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烷钰专利>正文

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6748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采用在一种包含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形式的超大牵伸细纱机上采用一根粗纱由中前罗拉喂入,三根细纱分别由后罗拉、中后罗拉和中前罗拉喂入,前罗拉采用直径为50mm且表面开有条形槽或圆形孔的空心集聚罗拉,同时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分别由单独的伺服电机控制,且前罗拉的集聚区开发并与纤维输送管相连,生产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三个相同的主体粗纱和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纱分别由后、中后和中前罗拉喂入,配合四列罗拉的单独伺服电机控制,可实现具有三种不同云纹色彩的纱的生产,提高纱线附加值;通过采用纤维输送管道,将难于纺纱的绒纤维均匀的卷入主体细纱的纱体内部,可实现功能性混纺纱的生产。

Production device of cloudy color blended yarn

The present invention cloudy production plant grain color blended yarn, using a roving feeding by the front roller in a super high draft spinning machine comprises four roller and four apron draft form three District, three spinning respectively by the back roller, after the roller and the front roller in feed the front roller, with the diameter of 50mm and on the surface of hollow bar slot or a circular hole agglomeration roller, and a rear roller, after the roller, the front roller and the front roller are respectively controlled by separate servo motor, and the front roller gathering area development and fiber pipeline. The production of a cloudy grain color blended yarn.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same three main roving and three different colors respectively by spinning after, before and after roller feeding, with four rows of rollers controlled by a servo motor can be realized with three different cloud color yarn production, improve the added value through the use of yarn; fiber pipeline, it is difficult to spinning cashmere fiber uniform yarn spinning inside the main body involved,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blended yar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1月28日申请号为201511009228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及其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锭纺纱新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及其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纺纱方法,也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工艺技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出现了很多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新型纺纱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等,尤其是喷气纺,采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纤维束假捻包缠成纱而彻底改变了环锭纺的加捻机制,但是这些新型纺纱方法在原料适用性和纱线总体质量上仍无法取代环锭纺。因此,目前环锭纺仍然是最主要的细纱生产方式。通过对传统环锭纺技术进行改进以实现高质量细纱的生产是目前纺织行业最热门的课题。尤其是目前国内主流使用的环锭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两区牵伸形式,牵伸倍数受到限制,纺纱效率较低。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和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投入力度逐渐加强,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纱线品种逐渐向高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针对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在一种包含四罗拉四皮圈三区牵伸形式的超大牵伸细纱机上采用一根粗纱由中前罗拉喂入,三根细纱分别由后罗拉、中后罗拉和中前罗拉喂入,前罗拉采用直径为50mm且表面开有条形槽或圆形孔的空心集聚罗拉,同时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分别由单独的伺服电机控制,且前罗拉的集聚区开发并与纤维输送管相连,生产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并给出相应的纺纱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及其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包括主体细纱,在所述主体细纱内包卷有散纤维状的绒纤维,所述绒纤维为罗布麻纤维或牦牛绒纤维或羊绒纤维或驼绒纤维,在所述主体细纱的表面附着有断续状的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所述第三细纱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所述第一细纱和第二细纱间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均为有色细纱,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与主体细纱的材质相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所述前罗拉为直径为50mm且表面开有条形槽或圆形孔的空心集聚罗拉,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第一主体粗纱和第一细纱由后罗拉喂入,第二主体粗纱和第二细纱由中后罗拉喂入,第三主体粗纱和第三细纱由中前罗拉喂入,所述第一主体粗纱、第二主体粗纱、第三主体粗纱材质和定量均相同,所述第一主体粗纱、第二主体粗纱、第三主体粗纱经牵伸区罗拉的牵伸作用后,加捻后成主体细纱,在所述前罗拉的内部加装有吸风插件,所述吸风插件内联通有吸风负压,在所述前罗拉的上部加装有前胶辊和阻捻胶辊,所述前胶辊和阻捻胶辊之间为纤维集聚区,所述纤维集聚区上端开放,且与纤维输送管道相接,所述纤维输送管道与纤维存储罐相连,绒纤维放置在纤维存储罐内,所述纤维存储罐