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墙井壁止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44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墙井壁止水器,设置在管道穿过井壁的部分,包括沿管道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保温结构、波纹管和外套筒;外套筒的外壁与井壁密封固定连接,外套筒的两端与保温结构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波纹管的一端与外套筒的背水端密封连接,波纹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结构与管道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保温结构由沿管道的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组成,第一、第二筒状保温结构均与密封结构密封固定连接,形成对管道穿过井壁的部分的外壁的密封包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管道穿墙处的密封效果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流入砌井内部,破坏砌井内的供热设施,极大地降低了供热系统的故障发生率,为供热公司节省了维修更换成本。

Through wall shaft water sto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ll wall seal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pipeline through the wall part, including pipeline are arranged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insulation structure, the corrugated pipe and the outer sleeve;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sleeve and shaft sea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ap between both ends of the outer tube and the outer wall insulation structure; back one end of the corrugated pipe and the outer water sleeve end sealing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corrugated pipe sealing structure and seali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axial insulation structure along the pipeline parallel first and second cylindrical set insulation structure components, the first and second tubular insulation structures and seal structure of fixed connec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ackag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line through the walls of th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pipeline wall at good sealing effec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groundwater inflow well built, well built destruction heating facilities, greatl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failure of the heating system, saving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costs for heating compa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墙井壁止水器
本技术涉及穿墙井壁防渗
,尤其涉及一种穿墙井壁止水器。
技术介绍
在供热系统中,一些部件比如阀门、补偿器等需要砌井。在管道通过砌井的井壁时地下水会通过管道穿墙处进入砌井内。时间久了地下水会对供热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供热系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穿墙井壁止水器,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流入砌井内部,侵入、破坏砌井内的供热设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墙井壁止水器,设置在管道穿过井壁的部分,包括沿所述管道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保温结构、波纹管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与所述井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井壁外侧的一端为迎水端,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井壁内侧的一端为背水端,所述外套筒的迎水端和背水端均与所述保温结构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为第一密封端,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为第二密封端,所述波纹管的第一密封端与所述外套筒的背水端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的第二密封端通过密封结构与所述管道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由沿所述管道的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筒状保温结构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组成,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密封结构密封固定连接,形成对所述管道穿过井壁的部分的外壁的密封包裹,且在所述管道穿过所述井壁安装后,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壁的外侧,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壁的内侧。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连接立板,所述连接立板为环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立板套设在所述管道上且与所述管道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立板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分别与所述连接立板的两侧密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由沿所述管道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一保护套管组成;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由沿所述管道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保温层和第二保护套管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和第二保护套管对应的两个环形的密封连接件,两个密封连接件分别密封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板的两侧,在远离所述连接立板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第一保护套管和第二保护套管靠近所述连接立板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密封连接件的环形连接槽内,并与对应的密封连接件之间密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立板两侧的两个密封件,其中一个密封件填充于所述管道的外壁、所述连接立板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一保温层和其中一个密封连接件围合而成的第一空腔内,另一个密封件填充于所述管道的外壁、所述连接立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保温层和另一个密封连接件围合而成的第二空腔内。