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强平专利>正文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965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步骤:煤废水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然后送入电絮凝处理;电絮凝的污泥送入脱水、焚烧处理;电絮凝产水送入铁炭微电解塔中进行氧化处理;铁炭微电解的产水中加入NaOH和Na2CO3,使高含盐废水中的钙、镁沉淀;得到的废水送入陶瓷超滤膜中进行过滤,浓缩液送入板框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废盐;得到的陶瓷超滤膜产水送入纳滤膜中进行过滤,纳滤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一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2SO4;纳滤膜产水送入反渗透膜中进行过滤,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二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Cl。

Zero dischar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zero dischar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device for coal chemical wastewat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Steps: coal waste water adding biosurfactant, then fed into electric flocculation treatment; electric flocculation of sludge into dehydration and incineration; electric flocculation water into the iron carbon micro electrolysis oxidation tower; iron carbon micro electrolysis production water adding NaOH and Na2CO3,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Gao Hanyan in wastewater by precipitation; the wastewater into ceram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iltration, concentrated liquid into the filter filter, get the waste salt; the ceram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ater into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for filtration, concentration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to the first evaporator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recovery of Na2SO4 filt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ater into reverse the membranes, concentrated solution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to second evaporator evaporation, crystallization, recovery of Na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现代煤化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新型工业。它主要包括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焦油化学、电石乙炔化学,近几年来,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煤化工产业需要消耗大量用水,随之带来的水资源再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处于多旱少雨的地区较为突出。因此,煤化工的环保问题亟待需要解决。煤化工行业的废水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工艺废水、生活污水等,目前主要采取化学工艺和微生物技术进行处理。另外一种则是高含盐废水,其处理流程较为复杂,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技术。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当前煤化工产业治理含盐废水的主要手段,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一系列优势。膜分离技术利用的是渗透压原理,较为典型的技术是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分离膜可以将大部分盐分、有机物和杂质颗粒截留在一侧,通过人工装置提高压强、温度来提高产水率。