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62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固持于绝缘体上的上排导电端子、下排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该绝缘体具有基体及自基体凸伸的对接体;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上固持部、自上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上侧的上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上焊接部;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下固持部、自下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下侧的下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下焊接部;所述金属屏蔽片至少在一侧面采用电泳制程处理;通过在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进一步采用电泳制程方式,从而可有效加大电连接器的耐电压,以减小上排导电端子及下排导电端子击穿而引起的短路烧机风险。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insulator, fixing the upper conductive terminals, on insulator lower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a metal shielding sheet, the insulator has a substrate and substrate protruded from a butt joint; the upper conductive terminals are fixed on the insulator on the holding part, since the holding part protrudes the upper body on the butt contact part and extends on the welding part; the contact part is fixed on the lower conductive terminals on insulator under the holding part, a holding part protrudes from the lower side of the docking and extended the welding parts; the metal shielding film by electrophoretic process at least one side; through the metal shielding piece between the upper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lower conductive terminals further by electrophoretic proces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withstand voltag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o reduce the upper guide Short circuited terminals and lower conductive terminals breakdown caused by the risk of bur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快速传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USBType-C型连接器包含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两者支持高频传输和正反插功能,越来越受各厂商及消费者青睐。所述电连接器通常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一金属中隔片及一屏蔽壳体。绝缘本体设有舌片,导电端子与中隔片分别插入成型于绝缘本体内,导电端子还排布在舌片上,并且呈上下两排设置,该两排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干扰信号,中隔片位于两排端子之间,将干扰信号屏蔽,从而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中隔片还设置焊接脚,焊接在电路板上,实现接地,消除干扰信号。然而,由于舌片比较薄,中隔片与导电端子的间距小,导电端子容易与中隔片产生短路,产生烧机现象,严重影响电连接器的使用安全及功能。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止短路烧机的电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固持于绝缘体上的上排导电端子、下排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该绝缘体具有基体及自基体凸伸的对接体;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上固持部、自上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上侧的上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上焊接部;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下固持部、自下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下侧的下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下焊接部;所述金属屏蔽片至少在一侧面采用电泳制程处理,且该电泳制程后的金属屏蔽片侧面沿上排导电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位于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电泳制程是采用镀镍方式成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具有位于上排导电端子及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平板部及延伸出绝缘体的焊接脚,且电泳制程镀于该平板部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体包括上绝缘本体及下绝缘本体,该上绝缘本体与上排导电端子一体注塑成型,称为上端子模组;下绝缘本体与下排导电端子一体注塑成型,称为下端子模组,上述金属屏蔽片夹持在上端子模组及下端子模组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体进一步包括外绝缘本体,上述上端子模组及下端子模组之间夹持金属屏蔽片后再一次一体注塑成型该外绝缘本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绝缘本体具有勾部,下绝缘本体具有与该上绝缘本体的勾部扣持的卡持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端子模组的上绝缘本体具有凸起,下端子模组的下绝缘本体具有定位该凸起的凹槽,上述金属屏蔽片具有收容凸起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遮覆在绝缘体外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外设在对接体外侧,形成有对接腔,该绝缘体的基体具有凹槽,遮蔽壳体具有卡持在该凹槽内的弯折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后侧凹设呈台阶状,上述上排导电端子的上焊接部及下导电端子的下焊接部均位于该基体凹设的台阶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侧朝外弯折有弯折脚,该弯折脚与基体凹设的台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进一步采用电泳制程方式,从而可有效加大电连接器的耐电压,以减小上排导电端子及下排导电端子击穿而引起的短路烧机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视图;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爆炸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沿A-A线方向的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体1、固持于绝缘体1上的上排导电端子2、下排导电端子3、金属屏蔽片4、遮覆在绝缘体1外的遮蔽壳体5。