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699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及其安装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前部结构、中部结构、后部结构、天平、定带轴和动带轴;天平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内部;天平前端伸出在中部结构的前部外;天平的前端嵌入在前部结构的尾端内;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卡套式连接;前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通槽,适应于模型与条带安装工艺流程;天平嵌入在通槽内;天平的前端上固定设置有动带轴;天平的尾端上固定设置有定带轴;定带轴通过键结构与天平插入式连接;动带轴上设置有一个铰接点;定带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绞点。该方案采用条带悬挂安装模型,避免对模型尾部造成破坏,能够使模型在风洞试验中,对模型尾部气动特性进行准确测量和研究。

An internal model of high speed wind tunnel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igh speed wind tunnel model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structure, middle structure, structure, balance and fixed with the rear shaft and drive shaf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entral structure; balance; balance out in front of the central front; front end flat embedd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day structure; rear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sleeve type structure; the front structure of the top and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adapted to the model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strip embedded in the grooves; balance; balance of the front en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shaft; the balance en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fixed shaft; with the shaft through a key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balance plug; the drive belt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inge point; shaf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turning point. In this scheme, the strip suspension installation model is adopted to avoid the damage to the tail of the model, and 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measure and study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tail in the wind tunnel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高速风洞试验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风动试验中,对于模型的固定,都是采用尾部支撑杆的固定方式。从气动学方面讲,尾支撑方式破坏了模型尾部气动外形,无法测试该部位的气动数据,这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及其安装方法,该方案采用条带悬挂安装模型,避免对模型尾部造成破坏,能够使模型在风洞试验中,对模型尾部气动特性进行准确测量和研究。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包括有前部结构、中部结构、后部结构、天平、定带轴和动带轴;天平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内部;天平前端伸出在中部结构的前部外;天平的前端嵌入在前部结构的尾端内;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卡套式连接;前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通槽;天平嵌入在通槽内;天平的前端上固定设置有动带轴;天平的尾端上固定设置有定带轴;定带轴通过键结构与天平插入式连接;动带轴上设置有一个铰接点;定带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绞点。作为本方案的优选:通槽沿前部结构的中线方向设置,起始于前部结构中段,延续至前部结构尾端。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定带轴包括有轴体、绞点、半圆螺母和垫圈;绞点对设置在轴体两侧;绞点上铰接有条带;条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垫圈;绞点的外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上设置有半圆螺母;半圆螺母上设置有止口槽;止口槽的尺寸与绞点的尺寸匹配。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定带轴轴体中部设置有键结构;天平的尾端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定带轴轴体形状匹配;定带轴插入在天平尾端的通孔内固定。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前部结构上设置有盖板;盖板部分覆盖在通槽上。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后部结构的尾部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上设置有堵块。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的安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将天平装入中部结构内部,将定带轴插入到天平中固定;b、将条带分别于动带轴和定带轴上的绞点连接;c、将模型的前部结构与中部结构连接安装,使条带置于前部结构上设置的通槽中;d、将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固定连接。