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切套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5503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该装置包含:引流部件,以及用于固定引流部件的固定部件。引流部件包含: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中的引流管。其中,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衬管穿孔。固定部件包含:衬管,以及设置在衬管上能自由调节位置的两个套管。其中,衬管的两端具有第一包覆端和第二包覆端。衬管与所述的引流部件通过衬管穿孔连接。衬管采用软质弹性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清洗,减少了衬管的更换次数,还能够避免细菌的污染,表面光滑,减轻了对颈部皮肤的勒压和摩擦,而且固定牢固,能够有效降低导管滑脱、气管套管移位、院内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A gas cutting ca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 cutting sleev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ainage component and a fixing component used for fixing the drainage component. The drainage part comprises a fixing rack and a drainage pipe arranged in the fixing frame. The perfor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xing frame. The fixed parts include: liner, and two bushings that can be adjusted freely on the liner. The two ends of the liner have the first coating end and the second coating end. The li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component through a perforated liner. The liner is made of soft elastic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use, easy cleaning, reduce the number of replacement of the liner, but also can avoid the pollution of bacteria, smooth surface, reducing the pressure and friction, the skin of the neck, and fixed firm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 slippage, tracheal tube displacement, pressure sores and adverse events such as hospi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切套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气切套管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用于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切开气管后需要插入气切套管并进行固定,一般使用的固定带为普通的棉质单根衬带,该衬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容易嵌入颈部皱褶处,形成勒痕,甚至淤紫,造成院内压疮;(2)容易被痰液或汗渍污染,污染后衬带变硬,变粗糙,需要多次更换,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3)在更换衬带时,由于需要先徒手固定气切套管,另一只手穿套衬带,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刺激患者不断咳嗽、咳痰,甚至造成患者烦躁,不配合,减慢操作进度,同时增加患者痛苦;(4)如果在未完全固定好气切套管时,一个疏忽或过度烦躁,易造成套管滑脱。为了避免在长期使用这种衬带固定气切套管过程中对病人造成的痛苦和损伤,以及避免增加护士工作量,防止院内压疮和感染的发生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气切套管固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棉质衬带易造成院内压疮,不易清洗,不易更换,易造成套管滑脱的问题,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感染途径,易于清洁,固定稳定,能够有效降低导管滑脱、气管套管移位、院内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该装置包含:引流部件,以及用于固定引流部件的固定部件,所述的引流部件包含: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中的引流管;其中,所述的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衬管穿孔,所述的固定部件包含:衬管,以及设置在衬管上能自由调节位置的两个套管;其中,所述的衬管的两端具有第一包覆端和第二包覆端。所述的衬管与所述的引流部件通过所述的衬管穿孔连接。所述的衬管采用软质弹性管。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衬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衬管穿孔并反折设置,所述的第一包覆端和第二包覆端均包覆在所述的衬管的外壁上并分别通过所述的两个套管固定。所述衬管的长度为30~80cm。所述第一包覆端和第二包覆端的长度均为3~10cm。所述的套管采用弹性管。所述的软质弹性管的材质包括:软质硅胶管和橡胶软管。所述的软质弹性管为吸痰管。所述的套管为压脉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能够解决棉质衬带易造成院内压疮,不易清洗,不易更换,易造成套管滑脱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1)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衬管,被血液、分泌物等污染时,无需更换气切衬管,只需要用含75%酒精纱布擦拭外周管壁,即可清洁消毒,避免了颈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也可起到消毒抑菌,防止细菌繁殖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减少更换衬管的次数,避免更换过程中气管套管脱管、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2)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衬管,表面光滑,大小适中,减轻了对颈部皮肤的勒压和摩擦,当患者头部活动或做治疗护理时,减少了对皮肤的压力和刺激,尤其是对肥胖颈部较短患者避免了衬管对皮肤的切割和嵌入,减轻颈部皮肤受压,降低压疮发生率;(3)气切衬管更换时间延长后,减少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4)通过套管加固,使气切套管固定牢固,松紧适宜,提高优质护理质量;(5)耗材低廉,操作便利,减少患者不适感及感染途径;(6)本技术的气切套管装置使用操作简单,易于拆卸,减少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不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切套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切套管装置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切套管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a为包覆过程,图3b为固定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气切套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气切套管装置的部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含:引流部件10,以及用于固定引流部件10的固定部件20。引流部件10包含:固定架11,以及设置在固定架11中的引流管12。其中,固定架11的两端分别设有衬管穿孔111。固定部件20包含:衬管21,以及设置在衬管21上能自由调节位置的两个套管22。其中,衬管21的两端具有第一包覆端211和第二包覆端212。衬管21采用软质弹性管,套管22采用弹性管。上述软质弹性管的材质包括:软质硅胶管和橡胶软管,软质弹性管优选吸痰管。上述套管22为压脉管。衬管21的长度为30~80cm,第一包覆端211和第二包覆端212的长度为3~10cm。衬管21与引流部件10通过衬管穿孔111连接。如图3a所示,在使用状态下,衬管2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衬管穿孔111并反折设置,如图3b所示,第一包覆端211和第二包覆端212均包覆在衬管21的外壁上并分别通过的两个套管22固定。本技术的气切套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见图3a和图3b):首先,将衬管21穿过两个中空的套管22,将衬管21的一端穿过一个衬管穿孔111,并使穿过衬管穿孔111的衬管21的一端反折;然后,将第一包覆端211包覆在衬管21的外壁上,通过一个套管22将包覆部位固定;接着,将引流管12给患者放置于气管,将衬管21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管穿孔111,根据不同患者颈部的粗细,调节衬管21的反折位置;最后,将调整好反折位置的衬管21反折,并将第二包覆端212包覆在衬管21的外壁上,通过另一个套管22将包覆部位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用于提供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该装置使用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易于清洗,减少了衬管的更换次数,还能够避免细菌的污染,表面光滑,减轻了对颈部皮肤的勒压和摩擦,而且固定牢固,能够有效降低导管滑脱、气管套管移位、院内压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切套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该装置包含:引流部件(10),以及用于固定引流部件(10)的固定部件(20),所述的引流部件(10)包含:固定架(11),以及设置在固定架(11)中的引流管(12);其中,所述的固定架(11)的两端分别设有衬管穿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20)包含:衬管(21),以及设置在衬管(21)上能自由调节位置的两个套管(22);其中,所述的衬管(21)的两端具有第一包覆端(211)和第二包覆端(212);所述的衬管(21)与所述的引流部件(10)通过所述的衬管穿孔(111)连接;所述的衬管(21)采用软质弹性管;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衬管(2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衬管穿孔(111)并反折设置,所述的第一包覆端(211)和第二包覆端(212)均包覆在所述的衬管(21)的外壁上并分别通过所述的两个套管(2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切套管装置,该装置包含:引流部件(10),以及用于固定引流部件(10)的固定部件(20),所述的引流部件(10)包含:固定架(11),以及设置在固定架(11)中的引流管(12);其中,所述的固定架(11)的两端分别设有衬管穿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20)包含:衬管(21),以及设置在衬管(21)上能自由调节位置的两个套管(22);其中,所述的衬管(21)的两端具有第一包覆端(211)和第二包覆端(212);所述的衬管(21)与所述的引流部件(10)通过所述的衬管穿孔(111)连接;所述的衬管(21)采用软质弹性管;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衬管(21)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衬管穿孔(111)并反折设置,所述的第一包覆端(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芝璟史云梅朱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