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57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箱和加热装置,烘干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烘干箱的外壁上交错开有两个以上的插板口,每个插板口上均插设有茶叶板插板,其中过风通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机和过风管道,过风管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热风机连接;出风口与过风管道之间还连接有风道回路,其中位于过风管道内的风道回路管口上还设置有导风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板口和茶叶板插板使不同的茶叶板插板上的茶叶能交替进入烘干箱内烘干,保证了烘干的连续性,避免了停机取出茶叶造成热量的浪费。

Tea dry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 drying machine comprises a drying box and a heating device, a drying box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the outer wall of the drying box on a staggered board more than two mouth, mouth is inserted with a tea plate inserted in each plate, including the end of the air channel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the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t air blower and air duct, one end of the wind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inle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ir duct is connected machine; circui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air outlet and the air duct, which is located in a loop duct air pipe on the nozzl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va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by inserting plate and plate inserted in the export of tea tea in different tea board can alternatively enter the drying box drying, ensure continuous drying, avoid Take out the tea and cause waste of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烘干机,具体涉及茶叶烘干机。
技术介绍
烘干机是制茶技术的关键机器之一,是科研实验中茶叶生化样制备的必备仪器;杀青或揉捻后的茶叶需要烘干,茶叶从含水率75%的鲜叶,经过烘干程序后,最终成为含水率为5%~7%的干茶或生化样,才能保存其内含物质或较长时间的存放;烘干与制茶品质的差异关系极大,烘干以热量供应为基础,在热力作用下散发水分,防止因水分引起干茶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烘干能完整的保存茶叶的内含物质和完整性。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烘干机存在鲜叶受热不均,烘干效率低,且能耗大的问题;人们如在野外采鲜叶后,不能及时烘干,鲜叶内含成分在水、酶的作用下易发生转变,影响制茶品质及生化样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机,解决的传统茶叶烘干机烘干效率低、能耗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茶叶在烘干时,不能分批次的取出或投入茶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箱和加热装置,烘干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烘干箱的外壁上交错开有两个以上的插板口,每个插板口上均插设有茶叶板插板,烘干箱的内腔通过茶叶板插板构成了“S”型的过风通道,其中过风通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机和过风管道,过风管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热风机连接;出风口与过风管道之间还连接有风道回路,其中位于过风管道内的风道回路管口上还设置有导风叶片,导风叶片有两片以上,且均朝进风口倾斜。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茶叶放置茶叶板插板上,并将茶叶板插板插入到插板口中,这样在烘干时可以将放置在不同茶叶板插板上的茶叶取出,或更换烘干,当茶叶位于烘干箱内时,打开热风机,热风通过过风管道从进风口进入到烘干箱内,由于烘干箱内通过茶叶板插板构成了“S”型的过风通道,热风通过过风通道可以对每个茶叶板插板进行烘干,避免传统的单面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热风还能通过出风口和风道回路回到过风管道中,并通过热风机吹出的新的热风重新回到烘干箱内,从而对热风进行再次的利用,并减少了热风机消耗的能源,同时导风叶片朝进风口倾斜,从而保证了风在回到过风管道时,不会与热风机产生的风发生紊流,使热风和循环的风保持同向流动,从而影响整个通道内的热风循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烘干箱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位于出风口处的烘干箱外壁上。在本技术方案中,当烘干箱内的温度过高时,通过打开排气口可以将箱内的热气排除,避免茶叶受到损伤。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茶叶板插板由茶叶托盘和密封盖板构成,茶叶托盘连接在密封盖板的一侧,其中茶叶托盘位于烘干箱内,密封盖板与烘干箱外壁上的插板口活动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茶叶板插板上的密封盖板能将烘干箱内腔与外界分隔,避免因为漏气现象导致烘干箱内热量流失,降低对茶叶的烘干效果。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茶叶托盘的底面为带有网格状的镂空底板。在本技术方案中,茶叶托盘的底面为带有网格状的镂空底板能在防止茶叶落下的同时,将热量更好的传递给茶叶,使茶叶的下侧面也可以受到热风烘干。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密封盖板上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相对设置在密封盖板的另一侧。在本技术方案中,把手方便了密封盖板的取出。