2、热浓缩技术,热浓缩技术主要依靠热工设备提供的热能,将液体中的固体成分进行浓缩,蒸发出水分,最终实现分离和净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热浓缩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除了煤化工含盐废水领域之外,还包括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产业。热浓缩技术的工艺原理简单,但要实现高效的浓缩技术和精华效果,需要投入大量的机械设备,能耗成本较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经过对多效率蒸发、机械压缩蒸发等方式的改造,目前主要以多级串联的方式展开坐产活动,产水率一般维持在90%左右。要解决煤化工的环保问题,首先要解决煤化工高盐水处理与排放问题。煤化工高盐废水的主要来源为除盐水系统排水、循环水系统排水、回用水处理系统浓水及锅炉排水等。煤化工高盐水总体呈现排放量大、水质变化小、含盐量稳定且普遍较高,尤其是氯离子含量较高,其组成形式主要以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形式存在为主,其中,NH4+-N含量较低,COD一般在200~800mg/L,TDS可达到50000~80000mg/L,水体感观性状良好,清澈透底、无明显异味,但色度较高,钙镁硅等含量高,且含有硫酸根、磷酸根、碳酸根等易结垢的离子。由于高盐废水含有大量的胶体、悬浮物以及Ca2+、Mg2+等易结垢离子,且直接蒸发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对其处置已成为影响企业生产连续正常运行、制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节水减排的瓶颈和难题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煤化工中的高盐废水的零排放过程中固废利用程度低、钙镁容易造成反渗透和蒸发装置结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然后送入电絮凝处理;电絮凝的污泥送入脱水、焚烧处理;第2步,电絮凝的产水送入铁炭微电解塔中进行氧化处理;第3步,铁炭微电解的产水中加入NaOH和Na2CO3,使高含盐废水中的钙、镁沉淀;第4步,第3步得到的废水送入陶瓷超滤膜中进行错流过滤,陶瓷超滤膜的浓缩液送入板框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废盐,板框过滤器的滤液返回至陶瓷超滤膜继续过滤;第5步,第4步得到的陶瓷超滤膜产水送入纳滤膜中进行过滤,纳滤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一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2SO4;第一蒸发器的冷凝水作为工艺水回用;第6步,第5步得到的纳滤膜产水送入反渗透膜中进行过滤,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二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Cl;第二蒸发器的冷凝水作为工艺水回用。所述的第1步中,煤化工高含盐废水COD在100~1000mg/L之间;pH在6.0~9.0之间;总硬度1500~5000mg/L;SiO2在10~70mg/L之间;SO42-在600~2400mg/L之间;Ca2+在150~600mg/L之间;Mg2+在180~750mg/L之间;SS总固体悬浮物(SS)在15~85mg/L之间。所述的第1步中,所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选自鼠李糖脂、槐糖脂、葡萄糖、果糖、蔗糖脂、纤维二糖脂、脂多糖、脂肽、鸟氨酸、赖氨酸、缩氨酸、磷脂、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的第1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是高含盐废水量的0.05~0.2wt%。所述的第1步中,电絮凝过程的电极采用纯铝电极,极板间距为0.8~1.2cm,电流密度为3.5~5.5A/m2,进行电絮凝反应,电解时间为200~350s。所述的第2步中,铁炭微电解的过程中,需要预加酸控制调废水的pH值为4~6,并通过曝气使废水的溶解氧为2~3mg/L,铁炭微电解塔内的废水水力停留时间为1~2.5h;铁炭微电解填料由铁屑、粉末活性炭组成,铁屑与粉末活性炭的重量比为4~8:1。所述的第3步中,加入的NaOH、Na2CO3量分别比完全沉淀镁离子和钙离子所需要量都多出0.2g/L。所述的第4步中,陶瓷超滤膜平均孔径是0.005μm~0.05μm,或者截留分子量是1000~200000Da;错流过滤时,膜面流速为1~6m/s,进料压力为0.1~0.5Mpa,进料温度是20~40℃;陶瓷超滤膜的构型为管式。所述的第5步中,纳滤膜的进料压力是1.0~2.0MPa,进料温度是15~30℃。所述的第6步中,反渗透膜的进料压力是1.5~3.0MPa,进料温度是15~30℃。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有:电絮凝反应器,用于对煤化工废水进行电絮凝处理;生物表面活性剂投加罐,连接于电絮凝反应器的进料口,用于向煤化工废水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铁炭微电解塔,连接于电絮凝反应器的出水口,用于对废水进行微电解反应处理;沉淀反应槽,连接于铁炭微电解塔的出水口,用于对废水进行沉淀反应;沉淀剂投加槽,连接于沉淀反应槽,用于向沉淀反应槽中加入NaOH和Na2CO3;陶瓷超滤膜,连接于沉淀反应槽的出水口,用于对生成的沉淀进行过滤;板框过滤器,连接于陶瓷超滤膜的浓缩液出口,用于对陶瓷超滤膜截留的沉淀进一步地浓缩,得到废盐;板框过滤器的滤液出口连接于陶瓷超滤膜的进水口;纳滤膜,连接于陶瓷超滤膜的渗透液出口,用于对陶瓷超滤膜的产水中的Na2SO4进行截留;第一蒸发器,连接于纳滤膜的浓缩液出口,用于对纳滤浓缩液进一步地蒸发、结晶,回收Na2SO4;反渗透膜,连接于纳滤膜的渗透液出口,用于对纳滤膜的产水中的NaCl进行截留;第二蒸发器,连接于反渗透膜的浓缩液出口,用于对反渗透浓缩液进一步地蒸发、结晶,回收NaCl。