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的内锅和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6220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7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和电压力锅,电压力锅包括主温控器及线圈盘,其特征在于,电压力锅的内锅包括:锅底,锅底包括本体和沉台,本体呈环形结构,沉台为向锅体内凹陷的腔体,沉台与本体相连接;其中,电压力锅的内锅置放于主温控器及线圈盘上,主温控器的上端面高于线圈盘的上端面,主温控器可伸入到沉台腔体内,并与锅底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的内锅,通过把锅底设置成向锅体内部凹陷的腔体,使主温控器伸入腔体内,实现了限温保护的作用,解决了电压力锅的内锅底部的台阶不能做成平面导致主温控器不能正常的感温工作的问题。

Inner cooker and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of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nner pot and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ncluding main thermostat and coil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nner pot includes pot pot, comprising a body and a sink, body is an annular structure, as to the pot body cavity sinking platform depression sink, Taiw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wherein,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inner pot is placed in the main thermostat and coil, on the face of the thermostat is higher than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coil, the main controller can extend into the sink cavity, and in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pot. The inner pot of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bottom of the pot pot body internal cavity arranged to sag, the main controller extends into the cavity, the temperature limiting protection function, solving steps not inside the pot bottom of the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made of lead plane main thermostat temperature can not work normal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力锅的内锅和电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电压力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和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电压力锅的内锅与主温控器配合的位置都是压一个平面的台阶。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由于结构布置的需要导致主温控器高于线圈盘,而又要确保主温控器能正常的感温工作,因此电压力锅的内锅底部的台阶不能做成平面,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压力锅。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电压力锅包括主温控器及线圈盘,其特征在于,电压力锅的内锅包括:锅底,锅底包括本体和沉台,本体呈环形结构,沉台为向锅体内凹陷的腔体,沉台与本体相连接;其中,电压力锅的内锅置放于主温控器及线圈盘上,主温控器的上端面高于线圈盘的上端面,主温控器可伸入到沉台腔体内,并与锅底相接触。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的内锅,通过把锅底设置成向锅体内部凹陷的腔体,使主温控器伸入腔体内,实现了限温保护的作用,解决了电压力锅的内锅底部的台阶不能做成平面导致主温控器不能正常的感温工作的问题。具体地,由于某些原因,例如结构布置的需要导致主温控器比线圈盘过于高,假如设置平底内锅与主温控器及线圈盘接触,此时主温控器成为主要承受平底内锅压力的部件,而由于主温控器的截面特性的原因,使主温控器与平底内锅的接触的面积很小,平底内锅坐落到外锅中时就会不稳,左右摇摆,同时也会使主温控器受到很大的压力,将会对主温控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使用寿命低。而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的内锅通过把锅底设置成沉台结构,使主温控器可伸入到沉台腔体内,并与内锅锅底相接触,避免了主温控器过于受压,影响其正常的感温工作,同时与沉台连接的本体会置放于线圈盘上,使线圈盘对内锅进行承载,避免了内锅坐落到外锅中时不稳的问题。另外,由于内锅与外锅之间通常会设置一定的间隙,便于内锅放入外锅中,而普通的平底内锅通常直接放置到线圈盘上,缺少有效的定位,导致平底内锅会与外锅的锅壁相碰,平底内锅不处在外锅的正中心上,而电压力锅的密封圈是对中的设置在锅盖上,进而影响平底内锅与密封圈的密封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的内锅通过设置的沉台使主温控器深入沉台腔体中,能产生对放置内锅时对内锅的定位的作用,使内锅处在外锅的正中央,进而实现内锅与密封圈有效密封,避免热能浪费,提高了加热效率。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沉台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与主温控器适配安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常主温控器设置在锅底的中心部位,而把沉台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是为了使主温控器能伸入到沉台的腔体中,进而实现主温控器的正常感温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沉台呈球面结构,与主温控器的顶部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与主温控器配合的沉台可设计成球面形状的,且与主温控器的顶部相适配,方便了放置内锅时,主温控器能顺利的伸进沉台中,避免因主温控器与内锅接触不全面,影响主温控器的准确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温控器上设置有弹性件。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电压力锅进行烹饪时,其内锅产生的压力会对主温控器产生一定的压力,为了避免内锅压坏主温控器,通过设置具有弹性收缩的弹性件,使其减轻对主温控器的压力,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也满足了主温控器的功能需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本体与线圈盘相接触。在该技术方案中,主温控器伸入到沉台中,同时与沉台连接的本体会与线圈盘接触,使线圈盘对本体进行承载,增大了锅底与线圈盘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内锅坐落到外锅中时不稳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沉台的壁厚与本体的壁厚相适配。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线圈盘停止加热时,锅底的温度主要来自由于锅内食材的热量,如果把沉台和本体设置成不一样的厚度,那么锅内食材的热量传递到沉台和本体的温度就不一样,由于主温控器伸入沉台内部对沉台内的温度进行感温,由于厚度不一样沉台的温度却不能反映本体的温度,因此不便把把沉台和本体设置成不一样的厚度。而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内锅,通过设置沉台与本体的壁厚一样的厚度,可使主温控器较准确的感温锅底的温度,同时内锅的力学性能好,也方便模具的制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沉台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沉台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确保沉台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可将沉台与本体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压力锅的内锅进一步包括:锅壁,锅壁与锅底连接;锅壁,锅缘与锅壁连接;其中,锅底、锅壁及锅缘共同限定了内锅的烹饪腔体。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锅壁、锅缘与锅底相连,既满足了内锅的功能性需要,又使主温控器伸入锅底沉台中,对锅内的食材温度进行限温保护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电压力锅的内锅。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提供的电压力锅,因包括第一个目的电压力锅的内锅,因此具有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全部有益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压力锅还包括外锅、锅盖、密封圈及盖板。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通过设置外锅、锅盖、密封圈及盖板实现了电压力锅的烹饪功能,并通过内锅沉台上的主温控器对电压力锅内的食材时时监测,当内锅空烧或内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断电保护,防止空烧时或压力未达到限压时持续加热,损坏电压力锅。综上,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的内锅及电压力锅,通过把锅底设置成向锅体内部凹陷的腔体,使主温控器伸入腔体内,实现了限温保护的作用,解决了电压力锅的内锅底部的台阶不能做成平面导致主温控器不能正常的感温工作的问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2内锅,20锅底,200本体,202沉台,22锅壁,24锅缘,4主温控器,6线圈盘,8外锅,10锅盖,12密封圈,14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力锅的内锅和电压力锅。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2,电压力锅包括主温控器4及线圈盘6,其特征在于,电压力锅的内锅2包括:锅底20,锅底20包括本体200和沉台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压力锅的内锅和电压力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所述电压力锅包括主温控器及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力锅的内锅包括:锅底,所述锅底包括本体和沉台,所述本体呈环形结构,所述沉台为向锅体内凹陷的腔体,所述沉台与所述本体相连接;其中,所述电压力锅的内锅置放于所述主温控器及所述线圈盘上,所述主温控器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线圈盘的上端面,所述主温控器可伸入到所述沉台腔体内,并与所述锅底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所述电压力锅包括主温控器及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力锅的内锅包括:锅底,所述锅底包括本体和沉台,所述本体呈环形结构,所述沉台为向锅体内凹陷的腔体,所述沉台与所述本体相连接;其中,所述电压力锅的内锅置放于所述主温控器及所述线圈盘上,所述主温控器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线圈盘的上端面,所述主温控器可伸入到所述沉台腔体内,并与所述锅底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部,与所述主温控器适配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呈球面结构,与所述主温控器的顶部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温控器上设置有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春成宋延平蔡位明魏俊波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