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步骤a中,天平的参考中心与模型的校心重叠。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步骤b中,定带轴与条带的铰接方法为:将条带固定在定带轴的绞点上,条带的两侧上分别设置垫圈,然后将半圆螺母旋紧在定带轴的螺纹柱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区别于常规模型的尾部支撑式安装方法,采用在模型前部设置槽,并且在天平上设置有绞点,利用条带连接绞点从而固定模型,能够避免破坏模型尾部的气动结构,便于进行针对于模型尾部的气动测试;同时由于本方案中也设置有支撑槽,因此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尾部支撑式安装时,能够同时兼顾两种安装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定带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半圆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前部结构,2为中部结构,3为后部结构,4为动带轴,5为绞点,7为天平,8为止口槽,9为半圆螺母,10为键结构,11为定带轴,12为支撑槽,13为堵块,14为螺纹柱,16为盖板,17为通槽,18为条带。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通过附图能够看出,本方案的模型包括有前部结构、中部结构、后部结构、天平、定带轴和动带轴;天平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内部;天平前端伸出在中部结构的前部外;天平的前端嵌入在前部结构的尾端内;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卡套式连接;前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通槽;天平嵌入在通槽内;天平的前端上固定设置有动带轴;天平的尾端上固定设置有定带轴;定带轴通过键结构与天平插入式连接;动带轴上设置有一个铰接点;定带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绞点。通槽沿前部结构的中线方向设置,起始于前部结构中段,延续至前部结构尾端。定带轴包括有轴体、绞点、半圆螺母和垫圈;绞点对设置在轴体两侧;绞点上铰接有条带;条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垫圈;绞点的外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柱;螺纹柱上设置有半圆螺母;半圆螺母上设置有止口槽;止口槽的尺寸与绞点的尺寸匹配。定带轴轴体中部设置有键结构;所述天平的尾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定带轴轴体形状匹配;所述定带轴插入在天平尾端的通孔内固定。前部结构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部分覆盖在通槽上。后部结构的尾部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上设置有堵块。上述模型的设计形状,在尽量少的破坏模型的气动外形的条件下,满足了条带固定模型的结构需求,能够满足在不破坏模型尾部气动外形的基础上,实现将模型固定在风洞内,从而能够准确测试模型尾部的气动参数。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的安装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将天平装入中部结构内部,将定带轴插入到天平中固定;b、将条带分别于动带轴和定带轴上的绞点连接;c、将模型的前部结构与中部结构连接安装,使条带置于前部结构上设置的通槽中;d、将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固定连接。步骤a中,天平的参考中心与模型的校心重叠。步骤b中,定带轴与条带的铰接方法为:将条带固定在定带轴的绞点上,条带的两侧上分别设置垫圈,然后将半圆螺母旋紧在定带轴的螺纹柱上。在上述步骤中,采用先安装天平和中部结构,再固定安装条带,最后在将前部结构和后部结构固定在中部结构上,此方式为专门针对条带式固定模型的安装方式,安装快速便捷,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采用条带式安装,将模型悬挂于风洞流场中。试验时,条带机构拉动模型前端铰点绕模型后端两个铰点的连线转动,改变模型的迎角。从而完成气动测试,尤其是针对于模型尾部的气动测试。同时,本方案也能够根据需求调整为尾支撑式模型,只需要将定带轴和动带轴取下,并且使用盖板完全覆盖通槽,然后取下尾端的堵块露出支撑槽即可转变为尾部支撑式模型开展气动测试。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其特征是:包括有前部结构、中部结构、后部结构、天平、定带轴和动带轴;所述天平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内部;所述天平前端伸出在中部结构的前部外;所述天平的前端嵌入在前部结构的尾端内;所述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卡套式连接;所述前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天平嵌入在通槽内;所述天平的前端上固定设置有动带轴;所述天平的尾端上固定设置有定带轴;所述定带轴通过键结构与天平插入式连接;所述动带轴上设置有一个铰接点;所述定带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绞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其特征是:包括有前部结构、中部结构、后部结构、天平、定带轴和动带轴;所述天平设置在中部结构的内部;所述天平前端伸出在中部结构的前部外;所述天平的前端嵌入在前部结构的尾端内;所述后部结构与中部结构卡套式连接;所述前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天平嵌入在通槽内;所述天平的前端上固定设置有动带轴;所述天平的尾端上固定设置有定带轴;所述定带轴通过键结构与天平插入式连接;所述动带轴上设置有一个铰接点;所述定带轴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绞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其特征是:所述通槽沿前部结构的中线方向设置,起始于前部结构中段,延续至前部结构尾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风洞内式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定带轴包括有轴体、绞点、半圆螺母和垫圈;所述绞点对设置在轴体两侧;所述绞点上铰接有条带;所述条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垫圈;所述绞点的外端部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设置有半圆螺母;所述半圆螺母上设置有止口槽;所述止口槽的尺寸与绞点的尺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建元陈德华范长海叶成彭超饶正周毛代勇周洪郑晓东栗平郁文山郝东万魏叶伟邓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