作为优选:所述波纹管套设于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的外部,所述波纹管的第二密封端套设有与其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与所述连接立板面向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的一侧密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波纹管的第一密封端套设有与其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外壁通过第二封板与所述外套筒的背水端密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的第三封板,所述第三封板的环形内壁与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的外壁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的迎水端设置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外壁通过第一封板与所述外套筒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之间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中部套设有环形的加强挡板,所述加强挡板的环形内壁与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对管道穿墙处的密封效果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流入砌井内部,侵入、破坏砌井内的供热设施,极大地保护了供热设施,降低了供热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大大提高了热力设备和砌井的使用寿命,为供热公司节省了维修更换成本。本技术通过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外套筒和管道密封连接固定,实现对管道穿墙处的密封,波纹管具有对形变量的吸收和自我调整性能,使其在管道由于温度变化发生变形或/和移位时,变形和移动的形变量通过波纹管被吸收,而不会传递给外套筒,保证了外套筒与井壁之间的绝对固定,保证了外套筒与井壁之间的良好密封。本技术通过保温结构对管道与井壁之间进行隔离,避免管道内的供热流体的温度受到井壁温度影响,而降低供热效率。本技术采用将波纹管与管道直接固定的方式,并将保温结构设置成分段式与管道进行连接固定,保证了波纹管的端部与管道之间的绝对固定,也保证了保温结构与管道之间的绝对固定,从而保证了本技术对管道穿墙处的有效止水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在井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01-井壁;1-管道;2-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01-第一保护套管;202-第一保温层;3-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01-第二保护套管;302-第二保温层;4-活动套筒;5-第一封板;6-外套筒;7-密封件;8-密封连接件;9-连接立板;10-加强挡板;11-波纹管;12-第二封板;13-第一固定筒;14-第三封板;15-第二固定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的提到的密封固定连接是指两个连接的物体之间相互连接并形成相对位置的固定,并且在连接处为完全密封的状态。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穿墙井壁止水器,设置在管道1穿过井壁01的部分,位于管道1的外壁和井壁01之间。该穿墙井壁止水器包括沿管道1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保温结构、波纹管11和外套筒6。如图1所示,外套筒6的长度与井壁01的厚度相等,且外套筒6的外壁与井壁01密封固定连接。外套筒6靠近井壁01外侧的一端为迎水端,外套筒6靠近井壁01内侧的一端为背水端。在外套筒6与井壁01连接之后,外套筒6的迎水端与井壁01的外侧壁齐平,外套筒6的背水端与井壁01的内侧壁齐平。在外套筒6的外壁中部套设有环形的加强挡板10,加强挡板10的环形内壁与外套筒6的外壁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加强挡板10的环形内壁与外套筒6的外壁之间通过焊接形成密封固定。由于井壁01一般为砖砌或者混凝土结构,在外套筒6外壁增加加强挡板10,一方面可以增加外套筒6与井壁01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加强挡板10还具有良好的挡水效果。由于管道1随着其内供热流体的温度改变会发生变形或/和移位。在外套筒6的迎水端和背水端均与保温结构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管道1由于温度变化发生变形或/和移位时不会对外套筒6与井壁01之间的连接造成不良影响。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穿墙井壁止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墙井壁止水器,设置在管道(1)穿过井壁(01)的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管道(1)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保温结构、波纹管(11)和外套筒(6);所述外套筒(6)的外壁与所述井壁(01)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6)靠近所述井壁(01)外侧的一端为迎水端,所述外套筒(6)靠近所述井壁(01)内侧的一端为背水端,所述外套筒(6)的迎水端和背水端均与所述保温结构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波纹管(11)的一端为第一密封端,所述波纹管(11)的另一端为第二密封端,所述波纹管(11)的第一密封端与所述外套筒(6)的背水端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11)的第二密封端通过密封结构与所述管道(1)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由沿所述管道(1)的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组成,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密封结构密封固定连接,形成对所述管道(1)穿过井壁(01)的部分的外壁的密封包裹,且在所述管道(1)穿过所述井壁(01)安装后,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壁(01)的外侧,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壁(01)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墙井壁止水器,设置在管道(1)穿过井壁(01)的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管道(1)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保温结构、波纹管(11)和外套筒(6);所述外套筒(6)的外壁与所述井壁(01)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6)靠近所述井壁(01)外侧的一端为迎水端,所述外套筒(6)靠近所述井壁(01)内侧的一端为背水端,所述外套筒(6)的迎水端和背水端均与所述保温结构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波纹管(11)的一端为第一密封端,所述波纹管(11)的另一端为第二密封端,所述波纹管(11)的第一密封端与所述外套筒(6)的背水端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11)的第二密封端通过密封结构与所述管道(1)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结构由沿所述管道(1)的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组成,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密封结构密封固定连接,形成对所述管道(1)穿过井壁(01)的部分的外壁的密封包裹,且在所述管道(1)穿过所述井壁(01)安装后,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壁(01)的外侧,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井壁(01)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井壁止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连接立板(9),所述连接立板(9)为环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立板(9)套设在所述管道(1)上且与所述管道(1)的外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立板(9)与所述外套筒(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和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分别与所述连接立板(9)的两侧密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井壁止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状保温结构(2)由沿所述管道(1)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202)和第一保护套管(201)组成;所述第二筒状保温结构(3)由沿所述管道(1)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保温层(302)和第二保护套管(301)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墙井壁止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201)和第二保护套管(301)对应的两个环形的密封连接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辉武顺表刘启明魏剑赵晓海温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港达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