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14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一弹性臂、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连接成尖部并围设形成弹性孔,所述弹性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导电端子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的设置可在保证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弹力的同时防止变形过度,且可保证回弹,从而增加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

Conductiv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ductive terminal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elastic arm extending from the base portion from the second elastic arm extends to the base, the first elastic arm away from the ba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elastic arm away from the bas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a tip and surrounding elastic hole is formed, the hole wall elastic hole comprises oppositely arranged and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elastic arm elastic deformation when the first plane wall and second flat wall. The setting of the first flat wall and the second flat wall of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can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irst elastic arm and the second elastic arm and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can guarantee the rebound,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导电端子应用在电子领域,实现两个电子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一般导电端子的一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电子器件上,另一端为可断开式接触连接另一个电子器件上。请参公告号为CN203103573U、CN203660102U、CN203675529U和公开号为US2009/0239398D的专利接了一种导电端子,在导电端子上开设有通孔或盲孔,利用通孔或盲孔使端子具有弹性,从而实现弹性连接。然,带有盲孔的导电端子弹性不足容易导致插拔困难或接触不良;带有通孔的导电端子经常插拔时容易导致弹性失效,从而影响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由此,有必要重新设计一种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一弹性臂、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连接成尖部并围设形成弹性孔,所述弹性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孔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平壁一侧的第一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平壁另一侧的第二弧壁,所述第一弧壁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弧壁的曲率;所述弹性孔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平壁一侧的第三弧壁和连接所述第二平壁另一侧的第四弧壁,所述第三弧壁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四弧壁的曲率。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弧壁和所述第三弧壁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弧壁和所述第四弧壁镜像设置。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孔的孔壁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内壁、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内壁、临近所述基部的第一端和临近所述尖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圆弧壁,所述第二端为圆弧壁。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平壁和第四弧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三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孔的内壁还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三平壁和第四平壁。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平壁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弧壁,所述第三平壁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弧壁的曲率;所述第四平壁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四弧壁,所述第四平壁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四弧壁的曲率。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三平壁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平壁和第四平壁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平壁和第四平壁之间的距离。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偏置于所述弹性孔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的接触点位于所述弹性孔长度的1/3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孔的深度为d,最大宽度为w,其中d>w,或者d=1.5w,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最大宽度为s1,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最大宽度为s2,其中s1=s2>w。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壁的宽度为x1,第二平壁的宽度为x2,其中,0.5w≤x1=x2≤2w。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导电端子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的设置可在保证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弹力的同时防止变形过度,且可保证回弹,从而增加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导电端子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电端子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导电端子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图1和图3,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导电端子100,其包括基部1、自所述基部1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自所述基部1延伸的第二弹性臂3。所述第一弹性臂2远离所述基部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臂3远离所述基部1的另一端连接成尖部4并围设形成弹性孔5。所述弹性孔5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2和第二弹性臂3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一平壁51和第二平壁52,可在保证第一弹性臂2和第二弹性臂3的弹力的同时防止变形过度,且可保证回弹,从而增加导电端子100的使用寿命。请参图1,所述弹性,5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平壁51一侧的第一弧壁53和连接所述第一平壁51另一侧的第二弧壁54,所述第一弧壁53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弧壁54的曲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壁53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弧壁54的曲率。所述弹性孔5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平壁52一侧的第三弧壁55和连接所述第二平壁52另一侧的第四弧壁56,所述第三弧壁55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四弧壁56的曲率。优选的,所述第三弧壁55的曲率大于所述第四弧壁55的曲率。两侧不同曲率的弧壁使得所述第一弹性臂2和第二弹性臂3弹性变形时,保证第一平壁51和第二平壁52的一侧顺利接触。优选的,第一平壁51一侧和第二平壁52的一侧接触,同时,临近的部分第二弧壁54和临近的部分第四弧壁56也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壁51和第二平壁52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弧壁53和所述第三弧壁55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弧壁54和所述第四弧壁56镜像设置。请参图1,所述弹性,5的孔壁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2的第一内壁、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臂3的第二内壁、临近所述基部1的第一端和临近所述尖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圆弧壁,所述第二端为圆弧壁。所述第一平壁51和第二弧壁54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弧壁53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平壁52和第四弧壁56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三弧壁55设置于所述第一端。请参图4和图5,所述弹性孔5的内壁还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2和第二弹性臂3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三平壁57和第四平壁58。所述第三平壁57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弧壁54,所述第三平壁57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弧壁54的曲率,优选的,第二端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弧壁54的曲率。所述第四平壁58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四弧壁56,所述第四平壁58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四弧壁56的曲率,优选的,第二端的曲率大于第四弧壁56的曲率。第一平壁51的一侧和第二平壁52的一侧接触,第三平壁57的一侧和第四平壁58的一侧接触,临近的弧壁也有可能部分接触。所述第一平壁51和第三平壁57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平壁52和第四平壁58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平壁51和第二平壁5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平壁57和第四平壁58之间的距离。请参图1和图2,所述第一平壁51和第二平壁52偏置于所述弹性孔5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平壁51和第二平壁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电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一弹性臂、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连接成尖部并围设形成弹性孔,所述弹性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所述弹性孔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平壁一侧的第一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平壁另一侧的第二弧壁,所述第一弧壁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弧壁的曲率;所述弹性孔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平壁一侧的第三弧壁和连接所述第二平壁另一侧的第四弧壁,所述第三弧壁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四弧壁的曲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一弹性臂、自所述基部延伸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连接成尖部并围设形成弹性孔,所述弹性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弹性变形时接触的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所述弹性孔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平壁一侧的第一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平壁另一侧的第二弧壁,所述第一弧壁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弧壁的曲率;所述弹性孔的孔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平壁一侧的第三弧壁和连接所述第二平壁另一侧的第四弧壁,所述第三弧壁的曲率不同于所述第四弧壁的曲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平壁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弧壁和所述第三弧壁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弧壁和所述第四弧壁镜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孔的孔壁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内壁、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内壁、临近所述基部的第一端和临近所述尖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圆弧壁,所述第二端为圆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壁和第二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东薛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丰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