜阀的结构为:包括主阀体,主阀体的一侧布置有进水口,主阀体的另一侧布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内布置有膜片,主阀体内螺纹连接有阀杆,阀杆的顶部装有手柄,阀杆的底部连接有与膜片接触的膜瓣,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耐高压,节能效果好。本技术的集中供气装置结构简单,供气量可控,整体美观,占用空间小,便于统一维护,安全性能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图1中一级放空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一级隔膜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一级阻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防爆气瓶,2为一级前置单向阀,3为一级金属软管,4为一级后置单向阀,5为一级隔膜阀,6为压力表,7为主进气口,8为主出气口,9为二级隔膜阀,11为气体过滤器,12为一级放空阀,13为三级隔膜阀,14为安全阀,15为泄压口,16为一级阻火器,17为第二防爆气瓶,18为二级前置单向阀,19为二级金属软管,20为二级后置单向阀,21为四级隔膜阀,22为第一进气口,23为第二进气口,24为二级放空阀,25为二级阻火器,26为放空阀体,27为阀芯,28为一级连接套,29为二级连接套,30上锥体,31为下锥体,32为腔体,33为上法兰,34为下法兰,35为主阀体,36为进水口,37为出水口,38为膜片,39为阀杆,40为手柄,41为膜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集中供气装置,包括第一防爆气瓶1,第一防爆气瓶1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一级前置单向阀2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前置单向阀2的出气口通过一级金属软管3与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隔膜阀5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隔膜阀5的出气口与压力表6的第一进气口22连接,压力表6的出气口与安全阀14的主进气口7连接,安全阀14的主出气口8与二级隔膜阀9的进气口连接,二级隔膜阀9的出气口与一级阻火器16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阻火器16的排气口与气体过滤器11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一级放空阀12的进气口连接,一级放空阀1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三级隔膜阀13的进气口,一级放空阀1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安全阀14的泄压口15连接,三级隔膜阀1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阻火器16的进气口连接。第一防爆气瓶1的供气通过一级前置单向阀2、一级金属软管3、一级后置单向阀4后进入到一级供气通道内,一级供气通道分为两路,一路气体通过一级隔膜阀5后进入到安全阀14内,气体通过安全阀14后通过二级隔膜阀9、一级阻火器16、气体过滤器11后排出,另一路气体通过一级放空阀12与安全阀14的泄压口15连接,形成安全泄压通路,用以保证整个气路的安全运行。供气装置还包括第二防爆气瓶17,第二防爆气瓶17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二级前置单向阀18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前置单向阀18的出气口通过二级金属软管19与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级隔膜阀21的进气口连接,四级隔膜阀21的出气口与压力表6的第二进气口23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二级放空阀24的进气阀连接,二级放空阀2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级阻火器25连接。第二防爆气瓶17的供气通过二级前置单向阀18、二级金属软管19、二级后置单向阀20后进入到安全阀14内,气体通过安全阀14后通过二级隔膜阀9、二级阻火器25、气体过滤器11后排出,另一路气体通过二级放空阀24后进入到一级阻火器16,保证排气的安全性。其中,安全阀14上还装有减压阀,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性。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中供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集中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爆气瓶(1),第一防爆气瓶(1)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一级前置单向阀(2)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前置单向阀(2)的出气口通过一级金属软管(3)与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隔膜阀(5)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隔膜阀(5)的出气口与压力表(6)的第一进气口(22)连接,压力表(6)的出气口与安全阀(14)的主进气口(7)连接,安全阀(14)的主出气口(8)与二级隔膜阀(9)的进气口连接,二级隔膜阀(9)的出气口与一级阻火器(16)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阻火器(16)的排气口与气体过滤器(11)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一级放空阀(12)的进气口连接,一级放空阀(1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三级隔膜阀(13)的进气口、安全阀(14)的泄压口(15)连接,三级隔膜阀(1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阻火器(16)的进气口连接;还包括第二防爆气瓶(17),第二防爆气瓶(17)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二级前置单向阀(18)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前置单向阀(18)的出气口通过二级金属软管(19)与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级隔膜阀(21)的进气口连接,四级隔膜阀(21)的出气口与压力表(6)的第二进气口(23)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二级放空阀(24)的进气阀连接,二级放空阀(2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级阻火器(2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集中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爆气瓶(1),第一防爆气瓶(1)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一级前置单向阀(2)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前置单向阀(2)的出气口通过一级金属软管(3)与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进气口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隔膜阀(5)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隔膜阀(5)的出气口与压力表(6)的第一进气口(22)连接,压力表(6)的出气口与安全阀(14)的主进气口(7)连接,安全阀(14)的主出气口(8)与二级隔膜阀(9)的进气口连接,二级隔膜阀(9)的出气口与一级阻火器(16)的进气口连接,一级阻火器(16)的排气口与气体过滤器(11)连接,一级后置单向阀(4)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一级放空阀(12)的进气口连接,一级放空阀(1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三级隔膜阀(13)的进气口、安全阀(14)的泄压口(15)连接,三级隔膜阀(1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一级阻火器(16)的进气口连接;还包括第二防爆气瓶(17),第二防爆气瓶(17)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二级前置单向阀(18)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前置单向阀(18)的出气口通过二级金属软管(19)与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进气口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四级隔膜阀(21)的进气口连接,四级隔膜阀(21)的出气口与压力表(6)的第二进气口(23)连接,二级后置单向阀(20)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与二级放空阀(24)的进气阀连接,二级放空阀(2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二级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惠冯浪曹艳付学会杨应余饶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明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