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86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0:45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导光板的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单元设置在导光板的凹槽中,可以降低发光单元的使用数量,并且提高发光单元的发射光的利用率,降低整个显示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light guide plate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main surfaces opposite;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rranged on the first main surface of a light emitting unit;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main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groove, a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at least one of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The light emitting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which can reduce the use quantity of the luminous uni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emitting light of the luminous unit,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whole display module and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的背光模组中,光源的数量使用较多,会使得背光模组的用于安装光源的区域结构复杂,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制造和组装等工艺流程的难度。此外,对于当前的背光模组结构,光源的发射光的利用率低,使得产品的显示效果不佳,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凹槽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形心;和/或所述凹槽中的至少两个关于所述导光板的形心对称设置。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的形状可为圆形,并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主表面的圆心。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所在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为圆弧或椭圆弧。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发光单元可为发光二极管。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凹槽的表面上的多个网点。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所述网点的直径随着距离所述凹槽的增加而增大;和/或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所述网点的分布密度随着距离所述凹槽的增加而增大。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凹槽的表面上的网点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网点的分布密度。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与所述凹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凹凸结构。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主表面一侧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开孔设置为暴露所述凹槽。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的胶层;其中,所述胶层的折射率低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相对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并且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面向所述背光模组。例如,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的背板;用于固定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遮光胶带;其中,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环形的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的外边缘相连且间隔设置的多个侧部,并且所述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贴合,所述侧部与所述背板贴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发光单元通过导光板上开设的凹槽嵌入在导光板中,该方法可以降低发光单元的使用数量,并且可以提高发光单元发射光的利用率,降低整个显示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仰视图;图3a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背光模组中网点在导光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为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中遮光胶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导光板;110-第一主表面;120-第二主表面;130-凹槽;140-中心区域;150-凹凸结构;200-发光单元;300-网点;400-反射层;410-开孔;500-胶层;600-光提取膜;610-微凸起结构;700-光学膜片;800-显示面板;900-背板;910-封装胶;1000-遮光胶带;1100-主体;1200-侧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当前的背光模组因其设计结构的限制,光源的发射光的利用率低,使得产品的显示效果不佳,功耗较高,并且安装工艺复杂。以背光模组为侧入式的入光方式为例,为避免出现明暗相间(Hotspot)现象,灯条上安装的光源的数量较多,如此会使得安装灯条的区域结构复杂,增加背光模组的制造和安装难度。以背光模组为直下式的入光方式为例,也需要较多数量的光源,而且此种设计结构的背光模组的厚度较大,不利于显示产品的轻薄化。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其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发光单元设置在导光板的凹槽中,如此不需要考虑Hotspot现象,所以可以降低发光单元的使用数量;并且,该设计方式使得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板中,可以提高发光单元的发射光的利用率;此外,发光单元设置在导光板的凹槽中,不需要额外的设计空间,可以降低整个显示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图1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例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0以及发光单元200,其中,导光板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主表面110和第二主表面120,导光板100的位于第一主表面1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30,每个凹槽13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200。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发光单元200的种类不做限制,只要其可以设置为点状光源即可。发光单元200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200之后,光线在导光板200中打散并从导光板200的第二主表面120射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矩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凹槽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形心;和/或所述凹槽中的至少两个关于所述导光板的形心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为圆形,并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主表面的圆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所在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弧或椭圆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凹槽的表面上的多个网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所述网点的直径随着距离所述凹槽的增加而增大;和/或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所述网点的分布密度随着距离所述凹槽的增加而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森韩强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