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8963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其釆用DR双能量减影联合高KV进行胸部后前位摄片,与传统高千伏摄片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摄片方法在应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时,可显著提高一级片率和肺内小阴影检出率,通过120 kV曝光,更加地清楚的显示粉尘小阴影及其细微结构阴影,对尘肺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igh energy KV chest radi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with DR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KV subtraction chest radi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of dual energy DR, which uses DR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combined with high KV chest posteroanterior radiograph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igh kV radiography, the radiography method applied in diseas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at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and rate of small pulmonary shadow detection rate by 120 kV exposure, more clearly show the shadow shadow and dust fine structure, especially in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early diagn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X射线摄影(DirectDigitalRadiography,DR)技术的应用,具体涉及DR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方法在尘肺病诊断时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尘肺病为粉尘大量聚集于肺组织内,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理改变,对肺组织形成进行性的损伤。尘肺病患者在早期并无特异性的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大多会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全身症状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导致劳动能力降低、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和企业赔偿的主要职业病。因此,尘肺病的诊断不仅是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尘肺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病情的进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尘肺病的诊断是以国家统一制作的尘肺标准片为对照,结合患者粉尘接触史,再由3名以上获得职业病尘肺诊断医师资格的诊断组进行诊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DR技术亦在迅速发展。在GBZ70—2015尘肺病诊断标准中,对尘肺诊断标准片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在23张传统高千伏X线胸片的基础上增加了3张DR胸片,并增加了附录F(规范性附录)“数字X射线胸片摄影的技术要求”来规范DR摄影技术。与传统高千伏X线胸片相比,数字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量,具有图像细腻,对比度好,可以调节图像,辐射小等诸多优点。但是,常规数字成像对重叠于胸骨、肩胛骨、肋骨、膈下病变存在显示不清的盲区,肋骨与胸部组织相互前后重叠给诊断医师带来“视觉障碍”,影响肺内小结节的检出率,会影响尘肺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DR双能量减影成像技术是应用人体密度不同的骨与软组织对能量不同的X线光子的吸收衰减方式不同的特点,将普通胸部摄影中骨或软组织的影像成分选择性减去后,生成仅有软组织或骨成分的图像的技术。通过处理后的图像可见没有骨组织遮挡的胸部影像和没有周围器官或心脏的胸部骨组织影像,能使病变显示更清楚。目前,尚未见到将DR双能量减影高KV摄片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的相应报道和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该摄片方法可更清楚地显示尘肺患者病变的细微结构,从而有利于尘肺病的诊断和治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有粉尘接触史者进行胸部后前位摄片;(2)DR系统釆用两次曝光法:间隔时间为200ms以内,两次曝光的X线球管输出能量分别为70kV和120kV,经计算机处理后一次性得到普通DR像、单纯肺组织像、单纯骨组织像三张图像;(3)依据上述影像按照GBZ70—2015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尘肺诊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所述两次曝光法的间隔时间为100ms;步骤(2)所述两次曝光法摄片时,设置球管位置,其中心线对准筛查对象的第六胸椎水平,人体保持常规胸部后前位的同一体位,且充分吸气后保持屏气状态。