所述的陶瓷超滤膜的构型为管式陶瓷膜过滤器。管式陶瓷膜过滤器,包括有壳体、在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分别封头,管式陶瓷膜置于壳体中,在两个封头上分别设置原料进口和原料出口,管式陶瓷膜的过滤通道与原料进口和原料出口连通;壳体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花盘,管式陶瓷膜的两端的外侧分别套接于花盘中,在封头的内部设置有压板,压板压于花盘上,花盘与管式陶瓷膜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在原料出口所处的封头内,还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朝向管式陶瓷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外部隔板,外部隔板朝向管式陶瓷膜的一侧设置有突出杆,突出杆伸入管式陶瓷膜的过滤通道,在外部隔板的中间开有开孔,开孔中设置有内部隔板,外部隔板朝向原料出口的一侧设置连接杆,内部隔板朝向原料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然后送入电絮凝处理;电絮凝的污泥送入脱水、焚烧处理;第2步,电絮凝的产水送入铁炭微电解塔中进行氧化处理;第3步,铁炭微电解的产水中加入NaOH和Na2CO3,使高含盐废水中的钙、镁沉淀;第4步,第3步得到的废水送入陶瓷超滤膜中进行错流过滤,陶瓷超滤膜的浓缩液送入板框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废盐,板框过滤器的滤液返回至陶瓷超滤膜继续过滤;第5步,第4步得到的陶瓷超滤膜产水送入纳滤膜中进行过滤,纳滤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一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2SO4;第一蒸发器的冷凝水作为工艺水回用;第6步,第5步得到的纳滤膜产水送入反渗透膜中进行过滤,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二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Cl;第二蒸发器的冷凝水作为工艺水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然后送入电絮凝处理;电絮凝的污泥送入脱水、焚烧处理;第2步,电絮凝的产水送入铁炭微电解塔中进行氧化处理;第3步,铁炭微电解的产水中加入NaOH和Na2CO3,使高含盐废水中的钙、镁沉淀;第4步,第3步得到的废水送入陶瓷超滤膜中进行错流过滤,陶瓷超滤膜的浓缩液送入板框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得到废盐,板框过滤器的滤液返回至陶瓷超滤膜继续过滤;第5步,第4步得到的陶瓷超滤膜产水送入纳滤膜中进行过滤,纳滤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一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2SO4;第一蒸发器的冷凝水作为工艺水回用;第6步,第5步得到的纳滤膜产水送入反渗透膜中进行过滤,反渗透膜的浓缩液送入第二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结晶,得到回收NaCl;第二蒸发器的冷凝水作为工艺水回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煤化工高含盐废水COD在100~1000mg/L之间;pH在6.0~9.0之间;总硬度1500~5000mg/L;SiO2在10~70mg/L之间;SO42-在600~2400mg/L之间;Ca2+在150~600mg/L之间;Mg2+在180~750mg/L之间;SS总固体悬浮物(SS)在15~85mg/L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所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选自鼠李糖脂、槐糖脂、葡萄糖、果糖、蔗糖脂、纤维二糖脂、脂多糖、脂肽、鸟氨酸、赖氨酸、缩氨酸、磷脂、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是高含盐废水量的0.05~0.2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电絮凝过程的电极采用纯铝电极,极板间距为0.8~1.2cm,电流密度为3.5~5.5A/m2,进行电絮凝反应,电解时间为200~350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中,铁炭微电解的过程中,需要预加酸控制调废水的pH值为4~6,并通过曝气使废水的溶解氧为2~3mg/L,铁炭微电解塔内的废水水力停留时间为1~2.5h;铁炭微电解填料由铁屑、粉末活性炭组成,铁屑与粉末活性炭的重量比为4~8:1;所述的第3步中,加入的NaOH、Na2CO3量分别比完全沉淀镁离子和钙离子所需要量都多出0.2g/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4步中,陶瓷超滤膜平均孔径是0.005μm~0.05μm,或者截留分子量是1000~200000Da;错流过滤时,膜面流速为1~6m/s,进料压力为0.1~0.5Mpa,进料温度是20~40℃;陶瓷超滤膜的构型为管式;所述的第5步中,纳滤膜的进料压力是1.0~2.0MPa,进料温度是15~30℃;所述的第6步中,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强平
申请(专利权)人:毛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