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粗纱导纱架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方法,纺纱时,纤维存储罐内的绒纤维在前罗拉表面负压的吸附作用下经纤维输送管道附着在经过牵伸后的主体粗纱的表面,而后在捻度作用下别卷入主体细纱的纱体内;牵伸区罗拉工作状态包括三种:一是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同时转动,此时主体细纱由第一主体粗纱、第二主体粗纱和第三主体粗纱共同经牵伸后加捻形成,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二是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同时转动,此时主体细纱由第二主体粗纱和第三主体粗纱共同经牵伸后加捻形成,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三是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同时转动,此时主体细纱由第三主体粗纱经牵伸后加捻形成,第三细纱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纺纱时,经纤维分成四份,其中一份保持不变,将另外三份分别成不同的颜色,而后将四份纤维分别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和粗纱加工得到粗纱,其中没有染色的一份分别作为第一主体粗纱、第二主体粗纱和第三主体粗纱,而后将染色的三份粗纱分别经细纱加工得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而后将第一主体粗纱和第一细纱由后罗拉喂入,第二主体粗纱和第二细纱由中后罗拉喂入,第三主体粗纱和第三细纱由中前罗拉喂入,将散纤维状的绒纤维放置在纤维存储罐内,而后将牵伸加捻得到最终的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加捻后的纱经导纱钩缠绕在纱管上,完成纺纱过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用三个相同的主体粗纱和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纱分别由后、中后和中前罗拉喂入,配合四列罗拉的单独伺服电机控制,可实现具有三种不同云纹色彩的纱的生产,提高纱线附加值。(2)通过采用纤维输送管道,将难于纺纱的绒纤维均匀的卷入主体细纱的纱体内部,可实现功能性混纺纱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纺纱过程示意图;图2为牵伸区的罗拉传动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包括主体细纱,在主体细纱内包卷有散纤维状的绒纤维,绒纤维为罗布麻纤维或牦牛绒纤维或羊绒纤维或驼绒纤维,在主体细纱的表面附着有断续状的第一细纱8、第二细纱10和第三细纱11,第三细纱11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第一细纱8和第二细纱10间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第一细纱8、第二细纱10和第三细纱11均为有色细纱,第一细纱8、第二细纱10和第三细纱11的颜色不同,第一细纱8、第二细纱10和第三细纱11与主体细纱的材质相同。罗拉3和前罗拉4,前罗拉4为直径为50mm且表面开有条形槽或圆形孔的空心集聚罗拉,后罗拉1、中后罗拉2、中前罗拉3和前罗拉4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18、第二伺服电机19、第三伺服电机20、第四伺服电机21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8、第二伺服电机19、第三伺服电机20、第四伺服电机2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2相连,第一主体粗纱9和第一细纱8由后罗拉1喂入,第二主体粗纱23和第二细纱10由中后罗拉2喂入,第三主体粗纱24和第三细纱11由中前罗拉3喂入,第一主体粗纱9、第二主体粗纱23、第三主体粗纱24材质和定量均相同,第一主体粗纱9、第二主体粗纱23、第三主体粗纱24经牵伸区罗拉的牵伸作用后,加捻后成主体细纱,在前罗拉4的内部加装有吸风插件7,吸风插件7内联通有吸风负压,在前罗拉4的上部加装有前胶辊5和阻捻胶辊6,前胶辊5和阻捻胶辊6之间为纤维集聚区,纤维集聚区上端开放,且与纤维输送管道12相接,纤维输送管道12与纤维存储罐13相连,绒纤维放置在纤维存储罐13内,纤维存储罐13通过连接杆14固定在粗纱导纱架15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方法,纺纱时,纤维存储罐13内的绒纤维在前罗拉4表面负压的吸附作用下经纤维输送管道12附着在经过牵伸后的主体粗纱的表面,而后在捻度作用下别卷入主体细纱的纱体内;牵伸区罗拉工作状态包括三种:一是后罗拉1、中后罗拉2、中前罗拉3和前罗拉4同时转动,此时主体细纱由第一主体粗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所述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包括主体细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细纱内包卷有散纤维状的绒纤维,所述绒纤维为罗布麻纤维或牦牛绒纤维或羊绒纤维或驼绒纤维,在所述主体细纱的表面附着有断续状的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所述第三细纱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所述第一细纱和第二细纱间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均为有色细纱,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与主体细纱的材质相同;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的细纱机上生产,所述前罗拉为直径为50mm且表面开有条形槽或圆形孔的空心集聚罗拉,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第一主体粗纱和第一细纱由后罗拉喂入,第二主体粗纱和第二细纱由中后罗拉喂入,第三主体粗纱和第三细纱由中前罗拉喂入,所述第一主体粗纱、第二主体粗纱、第三主体粗纱材质和定量均相同,所述第一主体粗纱、第二主体粗纱、第三主体粗纱经牵伸区罗拉的牵伸作用后,加捻后成主体细纱,在所述前罗拉的内部加装有吸风插件,所述吸风插件内联通有吸风负压,在所述前罗拉的上部加装有前胶辊和阻捻胶辊,所述前胶辊和阻捻胶辊之间为纤维集聚区,所述纤维集聚区上端开放,且与纤维输送管道相接,所述纤维输送管道与纤维存储罐相连,绒纤维放置在纤维存储罐内,所述纤维存储罐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粗纱导纱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云纹色彩混纺纱的生产装置,所述多云纹色彩混纺纱包括主体细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细纱内包卷有散纤维状的绒纤维,所述绒纤维为罗布麻纤维或牦牛绒纤维或羊绒纤维或驼绒纤维,在所述主体细纱的表面附着有断续状的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所述第三细纱连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所述第一细纱和第二细纱间断附着在主体细纱的表面,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均为有色细纱,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细纱、第二细纱和第三细纱与主体细纱的材质相同;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的细纱机上生产,所述前罗拉为直径为50mm且表面开有条形槽或圆形孔的空心集聚罗拉,所述后罗拉、中后罗拉、中前罗拉和前罗拉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烷钰
申请(专利权)人:何烷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