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14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线性模块以及马达轴的侧联机构,包含一轴承座、一接合件以及一皮带轮组。轴承座固定于线性模块而包含设置于其上的一轴承。接合件连接线性模块且抵靠前述轴承并枢装于前述轴承座。皮带轮组装设于接合件以及马达轴以带动接合件旋转,借以透过接合件连动线性模块。

Side linkage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side linkage mechanism applied to the linear module and the motor shaft,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seat, a connector and a pulley group. The bearing seat is fixed to the linear module and includes a bearing disposed thereon.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near module and is abutted against the bearing and is pivoted in the bearing seat. The belt pulley is assembled on the joint part and the motor shaft to drive the joint to rotate, so as to link the linear module through the joint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联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侧联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线性模块及其马达轴,并提供两者的稳定传动机能的侧联机构。
技术介绍
线性模块是现代各领域工业或是半导体设备中常见的传动平台,其具备高速而精准的移动与定位性能、高强度以及优秀的负载能力,使线性模块几乎成为所有精密仪器的核心元件。线性模块又包含不同的类别及许多组件,例如线性滑轨配合滚珠螺杆即为一种大宗的应用类别。此种组合可以透过滚珠螺杆带动线性滑轨移动,并由线性滑轨承载传动以外的各种机械负荷。虽然前述线性模块中的滚珠螺杆主要是扮演动力传输的角色,但其运作状态也直接影响着整体线性模块的表现,特别是滚珠螺杆在传动输出时的轴直度以及确动性相当重要,此会直接关乎滚柱螺杆与线性滑轨是否能够良好配合、以及整个线性模块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线性模块的研发主要着重于线性滑轨的机构上。相对于此,与线性滑轨相配合组件的相关创新则较少。举例来说,滚珠螺杆在线性模块中是被固定而受马达带动,再透过其连动线性滑轨。然而,习用线性模块的滚珠螺杆在传动过程中经常因为马达的传动负载而逐渐被影响而偏斜,间接造成其与线性滑轨之间的磨损以及位移控制不准确,上述精度缺失主要是因线性滑轨以及滚珠螺杆之间缺乏稳定可靠的连接带动机制,但既有的安装条件却又未能确保两者的匹配运作机能所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改进习用线性模块因安装精度不足所造成的缺失,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侧联机构,通过额外设置的轴承座配合外接于螺杆的接合件来防止螺杆自身偏斜,确保线性模块在运作过程中维持高精度。此外,搭配可移动的马达垫板来进行传动部件的松紧度调整,可使线性模块的传动确动性得到良好保证,且松紧度调整仍不会对螺杆造成偏斜影响。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侧联机构,其连接一线性模块以及一马达轴,侧联机构包含一轴承座、一接合件以及一皮带轮组。轴承座固定于线性模块,且轴承座包含抵靠于其上的一轴承。接合件亦连接线性模块,且接合件相对应抵靠轴承而枢装于轴承座。皮带轮组装设于接合件以及马达轴上,且皮带轮组供马达轴带动接合件旋转,借以连动线性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皮带轮组不直接带动线性模块,改采带动接合件之间接方式连动,由于接合件枢装于轴承座而受其限位,可确保线性模块被带动时不发生偏斜。在一实施例中,轴承座可以包含一接合孔,接合件可凸出一肩部而穿入接合孔,而轴承又与接合孔紧配并承托接合件的肩部,借此定位接合件的位置。线性模块可以包含一螺杆,接合件套设于螺杆,在皮带轮组转动时螺杆则受接合件同轴带动。前述的皮带轮组可以位于轴承座以及线性模块之间,换言之,皮带轮组带动接合件的位置是介于轴承座以及线性模块之间。如此,接合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轴承座以及线性模块而可维持旋转轴固定不动,增加侧联机构的安装精度。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侧联机构,其连接一线性模块以及一马达轴,侧联机构包含一基座、一轴承座、一接合件、一皮带轮组以及一马达垫板。基座连接线性模块的一侧且具有供前述马达轴穿设位移的一调整空间,基座相对应此调整空间另设有至少一调整轨道,调整轨道具有一延伸轴向,且基座设有一调整元件相对应此延伸轴向往复调整位移。轴承座固定于基座上。接合件连接线性模块且枢装于轴承座。皮带轮组装设于接合件以及马达轴上,且皮带轮组供马达轴带动接合件旋转,借以连动线性模块。马达垫板供马达轴枢穿且设置于皮带轮组以及马达轴之间,且马达垫板与调整元件连接,又马达垫板及皮带轮组限位于前述调整空间,并被调整元件相对前述调整轨道平移,借以往复调整皮带轮组位移。