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32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9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其中,所述后盖触控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机后盖、导光板、触控灯光层及PCB板,所述触控灯光层包括:触控ITO走线图层及多个LED灯,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及LED灯皆电性连接至PCB板,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用于接收触控指令,并将所接收触控指令发送至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并根据所接收触控指令控制LED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后盖触控结构使得用户在进行发光式后盖的控制时,可通过触摸手机后盖,使触控ITO走线接收触控指令,并通过PCB板响应并控制LED灯,从而直接有效的完成发光式后盖的控制。

Touch screen structure and smart phone of smart pho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uch cover structure and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a smart mobile phone which comprises the touch cover structu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on the mobile phone cover,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touch layer and the PCB plate, the light touch layer includes: touch ITO wire layer and a plurality of LED lamps, the touch control ITO the line layer and the LED lamp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PCB board, the touch line layer for receiving ITO touch commands, and will receive instructions sent to the PCB touch panel; the PCB board is used for receiving the instructions sent by ITO touch touch line lay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instruction of touch control LED lamp. Touch the back cover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user to control the light in the back cover, the cover of mobile phone touch, touch ITO line receiving touch commands, and through the PCB board and response control LED lights, so as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direct control of light-emitting type rear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灯光效果的手机后盖,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技术介绍
发光式后盖通常指代具有灯光效果的手机后盖,可以丰富用户使用手机的趣味性及手机美观性,用户可通过一些基本的点击或者滑动等操作来控制发光式后盖显示效果的切换,比如增强亮度或者切换不同的显示画面,甚至于结合发光式后盖的灯光效果触摸来操作小游戏。很容易理解的是,发光式后盖设置于手机背面,但现有技术中对发光式后盖的控制却通常通过手机正面的触摸屏来实现,使用极为不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式后盖需通过触摸屏操控,控制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机后盖、导光板、触控灯光层及PCB板,所述触控灯光层包括:触控ITO走线图层及多个LED灯,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及LED灯皆电性连接至PCB板,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用于接收触控指令,并将所接收触控指令发送至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并根据所接收触控指令控制LED灯。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PCB板具体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根据所接收的触控指令计算触摸坐标,并根据所计算触摸坐标控制位于该触摸坐标设定范围内的LED灯。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PCB板面向触控灯光层一面设置有漏铜区,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及LED灯设置于所述漏铜区。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漏铜区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触控灯光层适配多个漏铜区分设有多个触控灯光区,所述触控灯光区由触控ITO走线图层块及设置于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块内的至少一个LED灯组成。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漏铜区呈方形,由走线区及多个LED灯放置区组成;多个所述LED灯放置区皆呈圆形,且间隔设置于走线区内部;所述走线区外边缘构成方形;所述LED灯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LED灯放置区,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块一一对应固定于所述走线区。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LED灯放置区设置有四个,所述触控灯光区适配四个LED灯放置区设置有四个LED灯,四个所述LED灯行列设置于所述漏铜区。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由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触控指令接收条、及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触控指令发送条组成,所述触控指令接收条垂直于所述触控指令发送条。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触控灯光层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LED灯收容区,所述LED灯收容区由两个相邻的触控指令接收条配合两个相邻的触控指令发送条合围而成。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中,所述触控指令接收条设置于所述触控指令发送条上方。一种智能手机,其中,所述智能手机包含如上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由于采用了多个LED灯,及用于接收触控指令的触控ITO走线;以及与LED灯及触控ITO走线电性连接,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并根据所接收触控指令控制LED灯的PCB板,使得用户在进行发光式后盖的控制时,可通过触摸手机后盖,使触控ITO走线接收触控指令,并通过PCB板响应并控制LED灯,从而直接有效的完成发光式后盖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自容式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互容式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自容式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互容式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机后盖101、导光板102、触控灯光层103及PCB板104,所述触控灯光层103包括:触控ITO走线图层202及多个LED灯105,所述触控ITO走线及LED灯105皆电性连接至PCB板104,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用于接收触控指令,并将所接收触控指令发送至PCB板104;所述PCB板104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202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并根据所接收触控指令控制LED灯105。也就是说,设置有该后盖触控结构的智能手机的LED灯105控制过程为:用户触摸手机后盖101,由触控ITO走线图层202检测触控位置、触控方式等,并将所获知的信息发送给PCB板104,由PCB板104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一个或多个LED灯105完成相应的动作,比如亮起、灭光或亮度等等。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考虑到问题如下:第一、手机后盖101表面存在毛刺,ITOFilm(氧化铟锡导电薄膜)贴合于手机后盖101时,容易划伤ITO(氧化铟锡)走线,降低生产良率;第二、手机后盖101采用非平面设计时,因ITO抗弯折能力差,贴合时易折损ITO走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在PCB板104设置漏铜区204,并通过漏铜制作TouchPattern(即触控ITO走线图层202),进而使手机后盖101具备触控功能,如图2及图3所示。现有技术之所以通过显示屏控制手机后盖101的灯光效果,是因为手机后盖101不具备触控功能,无法完成触控。本专利技术通过触控ITO走线图层202低成本、高效果的完成了该任务。而本专利技术之所以将触控ITO走线图层202设置于PCB板104的第一层,是为了保证触控ITO走线图层202在触摸手指远距离的操作下也能灵敏准确的感应到触摸信息,具备足够的触摸感应变化量以及抗干扰能力。在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CB板104具体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202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根据所接收的触控指令计算触摸坐标,并根据所计算触摸坐标控制位于该触摸坐标设定范围内的LED灯105。也就是说,LED灯105的控制是分区域,或者是按照既定规则(所述既定规则围绕坐标设定)来实现的。具体的TouchPattern即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设置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自容式及互容式两种,下文分别进行介绍。如图2所示,所谓自容式是指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接收和发送集中为一体,通过上文介绍,触控ITO走线图层202的功能已经阐述清楚,分为两部分,一为接收用户触摸手机后盖101所产生的触控指令,一为将所接收的触控指令按照特定的格式(格式不做具体限定)发送至PCB板104;那么自容式就是两个功能通过同一部件实现。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漏铜区204行列排布有至少9个,三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及智能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机后盖、导光板、触控灯光层及PCB板,所述触控灯光层包括:触控ITO走线图层及多个LED灯,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及LED灯皆电性连接至PCB板,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用于接收触控指令,并将所接收触控指令发送至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并根据所接收触控指令控制LED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手机后盖、导光板、触控灯光层及PCB板,所述触控灯光层包括:触控ITO走线图层及多个LED灯,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及LED灯皆电性连接至PCB板,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用于接收触控指令,并将所接收触控指令发送至PCB板;所述PCB板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并根据所接收触控指令控制LED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具体用于:接收触控ITO走线图层所发送来的触控指令,根据所接收的触控指令计算触摸坐标,并根据所计算触摸坐标控制位于所述触摸坐标设定范围内的LED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面向触控灯光层一面设置有漏铜区,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及LED灯设置于所述漏铜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铜区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触控灯光层适配多个漏铜区分设有多个触控灯光区,所述触控灯光区由触控ITO走线图层块及设置于所述触控ITO走线图层块内的至少一个LED灯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机的后盖触控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文詹宏斌宦吉全金修禄陈美亮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