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646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用以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稳定性,提高维修方便性。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还包括位于金属背板内的中框,中框包括:框架本体和成型于框架本体朝向金属背板一侧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磁性层,中框通过磁性层与金属背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中框设置为包括框架本体和与框架本体一体成型的磁性层,可以通过磁性层的吸引力将中框与金属背板固定在一起,减少由于中框热胀冷缩变形,使得中框与金属背板分离现象的发生。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组装稳定性,且维修时较方便。

Backlight module, middle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of backlight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display technology field,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a middle frame and a display device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so as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stability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improve the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metal backboard, also comprises a metal back plate in the box, the frame includes a frame body and a frame body formed i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magnetic layer of at least one surface of a metal on the back side, in the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a magnetic layer and a metal backboard. The backlight modu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frame is set to the magnetic layer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frame body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magnetic layer attractive frame and metal backboard will be fixed together, due to the decrease in fram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deformation, which occurred in the frame and metal back plate separation. Therefore, the backlight modu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assembly stability and is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辐射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液晶电视等设备。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目前,背光模组的主要构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反射层、导光板、光学膜层、中框以及背板等,中框用以连接或者定位背光模组中的其他组件。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背板03、位于背板03内的中框02,位于中框内的反射板06、导光板05、位于导光板05的出光侧的光学膜层04以及位于光学膜层上的显示面板01,中框02和背板03之间通过卡勾021和卡口卡合连接或通过双面胶07连接。但是,对于上述列举的中框和背板的连接方式均存在弊端,采用中框与背板卡合连接,中框上设有的卡勾容易刮屑造成背光模组异物不良,且维修过程中,中框的卡勾容易断裂变形,对背光模组进行环境信赖性测试中,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中框容易变形,导致中框和背板卡合处脱落,而采用双面胶固定,组装过程中因双面胶粘性差,容易造成中框与背板分离,后期维修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用以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稳定性,提高维修方便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背板内的中框,所述中框包括:框架本体和成型于所述框架本体朝向所述金属背板一侧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磁性层,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磁性层与所述金属背板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中框设置为包括框架本体和与框架本体一体成型的磁性层,可以通过磁性层的吸引力将中框与金属背板固定在一起,减少由于中框热胀冷缩变形,使得中框与金属背板分离现象的发生。故,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组装稳定性,且维修时较方便。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端的第三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二端和所述二边框的第二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三边框平行的折弯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三边框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提高中框与金属背板之间的固定稳定性。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层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以及第三边框。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层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边框上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边框上的部分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制备,结构简单。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框架本体上设有的磁性层位于所述框架本体与多个所述侧板之间。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所述框架本体上设有的磁性层位于所述框架本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本体为塑胶框架本体。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由于上述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组装稳定性,故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中框,包括:框架本体和成型于所述框架本体至少一个面上的磁性层,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磁性层与金属背板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金属背板11-侧板12-底板2-中框21-框架本体211-第一边框212-第二边框213-第三边框214-折弯部22-磁性层3-导光板4-光学膜层5-反射层6-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1,还包括位于金属背板1内的中框2,中框2包括:框架本体21和成型于框架本体21朝向金属背板1一侧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磁性层22,中框2通过磁性层22与金属背板1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中框2设置为包括框架本体21和与框架本体21一体成型的磁性层22,可以通过磁性层22的吸引力将中框2与金属背板1固定在一起,减少由于中框2热胀冷缩变形,使得中框2与金属背板1分离现象的发生。故,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组装稳定性,且维修时较方便。上述背光模组除了包括上述提到的金属背板1、中框2等,还包括反射层5、导光板3以及光学膜层4等。如图5、图6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光源,上述框架本体2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连接第一边框211的第一端和第二边框212的第一端的第三边框213,第一边框211的第二端和二边框的第二端均设有与第三边框213平行的折弯部214。本技术提供的磁性层22可以为磁铁,上述中框2可以采用铁塑一体注塑工艺形成。上述磁性层22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可选的,如图4所示,磁性层22设置于第一边框211和第三边框213的连接处、第一边框211与折弯部214的连接处、第二边框212与第三边框213的连接处以及第二边框212与折弯部214的连接处。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中框2与金属背板1之间的固定稳定性。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磁性层22至少设置于第一边框211、第二边框212以及第三边框213。即磁性层22设置于第一边框211、第二边框212以及第三边框213上,也或者,磁性层22设置于第一边框211、第二边框212、第三边框213以及折弯部214上。为了便于磁性层22的制备,磁性层22至少位于第一边框211上的部分、位于第二边框212的部分以及位于第三边框213上的部分为一体式结构。即,一种结构中:磁性层22若仅仅位于第一边框211、第二边框212以及第三边框213上,则磁性层22位于第一边框211上的部分、位于第二边框212的部分以及位于第三边框213上的部分为一体式结构;又一种结构中:磁性层22位于第一边框211、第二边框212、第三边框213上以及折弯部上,则磁性层22仅位于第一边框211上的部分、位于第二边框212的部分以及位于第三边框213上的部分为一体式结构;又一种结构中:磁性层22位于第一边框211、第二边框212、第三边框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背板内的中框,所述中框包括:框架本体和成型于所述框架本体朝向所述金属背板一侧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磁性层,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磁性层与所述金属背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金属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背板内的中框,所述中框包括:框架本体和成型于所述框架本体朝向所述金属背板一侧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磁性层,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磁性层与所述金属背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连接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端的第三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二端和所述二边框的第二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三边框平行的折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三边框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层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以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如波马成序聂竹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