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座可以包含一轴承,其抵靠于轴承座以及接合件之间,而轴承座可具有一接合孔、接合件可凸出一肩部而穿入接合孔,而轴承与前述接合孔紧配以承托接合件的肩部。线性模块可以包含一螺杆,而接合件可以抵靠于轴承以及基座之间并套设螺杆,亦即,线性模块的传动为透过基座外部的接合件来传递,皮带轮组不直接接触螺杆。如同前述第一实施方式提及,皮带轮组可位于轴承座以及线性模块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基座可包含一凹槽,轴承座可包含对应前述凹槽的一连接部,连接部设有一导引面以对齐连接前述凹槽。借此,除了利用接合件的间接传导方式来确保轴直度以外,再利用轴承座与接合件的组合关系,稳定地将轴承座、接合件、基座以及线性模块四者相互稳定连接。另外,前述的调整元件可以包含一螺丝以及位置对应马达垫板的一通孔,螺丝穿设通孔而抵接马达垫板,通孔的轴向方向又与延伸轴向平行,依据穿设的进给量来调整马达垫板与基座相对平移。在一实施例中,通孔也可以具有一内螺纹,螺丝与内螺纹相螺接,利用螺锁方式来调整马达垫板与基座。此外,调整元件也可以仅包含一螺丝,而马达垫板包含一螺孔,螺丝穿设于基座并与螺孔螺接,同样可以达到调整马达垫板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侧联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绘示图1的侧联机构的爆炸视图;图3是绘示图1的侧联机构的连接部与凹槽分解剖视图;以及图4是绘示图1的侧联机构的轴承座与基座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是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侧联机构100的立体图。侧联机构100包含一轴承座200、一接合件300、一皮带轮组400、一基座500以及一马达垫板600。侧联机构100位于一线性模块L以及一马达轴M的侧边,并由基座500将两者连接。轴承座200透过基座500间接固定于线性模块L。接合件300相对轴承座200枢装且容置于其内部,而接合件300又连接线性模块L。皮带轮组400包含两个滑轮以分别装设于线性模块L以及马达轴M上,而马达轴M利用皮带轮组400带动接合件300旋转,间接连动接合件300连接的线性模块L。基座500上设置有一调整元件530,其位置与马达垫板600的厚度方向相对应,可供侧边调整马达垫板600相对于基座500平移,借此改变皮带轮组400的松紧程度。请参照图2,其是绘示图1的侧联机构100的爆炸视图。配合参照图2,轴承座200包含一接合孔201以及一轴承220,轴承220紧配而抵靠于接合孔201,前述接合件300则具有一配合轴承220的肩部301,通过轴承220的承托,肩部301可以外露于接合孔201并且相对轴承座200枢转。线性模块L包含末端与接合件300连接的一螺杆R,接合件300及前述马达轴M位于基座500的前侧且分别连接皮带轮组400以形成连动关系。如图2所示,有关接合件300以及皮带轮组400的连动关系,接合件300可以配合皮带轮组而具有一凸键(未标号),确保接合件300和皮带轮组400彼此契合带动。另外,接合件300也可以改以和皮带轮组400紧配、或者在皮带轮组400的径向设置贯穿接合件300的栓件,皆可使两者紧密固定。由于可选择的方式极多,此处亦不限制接合件300与皮带轮组400的固定方式。由于螺杆R并不受皮带轮组400直接带动,因此在皮带轮组400的传动过程中,其施加的负载是由接合件300来承受,又因为接合件300抵靠于轴承220以及基座500之间,且其轴向长度远小于螺杆R而不易受弯矩影响,可使传动造成的偏斜问题大幅改善。且皮带轮组400改以设置于轴承座200以及线性模块L之间,除了保养较为方便外,同时亦可受惠于轴承220所提供的稳定功效。在马达轴M的部分,基座500设置有配合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联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联机构,连接一线性模块以及一马达轴,其特征在于,该侧联机构包含:一轴承座,固定于该线性模块,且该轴承座包含抵靠其的一轴承;一接合件,连接该线性模块,且该接合件相对应抵靠该轴承而枢装于该轴承座;以及一皮带轮组,装设于该接合件以及该马达轴上,该皮带轮组供该马达轴带动该接合件旋转,借以连动该线性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联机构,连接一线性模块以及一马达轴,其特征在于,该侧联机构包含:一轴承座,固定于该线性模块,且该轴承座包含抵靠其的一轴承;一接合件,连接该线性模块,且该接合件相对应抵靠该轴承而枢装于该轴承座;以及一皮带轮组,装设于该接合件以及该马达轴上,该皮带轮组供该马达轴带动该接合件旋转,借以连动该线性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座具有一接合孔,该接合件凸出一肩部而穿入该接合孔,且该轴承与该接合孔紧配并承托该肩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组位于该轴承座以及该线性模块之间。4.一种侧联机构,连接一线性模块以及一马达轴,其特征在于,该侧联机构包含:一基座,连接该线性模块的一侧,该基座具有供该马达轴穿设位移的一调整空间,且该基座相对应该调整空间设有至少一调整轨道,该调整轨道具有一延伸轴向,且该基座设有一调整元件相对应该延伸轴向往复调整位移;一轴承座,固定于该基座;一接合件,连接该线性模块,且该接合件枢装于该轴承座;一皮带轮组,装设于该接合件以及该马达轴上,该皮带轮组供该马达轴带动该接合件旋转,借以连动该线性模块;以及一马达垫板,供该马达轴枢穿且设置于该皮带轮组以及该马达轴之间,该马达垫板与该调整元件连接,且该马达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全安邓雲峰王薪穰刘宇清
申请(专利权)人: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