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817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包括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屋面板(2),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包括屋架底梁(3)、屋架柱(4)、屋面梁(5);所述屋面板(2)包括OSB面板(6)、轻质节能复合板(7)、防水层(8)、轻型屋面瓦(9);所述屋面板(2)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在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隔音、防水、快速施工、降低成本等优点,屋面板经流水线浇注、整平、养护而成,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品种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装配式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主要有轻钢结构、木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整体性好,但不能拆除,难以移动、重复使用,同时,预制混凝土构件重量大、运输安装困难、保温效果差。现有的轻钢结构建筑通常是以轻钢集成框架填充预制混凝土构件而成,具有质量轻,安装、拆卸方便,能重复使用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保温效果、防水性能差等缺点,尤其是屋盖结构,更需要对保温效果、防水性能进一步加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轻质高强,具有良好保温防水性能的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具有良好保温防水性能的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包括轻钢集成屋盖框架、屋面板,其特征是: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包括屋架底梁、屋架柱、屋面梁;所述屋面板包括OSB面板、轻质节能复合板、防水层、轻型屋面瓦;所述屋面板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在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上。所述屋面梁包括横向屋面梁与纵向屋面梁;所述屋架底梁包括横向底梁与纵向底梁;所述屋面梁与所述屋架底梁之间连接有所述屋架柱。所述纵向屋面梁为斜梁,所述横向屋面梁水平等距布置于所述纵向屋面梁下方;所述横向底梁与所述纵向底梁均为水平梁,其中所述横向底梁架设于所述纵向底梁上,所述横向底梁与所述纵向底梁构成水平网格状框架结构;所述横向屋面梁、所述纵向屋面梁间的结点与所述横向底梁、所述纵向底梁间的结点之间连接有所述屋架柱;所述纵向屋面梁与所述纵向底梁构成纵向三角形框架结构。所述横向底梁、所述纵向底梁、所述屋架柱、所述横向屋面梁、所述纵向屋面梁之间的各个连接处均通过标准连接件、T型角件、螺栓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包括轻质节能复合模块、模块框,轻质节能复合模块填充于模块框内,模块框互相拼接在一起形成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拼接时,模块框之间通过标准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模块包括碳酸钙板、粉煤灰、无害化磷石膏、聚苯乙烯泡沫颗粒等材料,其中无害化磷石膏、粉煤灰、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混合后填充在碳酸钙板之间,然后经变频蒸汽加压压制而成。所述OSB面板通过锚入螺栓安装于所述屋面梁形成的网格状框架内;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屋面梁形成的网格状框架内,并覆盖于所述OSB面板上方;所述OSB面板与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之间设置有砂浆层;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上表面与所述屋面梁上表面齐平;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与所述屋面梁的连接缝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面层上做有所述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方做有砂浆找平层,砂浆找平层上铺设有所述轻型屋面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隔音、防水、快速施工、降低成本等优点,屋面板经流水线浇注、整平、养护而成,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规格品种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屋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屋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包括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屋面板2,其特征是: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包括屋架底梁3、屋架柱4、屋面梁5;屋面板2包括OSB面板6、轻质节能复合板7、防水层8、轻型屋面瓦9;屋面板2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在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上。屋面梁5包括横向屋面梁51与纵向屋面梁52;屋架底梁3包括横向底梁31与纵向底梁32;屋面梁5与屋架底梁3之间连接有屋架柱4。纵向屋面梁52为斜梁,横向屋面梁51水平等距布置于纵向屋面梁52下方;横向底梁31与纵向底梁32均为水平梁,其中横向底梁31架设于纵向底梁32上,横向底梁31与纵向底梁32构成水平网格状框架结构;横向屋面梁51、纵向屋面梁52间的结点与横向底梁31、纵向底梁32间的结点之间连接有屋架柱4;纵向屋面梁52与纵向底梁32构成纵向三角形框架结构。轻质节能复合板7包括轻质节能复合模块71、模块框72,轻质节能复合模块71填充于模块框72内,模块框72互相拼接在一起形成轻质节能复合板7。轻质节能复合模块71包括碳酸钙板、粉煤灰、无害化磷石膏、聚苯乙烯泡沫颗粒等材料,其中无害化磷石膏、粉煤灰、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混合后填充在碳酸钙板之间,然后经变频蒸汽加压压制而成。OSB面板6通过锚入螺栓安装于屋面梁3形成的网格状框架内;轻质节能复合板7通过连接构件安装于屋面梁3形成的网格状框架内,并覆盖于OSB面板6上方;OSB面板6与轻质节能复合板7之间设置有砂浆层8;轻质节能复合板7上表面与屋面梁3上表面齐平;轻质节能复合板7之间的连接缝处填充有玻璃纤维9;轻质节能复合板7面层上做有防水层10;防水层10上方做有砂浆找平层11,砂浆找平层11上铺设有轻型屋面瓦12。横向底梁31、纵向底梁32、屋架柱4、横向屋面梁51、纵向屋面梁52、模块框72之间的各个连接处均通过标准连接件13、T型角件14、螺栓15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包括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屋面板(2),其特征是: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包括屋架底梁(3)、屋架柱(4)、屋面梁(5);所述屋面板(2)包括OSB面板(6)、轻质节能复合板(7)、防水层(8)、轻型屋面瓦(9);所述屋面板(2)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在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包括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屋面板(2),其特征是: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包括屋架底梁(3)、屋架柱(4)、屋面梁(5);所述屋面板(2)包括OSB面板(6)、轻质节能复合板(7)、防水层(8)、轻型屋面瓦(9);所述屋面板(2)通过连接构件安装在所述轻钢集成屋盖框架(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其特征是:所述屋面梁(5)包括横向屋面梁(51)与纵向屋面梁(52);所述屋架底梁(3)包括横向底梁(31)与纵向底梁(32);所述屋面梁(5)与所述屋架底梁(3)之间连接有所述屋架柱(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其特征是:所述纵向屋面梁(52)为斜梁,所述横向屋面梁(51)水平等距布置于所述纵向屋面梁(52)下方;所述横向底梁(31)与所述纵向底梁(32)均为水平梁,其中所述横向底梁(31)架设于所述纵向底梁(32)上,所述横向底梁(31)与所述纵向底梁(32)构成水平网格状框架结构;所述横向屋面梁(51)、所述纵向屋面梁(52)间的结点与所述横向底梁(31)、所述纵向底梁(32)间的结点之间连接有所述屋架柱(4);所述纵向屋面梁(52)与所述纵向底梁(32)构成纵向三角形框架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钢集成装配式屋盖,其特征是:所述轻质节能复合板(7)包括轻质节能复合模块(71)、模块框(72),轻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赵定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港活动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