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热管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472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热管,包括金属管体、吸液芯和工作介质,金属管体的壁厚为0.03‑0.10毫米,其尾部和头部均为密封端,金属管体为具有密闭内腔的扁平状金属管体;吸液芯设置于金属管体的密闭内腔中,吸液芯是金属粉末经过高温烧结粘结在金属管体的内壁上而形成的金属粉末烧结毛细层;工作介质填充于金属管体的密闭内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薄热管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薄热管具有气液通道分离且通畅、传热性能好、毛细力大和工作介质回流阻力小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具有工艺步骤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和适合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它还能有效避免制作超薄热管过程中的出现褶皱和凹陷。

Ultrathin heat pi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ltrathin heat pipe comprises a metal tube body, the wick and the working medium, the metal tube wall thickness is 0.03 0.10 mm, the head and tail are sealed end, metal tube body flat metal tube has a closed cavity; the wick is arranged in the metal tube closed cavity the body in the wick is formed on inner wall of metal powder after high temperature sintering in the metal tube of metal powder sintered capillary layer on the metal tube; a closed cavity body in working medium filling.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ultrathin heat pipe. The ultrathin heat pip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ooth separation of gas-liquid passages, goo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large capillary force and small back flow resistance of the working medium.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proces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uitable for batch production, and meanwhile,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wrinkling and de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ultrathin heat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热传导

技术介绍
随着微纳米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功率密度不断攀升,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性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智能芯片、摄像头等发热元件一般采用受迫空气对流来冷却,但这种方法需要配备较高专属的风扇,由于空气的热容和热导率较低,使其冷却能力十分有限,该方式很难适应日益增长的高功率芯片的散热需求。散热不及时所带来的严重发热问题,极大地破坏了用户的操作舒适感,同时发热还会带来降频问题,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流畅度,而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长时间工作在较高温度下,其内部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寿命也会急剧下降。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其名义导热系数可达105W/m·℃。其名义导热系数是普通金属材料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但是常规热管从直径到厚度均难以适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狭小的空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用超薄热管厚度要求非常薄,其厚度大多在0.20-0.80毫米,而且在其内部还需设置相互分离的气液通道,以保证工作时气液循环高效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热管,包括金属管体、吸液芯和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壁厚为0.03‑0.10毫米,其尾部和头部均为密封端,所述金属管体为具有密闭内腔的扁平状金属管体;所述吸液芯设置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密闭内腔中,所述吸液芯是金属粉末经过高温烧结粘结在金属管体的内壁上而形成的金属粉末烧结毛细层;所述工作介质填充于金属管体的密闭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热管,包括金属管体、吸液芯和工作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壁厚为0.03-0.10毫米,其尾部和头部均为密封端,所述金属管体为具有密闭内腔的扁平状金属管体;所述吸液芯设置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密闭内腔中,所述吸液芯是金属粉末经过高温烧结粘结在金属管体的内壁上而形成的金属粉末烧结毛细层;所述工作介质填充于金属管体的密闭内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尾部和头部均通过焊接形成密封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体的尾部设有缩口,所述金属管体的尾部的缩口处通过焊接形成尾部密封端,所述金属管体的头部通过焊接形成头部密封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烧结毛细层均匀分布于所述金属管体的整个内壁上,金属粉末烧结毛细层的厚度为0.05-0.60毫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热管的整体厚度为0.20-0.80毫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铝粉、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金属粉末的粒径为100-500目。7.一种超薄热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中心棒预处理步骤:根据所需成品热管的长度确定中心棒的长度,对中心棒依次进行除油处理、烘干处理;坯管定长步骤:根据所需成品超薄热管的长度确定金属管体的长度,裁切金属管体;尾部缩管步骤:对经过坯管定长步骤后的金属管体的尾部进行缩口处理;坯管清洗步骤:对经过尾部缩管步骤后的金属管体依次进行除油处理、去除表面氧化层处理;坯管烘干步骤:对经过坯管清洗步骤后的金属管体进行烘干处理;尾部焊接步骤:对经过坯管烘干步骤后的金属管体的尾部缩口部位进行焊接处理,形成尾部密封端;灌入粉末步骤:将预设量的金属粉末灌入经过尾部焊接步骤后的金属管体内部,将经过中心棒预处理步骤后的中心棒从金属管体的头部开口处插入金属管体的内部,将金属管体水平放置,轻轻振动使灌入的金属粉末均匀分布在金属管体内部;烧结步骤:将经过灌入粉末步骤后的金属管体连同其内部插入的中心棒一起放入还原气氛烧结炉内进行高温烧结处理,通过高温烧结后,使金属粉末粘结在金属管体的内壁上、形成金属粉末烧结毛细层;拔出中心棒步骤:将中心棒从经过烧结步骤后的金属管体的内部拔出;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锋吴海涛傅洁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瀚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