请再参阅图1至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绝缘体1具有基体11及自基体凸伸的对接体12;上述遮蔽壳体5外设在对接体12外侧,形成有对接腔10,该绝缘体1的基体11具有凹槽13及固持槽14,遮蔽壳体5具有卡持在该凹槽13内的弯折片51,以将遮蔽壳体5固持在绝缘体1上。该电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内遮蔽壳体6、位于绝缘体1上侧的上连接件7及位于绝缘体1下侧的下连接件8,所述内遮蔽壳体6收容在对接腔10内,该内遮蔽壳体6具有朝内弯折,并形成有供遮蔽壳体5的弯折片51穿过的通孔61,该上连接件7具有上板部71及卡持在绝缘体1的基体11上的上固持部72,该上板部71与内遮蔽壳体固持,且上固持部72卡持在绝缘体1的基体11的固持槽内;同理,所述下连接件8具有上板部81及卡持在绝缘体1的基体11上的下固持部82,该下板部81与内遮蔽壳体固持,且下固持部82卡持在绝缘体1的基体11的固持槽14内。请再参阅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具有固持在绝缘体1上的上固持部21、自上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上侧的上接触部22及延伸出的上焊接部23;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具有固持在绝缘体1上的下固持部31、自下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下侧的下接触部32及延伸出的下焊接部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体1包括上绝缘本体101、下绝缘本体102及外绝缘本体103。该上绝缘本体101与上排导电端子2一体注塑成型,称为上端子模组201;下绝缘本体102与下排导电端子3一体注塑成型,称为下端子模组202。所述上端子模组201的上绝缘本体101具有位于前端中间位置的勾部104及位于后侧两端的上卡勾105,下绝缘本体102具有与该上绝缘本体101的勾部104扣持的卡持部106及与上卡勾105扣持的下卡勾107,从而将上述金属屏蔽片4夹持在上端子模组201及下端子模组202之间,并形成一整体,以方便后续的再次一体注塑成型上述外绝缘本体103。所述上端子模组201的上绝缘本体101进一步设有凸起108,下端子模组202的下绝缘本体102具有定位该凸起108的凹槽(未图示),上述金属屏蔽片4具有平板部41及延伸出的焊接脚42,该平板部41具有收容凸起的开口401,通过该凸起108与凹槽的配合,可以导正上端子模组201与下端子模组202的配合。请再参阅图1、2、5所示,所述绝缘体1的基体11后侧凹设呈台阶状13,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的上焊接部23及下导电端子3的下焊接部33均位于该基体11凹设的台阶处。所述遮蔽壳体5的两侧朝外弯折有弯折脚52,该弯折脚52与基体11凹设的台阶状13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金属屏蔽片4的平板部41位于上排导电端子2及下排导电端子3之间,该金属屏蔽4片至少在一侧面采用电泳制程处理,且该电泳制程后的金属屏蔽片4侧面沿上排导电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位于上排导电端子2与下排导电端子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泳制程是镀于金属屏蔽片4的平板部41上,且所述金属屏蔽片4电泳制程是采用镀镍方式成型。本技术通过在上排导电端子2与下排导电端子3之间的金属屏蔽片4进一步采用电泳制程方式,从而可有效加大电连接器的耐电压,以减小上排导电端子及下排导电端子击穿而引起的短路烧机风险。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固持于绝缘体上的上排导电端子、下排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该绝缘体具有基体及自基体凸伸的对接体;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上固持部、自上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上侧的上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上焊接部;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下固持部、自下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下侧的下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下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至少在一侧面采用电泳制程处理,且该电泳制程后的金属屏蔽片侧面沿上排导电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位于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固持于绝缘体上的上排导电端子、下排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该绝缘体具有基体及自基体凸伸的对接体;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上固持部、自上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上侧的上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上焊接部;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具有固持在绝缘体上的下固持部、自下固持部凸伸于对接体下侧的下接触部及延伸出的下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至少在一侧面采用电泳制程处理,且该电泳制程后的金属屏蔽片侧面沿上排导电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位于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的电泳制程是采用镀镍方式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具有位于上排导电端子及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平板部及延伸出绝缘体的焊接脚,且电泳制程镀于该平板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上绝缘本体及下绝缘本体,该上绝缘本体与上排导电端子一体注塑成型,称为上端子模组;下绝缘本体与下排导电端子一体注塑成型,称为下端子模组,上述金属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涛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