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34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玩具车,变形玩具车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底盘、车身、车头和解锁部,车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枢转的翻转板,翻转板上设有第一锁紧结构;车身设在车底盘上;车头包括第一车头和第二车头,第一车头和第二车头与车身可转动地相连;解锁部可前后移动地设在车底盘内,解锁部的前端伸出车底盘。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形玩具车,当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变形玩具车从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增加了变形玩具车的趣味性。

Deformation toy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formation toy car, toy car has the first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second patterns, including: deformation toy car chassis, body, front and unlock,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ssis of the car is turning plate pivotally, turn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cking structure; the car body is installed in the vehicle chassis; the front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front front, first front and second head and the body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locking part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chassis, unlocking part out of the vehicle chassis.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toy car of the utility model, when the unlocking part is triggered and moved backwards, the deformed toy car is deformed from the first form to the second form, so that the interesting of the deformed toy car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玩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公开了多种玩具类型,玩具通常不能变形,能变形的玩具变形方式少,玩法单一、趣味性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形玩具车,该变形玩具车在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可以发生变形,趣味性强。根据本技术的变形玩具车,所述变形玩具车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底盘,所述车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枢转的翻转板;车身,所述车身设在所述车底盘上;车头,所述车头包括第一车头和第二车头,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左右对称地设在所述车身的前端,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与所述车身可转动地相连;和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车底盘内,所述解锁部的前端伸出所述车底盘;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翻转板收拢在所述车底盘上,所述车底盘、所述车身、所述车头和所述解锁部共同组合成汽车的形状,当所述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所述翻转板相对所述车底盘转动以带动所述变形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所述变形玩具车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车底盘、所述车身、所述车头和所述解锁部共同组合成机器人的形状。根据本技术的变形玩具车,当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翻转板相对车底盘转动以带动使变形玩具车腾空翻转,第一车头和第二车头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变形玩具车从第一形态变形为第二形态,增加了变形玩具车的趣味性。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变形玩具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板上设有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一车头上设有第二锁紧结构,所述第二车头上设有第三锁紧结构,所述解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和与所述第三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三配合部,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第一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所述第二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所述第三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三配合部配合,当所述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和第三锁紧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脱离配合,所述翻转板相对所述车底盘转动以带动所述变形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所述变形玩具车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变形玩具车进一步包括:第一车门,所述第一车门与所述第一车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车门上设有第四锁紧结构;和第二车门,所述第二车门与所述第一车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二车门上设有第五锁紧结构,所述解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锁紧结构配合的第四配合部和与所述第五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五配合部,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第四锁紧结构与所述第四配合部配合,所述第五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五配合部配合,当所述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所述第四锁紧结构与所述第四配合部脱离配合和/或所述第五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五配合部脱离配合,所述第一车门和所述第二车门中的至少一个朝向远离所述车身的方向转动。具体地,所述解锁部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车底盘内,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伸出所述车底盘;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杆前后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设有第一抵接柱,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设有第二抵接柱,所述车身上设有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抵接柱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配合孔与所述第一配合孔配合,所述第二抵接柱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配合孔与所述第二配合孔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抵接柱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在所述第一连杆向后移动后推动所述第一连杆向前移动复位,所述第二抵接柱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在所述第二连杆向后移动后推动所述第一连杆向前移动复位。具体地,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分别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车身相连,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具体地,所述第一车门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车头相连,所述第二车门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车头相连,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中的至少一个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板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车底盘相连,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有第三扭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车的立体图,其中变形玩具车处于第一形态;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车的另一个立体图,其中变形玩具车处于第一形态;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车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车的再一个立体图,其中变形玩具车处于第二形态;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车的车头的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玩具车的第一车门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底盘的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部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翻转板的立体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变形玩具车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厢的立体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厢的另一个立体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射杆、推射部、发射平台和车轮的立体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射杆、推射部、发射平台和车轮的爆炸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射平台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射杆和推射部的爆炸图。附图标记:变形玩具车100,车底盘1,翻转板11,第一锁紧结构111,翻转板轴孔112,车底盘轴孔12,通孔13,车身2,车身轴孔21,腿部组件22,第二配合孔23,车头3,第一车头31,第二锁紧结构311,第二车头32,第一车头轴孔33,第二车头轴孔34,解锁部4,第一连杆41,凸筋411,第一抵接柱412,第一复位弹簧4121,第二连杆42,第二抵接柱421,第二复位弹簧4211,触发部43,第一配合部431,第二配合部432,第三配合部433,第四配合部434,第五配合部435,第一车门5,第四锁紧结构51,车门轴孔52,第二车门6,第一转轴71,第二转轴72,第三转轴73,第一扭簧81,第二扭簧82,第三扭簧83,第五扭簧85,卡接部101,盖板102,车厢300,卡接轴301,发射平台302,滑槽3021,第一固定柱3022,车厢部303,第一车厢部3031,第二车厢部3032,推射部304,推射杆3041,底板3042,滑动筋3043,第二固定柱3044,发射杆305,第六配合部3051,第七配合部3052,第三抵接柱3054,第三复位弹簧3055,第一弹性件306,第六锁紧结构3071,第七锁紧结构3072,第八锁紧结构3073,轨道3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形玩具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玩具车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底盘,所述车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枢转的翻转板;车身,所述车身设在所述车底盘上;车头,所述车头包括第一车头和第二车头,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左右对称地设在所述车身的前端,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与所述车身可转动地相连;和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车底盘内,所述解锁部的前端伸出所述车底盘;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翻转板收拢在所述车底盘上,所述车底盘、所述车身、所述车头和所述解锁部共同组合成汽车的形状,当所述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所述翻转板相对所述车底盘转动以带动所述变形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所述变形玩具车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车底盘、所述车身、所述车头和所述解锁部共同组合成机器人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玩具车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底盘,所述车底盘的底部设有可枢转的翻转板;车身,所述车身设在所述车底盘上;车头,所述车头包括第一车头和第二车头,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左右对称地设在所述车身的前端,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与所述车身可转动地相连;和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所述车底盘内,所述解锁部的前端伸出所述车底盘;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翻转板收拢在所述车底盘上,所述车底盘、所述车身、所述车头和所述解锁部共同组合成汽车的形状,当所述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所述翻转板相对所述车底盘转动以带动所述变形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所述变形玩具车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车底盘、所述车身、所述车头和所述解锁部共同组合成机器人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上设有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一车头上设有第二锁紧结构,所述第二车头上设有第三锁紧结构,所述解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和与所述第三锁紧结构配合的第三配合部,所述变形玩具车处于所述第一形态时,所述第一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所述第二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所述第三锁紧结构与所述第三配合部配合,当所述解锁部被触发、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锁紧结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和第三锁紧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脱离配合,所述翻转板相对所述车底盘转动以带动所述变形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第一车头和所述第二车头分别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转动,所述变形玩具车从所述第一形态变形为所述第二形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车门,所述第一车门与所述第一车头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车门上设有第四锁紧结构;和第二车门,所述第二车门与所述第一车头可枢转地相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奥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