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e hope to reduce the risk of short circuit betwe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layer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attery, battery and battery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 battery has a first electrode layer in solid electrolyte layer;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in the solid electrolyte layer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on the electrode layer as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and the space part, first part in thickness the first active material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par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second active material layer is located opposite the first part thickness position, and is located across the second thickness part and is not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active material layer, the collector in the second and the second the thickness of par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exte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 active material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parts in contact with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the space is part of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and the second Partially surrounded by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电池制造方法和电池制造装置
本公开涉及电池、电池制造方法和电池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形成面积比正极层和负极层大的固体电解质层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从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或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外周伸出的固体电解质的厚度,比介于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的厚度大。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28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965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中,希望降低正极层与负极层发生短路的风险。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池,具备:第1电极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上的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上且作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极层的第2电极层;和空间部分,所述第1电极层具备第1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1集电体上的第1活性物质层,所述第2电极层具备第2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2集电体上的第2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具有第1厚度的第1厚度部分和具有第2厚度的第2厚度部分,所述第2厚度比所述第1厚度大,所述第1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上,所述第2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具备:第1电极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上的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上且作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极层的第2电极层;和空间部分,所述第1电极层具备第1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1集电体上的第1活性物质层,所述第2电极层具备第2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2集电体上的第2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具有第1厚度的第1厚度部分、和具有第2厚度的第2厚度部分,所述第2厚度比所述第1厚度大,所述第1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上,所述第2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上,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位于与所述第1厚度部分相对的位置,并且位于隔着所述第2厚度部分而没有与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相对的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5 JP 2016-0867791.一种电池,具备:第1电极层;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上的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上且作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极层的第2电极层;和空间部分,所述第1电极层具备第1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1集电体上的第1活性物质层,所述第2电极层具备第2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2集电体上的第2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具有第1厚度的第1厚度部分、和具有第2厚度的第2厚度部分,所述第2厚度比所述第1厚度大,所述第1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上,所述第2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电极层上,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位于与所述第1厚度部分相对的位置,并且位于隔着所述第2厚度部分而没有与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相对的位置,所述第2集电体在与所述第2厚度部分相对的位置和形成有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的区域延伸存在,所述第2厚度部分与所述第2电极层接触,所述空间部分被所述第2电极层和所述第2厚度部分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所述第2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厚度部分与所述第1集电体的第1端之间、和所述第1厚度部分与所述第1集电体的第2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所述第2厚度部分位于所述第1厚度部分与所述第1集电体的四周的边缘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位于与所述第1厚度部分接触的位置,所述第2厚度部分与所述第2集电体接触,所述空间部分被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与所述第2集电体之中的至少一者、和所述第2厚度部分包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所述空间部分位于包围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的周围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所述第2电极层还具备第2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与所述第1厚度部分之间,所述第2厚度部分与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接触,所述空间部分被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与所述第2厚度部分包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所述空间部分位于包围所述第2固体电解质层的周围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具有第3厚度的第3厚度部分,所述第3厚度比所述第1厚度大并且比所述第2厚度小,所述第3厚度部分位于与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相对的位置或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上。9.一种电池制造方法,使用了电池制造装置,所述电池制造装置具备用于在第1电极层上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的固体电解质层形成部、和用于在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位置形成作为所述第1电极层的对极层的第2电极层的电极层形成部,所述第1电极层具备第1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1集电体上的第1活性物质层,所述第2电极层具备第2集电体和位于所述第2集电体上的第2活性物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具备具有第1厚度的第1厚度部分和具有第2厚度的第2厚度部分,所述第2厚度比所述第1厚度大,所述电池制造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形成部,在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上形成所述第1厚度部分的工序a1;通过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形成部,在所述第1电极层上形成所述第2厚度部分的工序a2;在所述工序a2之后,通过所述电极层形成部,在与所述第1厚度部分相对的位置以及隔着所述第2厚度部分而没有与所述第1活性物质层相对的位置形成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的工序b;和通过所述电极层形成部,在与所述第2厚度部分相对的位置和形成有所述第2活性物质层的区域延伸存在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田和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