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风道回路由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套接而成,且内层管道与外层管道之间还设置有真空腔。在本技术方案中,热风从内层管道吹过,而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的真空腔能保证热风通过风道回路时热量流失较少,从而减少能耗。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出风口与风道回路的连接处开有插口槽,插口槽内插设有过滤网,且插口槽上密封连接有槽口盖板。在本技术方案中,过滤网能防止在烘干过程中,茶叶上的一些残渣通过风道回路再次进入烘干箱中,对茶叶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插口槽和插口盖板则进一步方便了过滤网的取出更换和安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通过插板口和茶叶板插板使不同的茶叶板插板上的茶叶能交替进入烘干箱内烘干,保证了烘干的连续性,避免了停机取出茶叶造成热量的浪费,同时通过过风通道对茶叶的两面进行烘干,这样在保证烘干效果的同时,也缩短了烘干的时间,最后再由风道回路对已经吹过的风再次利用,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2、排气口避免了烘干箱内的温度过高而对茶叶造成的损伤。3、茶叶板插板上的密封盖板能将烘干箱内腔与外界分隔,避免因为漏气现象导致烘干箱内热量流失,降低对茶叶的烘干效果。4、茶叶托盘的底面为带有网格状的镂空底板能在防止茶叶落下的同时,将热量更好的传递给茶叶,使茶叶的下侧面也可以受到热风烘干。5、把手方便了茶叶板插板从插板口处抽出。6、内层管道和外层管道之间的真空腔保证了热风通过风道回路时热量流失较少,从而减少能耗。7、过滤网能防止在烘干过程中,茶叶上的一些残渣通过风道回路再次进入烘干箱中,对茶叶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插口槽和插口盖板则进一步方便了过滤网的取出更换和安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茶叶板插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口槽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风道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箱1和加热装置,烘干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烘干箱1的外壁上交错开有两个以上的插板口13,每个插板口13上均插设有茶叶板插板3,烘干箱1的内腔通过茶叶板插板3构成了“S”型的过风通道4,其中过风通道4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接,另一端与出风口12连接;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机21和过风管道22,过风管道22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通,另一端与热风机21连接;出风口12与过风管道22之间还连接有风道回路5,其中位于过风管道22内的风道回路5管口上还设置有导风叶片8,导风叶片8有两片以上,且均朝进风口11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插板口13有五个,每个插板口13上都设置有茶叶板插板3,在使用时将茶叶放置茶叶板插板3上,并将茶叶板插板3插入到插板口13中,然后打开热风机21,热风通过过风管道22从进风口进入到烘干箱1内,热风通过过风管道22可以对每个茶叶板插板3进行烘干,并通过出风口12和风道回路5回到过风管道中,最后通过热风机吹出的新的热风重新回到烘干箱1内,这样通过插板口13和茶叶板插板3使茶叶从采摘到烘干变的更加简便,同时通过过风管道22对茶叶的两面进行烘干,这样在保证烘干效果的同时,也缩短了烘干的时间,最后再由风道回路5对已经吹过的风再次利用,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同时导风叶片8朝进风口11倾斜,从而保证了风在回到过风管道22时,不会与热风机21产生的风发生紊流,从而影响整个通道内的热风循环。实施例2如图1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烘干箱1,烘干箱1上还设置有排气口14,排气口14位于出风口12处的烘干箱1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14避免了烘干箱内的温度过高而对茶叶造成的损伤。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茶叶板插板3,茶叶板插板3由茶叶托盘31和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茶叶烘干机

【技术保护点】
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箱(1)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烘干箱(1)的外壁上交错开有两个以上的插板口(13),所述每个插板口(13)上均插设有茶叶板插板(3),所述烘干箱(1)的内腔通过茶叶板插板(3)构成了“S”型的过风通道(4),其中过风通道(4)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接,另一端与出风口(12)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机(21)和过风管道(22),所述过风管道(22)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通,另一端与热风机(21)连接;所述出风口(12)与过风管道(22)之间还连接有风道回路(5),其中位于过风管道(22)内的风道回路(5)管口上还设置有导风叶片(8),所述导风叶片(8)有两片以上,且均朝进风口(11)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烘干机,包括烘干箱(1)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烘干箱(1)的外壁上交错开有两个以上的插板口(13),所述每个插板口(13)上均插设有茶叶板插板(3),所述烘干箱(1)的内腔通过茶叶板插板(3)构成了“S”型的过风通道(4),其中过风通道(4)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接,另一端与出风口(12)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机(21)和过风管道(22),所述过风管道(22)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通,另一端与热风机(21)连接;所述出风口(12)与过风管道(22)之间还连接有风道回路(5),其中位于过风管道(22)内的风道回路(5)管口上还设置有导风叶片(8),所述导风叶片(8)有两片以上,且均朝进风口(11)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上还设置有排气口(14),所述排气口(14)位于出风口(12)处的烘干箱(1)外壁上。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灿彭敏魏淋范虹丽王留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