釆取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釆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通过处理后的图像可见没有骨组织遮挡的单纯肺组织影像和没有周围器官或心脏的单纯骨组织影像,与传统高千伏摄片相比,可显著提高一级片率和肺内小结节检出率,尤其是与肋骨、锁骨重叠部位的小结节,通过减影消除骨骼影遮挡,使尘肺小阴影显示更加清楚。2、本专利技术DR双能量减影联合高KV进行摄片,由于高千伏摄影提高了千伏值,相应地减少毫安秒,显著缩短了曝光时间,提高了照片清晰度;同时,高千伏摄影时,物质对X射线吸收系数随管电压升高而变小,因而获得较大的曝光宽容度,提高了摄片质量,并且影像显示层次丰富,使被显示的组织范围扩大,使粉尘小阴影及其细微结构展示更加清楚,对尘肺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釆用本专利技术摄影的普通DR像;图2是釆用本专利技术摄影的单纯肺组织像。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有粉尘接触史者进行胸部后前位摄片;(2)DR系统釆用两次曝光法:曝光间隔时间为100ms,两次曝光的X线球管输出能量分别为70kV和120kV,经计算机处理后一次性得到如图1的普通DR像、如图2的单纯肺组织像、单纯骨组织像三张图像;设置球管位置,其中心线对准筛查对象的第六胸椎水平,人体保持常规胸部后前位的同一体位,且充分吸气后保持屏气状态。(3)依据上述三张图像,按照GBZ70—2015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尘肺诊断。为表明本专利技术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应用中的临床效果,特进行下述临床应用研究,具体如下:1、一般资料对已确诊的80例尘肺病患者,按照GBZ70—2015尘肺病诊断标准胸片X线检查的技术要求,采用DR双能量减影高KV和传统高千伏的两种检查方法,各摄胸部后前位片一张。其中已确诊尘肺病的患者I期40例;II期32例;Ⅲ期8例。男性7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6岁,平均60.5岁。2、设备传统高千伏:800mAPHILIPSBACKY摄片机;KonicaSRX-101A自动洗片机;通用型柯达x线胶片14×17英寸规格+中速钨酸钙屏-片组合。DR双能量减影高KV:美国GEDefinium6000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硬件条件具体如下:高频逆变高压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20kW,逆变频率≥20kHz,输出电压40kV~150kV;旋转阳极球管:标称焦点值:小焦点≤0.6;大焦点≤1.3;带有滤线栅、自动曝光控制和探测野的立位摄影架;平板探测器:有效探测面积≥356mm×356mm(14in×14in),像素尺寸≤200μm;像素矩阵≥2048×2048;滤线栅:管电压在90kV~125kV,选择栅比10:1~15:1,栅密度34线/cm~80线/cm。3、研究方法将收集的每位患者两种方法检查的胸片随机抽取,由3位国家尘肺病诊断医师资格的专家,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中胸片质量与质量评定标准,分别统计两种方法胸片的一级片、二级片、三级片及废片率,并且对解剖结构(心后区肺纹理、外带肺纹理及侧胸壁等)按显示清晰和不清晰进行分类;对两组胸片进行集体诊断,其中包括X线片质量、总体密集度、分部范围、尘肺分期等。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结果5.1一级片率DR双能量减影高KV和传统高千伏胸片的一级片率分别为96.3%和50%,经χ2检验,两者一级片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两种摄影方法胸片质量情况(张)5.2肺部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DR双能量减影高KV和传统高千伏胸片对肺部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分别为94.3%和60.5%,总体显示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两种摄影方法肺部细微结构显示情况(张)5.3小阴影总体密集度比较两种摄影方法小阴影总体密集度结果的比较见表3,从表3中可知,传统高KV胸片诊断总体密度集0级的为19例,高于双能量高KV胸片总体密度集0级的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

【技术保护点】
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有粉尘接触史者进行胸部后前位摄片;(2)DR系统釆用两次曝光法:间隔时间为200 ms以内,两次曝光的X线球管输出能量分别为70 kV和120 kV,经计算机处理后一次性得到普通 DR 像、单纯肺组织像、单纯骨组织像三张图像;(3)依据上述的影像,按照GBZ 70—2015 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尘肺诊断。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尘肺病诊断的DR双能量减影高KV胸部摄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有粉尘接触史者进行胸部后前位摄片;(2)DR系统釆用两次曝光法:间隔时间为200ms以内,两次曝光的X线球管输出能量分别为70kV和120kV,经计算机处理后一次性得到普通DR像、单纯肺组织像、单纯骨组织像三张图像;(3)依据上述的影像,按照GBZ70—2015尘肺病诊断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茂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