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合壳装置及电芯合壳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67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合壳装置及电芯合壳方法。电芯合壳装置用于合好、压平电芯的外壳,其包括:底座;承载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用于承载并移动包覆外壳的电芯,外壳包覆电芯的底部和对向两侧且外壳在对向两侧均存在超出电芯的上侧的部分且定义为合拢部;驱动机构;合拢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由驱动机构驱动以弯折外壳的对向的两个合拢部使两个合拢部向电芯的上侧合拢;压平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以将外壳的两个合拢部初步压平在电芯的上侧上;以及滚压机构,对弯折在电芯的上侧的外壳的两个合拢部进行滚压以完成外壳的两个合拢部的压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芯合壳装置及方法能实现电芯的自动化合壳,提高产品的一致性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

Electric core shell device and electric core shell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core shell device and an electric core shell making method. The electric core shell device for good, flat electric cor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bearing mechanism, fixed on the base, used for carrying and moving the electric core shell coating, coating the bottom shell and the core and the shell to both sides on both sides to exist beyond the upper part and the electric core defined as closure; driving mechanism; the closure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driven by the drive mechanism to the bending of the shell to two fold to two fold ministry to closure upper electric core; flatting mechanism, driven by the driving mechanism by the housing two fold preliminary press on batteries on the upper side; and the rolling mechanism, the two fold Ministry of flat rolling bending in the upper side of the electric core shell to complete the two fold Ministry of housing. The electric core shell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shell of the electric core,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roduc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合壳装置及电芯合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合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合壳装置及电芯合壳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软包锂电池的多串并电池模组的生产领域中,一般都是直接使用软包电池进行串并电池模组设计,然而某些特定的客户或者产品需要对软包电池进行铝壳硬化处理,需要将电芯装入铝壳,然后将铝壳合好、压平等操作流程,然而传统的合壳方式存在一致性差且效率低下,同时给后续工序上电池尾壳和注塑也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合壳装置及电芯合壳方法,其能实现电芯的自动化合壳,提高产品的一致性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合壳装置,用于合好、压平电芯的外壳,其包括:底座;承载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用于承载并移动包覆外壳的电芯,外壳包覆电芯的底部和对向两侧且外壳在对向两侧均存在超出电芯的上侧的部分且定义为合拢部;驱动机构;合拢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由驱动机构驱动以弯折外壳的对向的两个合拢部使两个合拢部向电芯的上侧合拢;压平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以将外壳的两个合拢部初步压平在电芯的上侧上;以及滚压机构,对弯折在在电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芯合壳装置及电芯合壳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合壳装置,用于合好、压平电芯(B)的外壳(S),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承载机构(2),固定在底座(1)上,用于承载并移动包覆外壳(S)的电芯(B),外壳(S)包覆电芯(B)的底部和对向两侧且外壳(S)在对向两侧均存在超出电芯(B)的上侧的部分且定义为合拢部(S1);驱动机构(3);合拢机构(4),固定在底座(1)上,由驱动机构(3)驱动以弯折外壳(S)的对向的两个合拢部(S1)使两个合拢部(S1)向电芯(B)的上侧合拢;压平机构(5),由驱动机构(3)驱动以将外壳(S)的两个合拢部(S1)初步压平在电芯(B)的上侧上;以及滚压机构(6),对弯折在在电芯(B)的上侧的外壳(S)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合壳装置,用于合好、压平电芯(B)的外壳(S),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承载机构(2),固定在底座(1)上,用于承载并移动包覆外壳(S)的电芯(B),外壳(S)包覆电芯(B)的底部和对向两侧且外壳(S)在对向两侧均存在超出电芯(B)的上侧的部分且定义为合拢部(S1);驱动机构(3);合拢机构(4),固定在底座(1)上,由驱动机构(3)驱动以弯折外壳(S)的对向的两个合拢部(S1)使两个合拢部(S1)向电芯(B)的上侧合拢;压平机构(5),由驱动机构(3)驱动以将外壳(S)的两个合拢部(S1)初步压平在电芯(B)的上侧上;以及滚压机构(6),对弯折在在电芯(B)的上侧的外壳(S)的两个合拢部(S1)进行滚压以完成外壳(S)的两个合拢部(S1)的压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合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2)包括:直线导轨(21),沿长度方向(L)延伸;承载夹具(22),收容固定包覆外壳(S)的电芯(B),且能够沿直线导轨(21)滑动;以及第一动力机构(23),固定在底座(1)下侧,以驱动承载夹具(22)沿导轨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合壳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多个导向柱(31),固定在底座(1)上;承载板(32),由所述多个导向柱(31)支撑;第二动力机构(33),固定在承载板(32)上;连接板(34),与第二动力机构(33)连接且套设在长度方向(L)后侧的部分导向柱(31)上,以在第二动力机构(33)的驱动下沿导向柱(31)在高度方向(H)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合壳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固定块(35),固定在连接板(34)的上方;连接杆(36),经由第一固定块(35)将连接板(34)连接到第二动力机构(33)上;以及第一直线轴承(37),将连接板(34)滑动连接到所述的部分导向柱(3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合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合拢机构(4)包括:两个支撑座(41),固定在底座(1)上且分别位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同时位于连接板(34)的下侧,具有限位面(411),位于对应支撑座(41)的后侧且向宽度方向(W)的中央延伸,以限制承载机构(2)的运动;两个顶块(42),固定在连接板(34)下侧且分别位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且各顶块(42)具有向宽度方向(W)的中央突出的山形的凸部(421);两个推块挡板(43),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座(41)上;两个推块(44),分别设置在两个推块挡板(43)上,且能沿推块挡板(43)滑动;两个复位弹簧(45),沿宽度方向(W)延伸,各复位弹簧(45)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推块挡板(43)上,另一端固定在对应推块(44)的内侧,以向宽度方向(W)的外侧推动推块(44);以及两个滑轮(46),分别枢转连接于对应推块(44)沿宽度方向(W)的外端,且与顶块(42)的山形凸部(421)上下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合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平机构(5)包括:压块(51),固定在连接板(34)沿宽度方向(W)的中央;中央隔板(52),具有:水平部(521),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波王建辉梁浩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