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44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式空调器(200),其包括:外壳(10),其包括顶板(11)、底板(12)、前板(13)、后板(14)、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设置于后板(14)的吸风口(17);设置于前板(13)的出风口(18);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外壳(10)的马达(30);安装在外壳(10)内,使用马达(30)的输出轴作为旋转轴,通过由马达(30)驱动将外部的空气从吸风口(17)吸入的风扇(20);对由风扇(20)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40);和设置在热交换器(40)的正下方的积水盘(50),马达(30)的输出轴与顶板(11)或底板(12)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200)的整体厚度小,实现了扁平化的管道式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式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管道式空调器由于能够通过驱动室内空气进行循环,从而高效地实现室内的制冷或制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中。图6是表示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侧面剖面图。如图6、7所示,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包括一个马达103和位于马达103两侧的两个风扇102,位于马达103的两个端部的转动轴104与风扇102连接。由此,通过一个马达103来驱动两个风扇102转动。马达103被驱动,与转动轴104连接的风扇102开始旋转。由此,从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吸入口110被吸入的空气由送风部108送出,并经由积水盘105的凸曲面106与顶板所组成的风道,通过热交换器107。并且,经热交换器107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从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吹出口109吹出。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11061.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管道式空调器通常设置于室内吊顶中,管道式空调器的厚度直接影响吊顶的高度,但是,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厚度普遍为180mm以上,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而且,管道式空调器通常在室内运行,其产生的噪音容易影响用户,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噪音较大。此外,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中的风扇距离出风口较远,出风的效率低。吊顶在出风口之外还需要另设维修口。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的厚度薄、产生的噪音少、出风效率高并且使得无需在吊顶另外设置维修口的管道式空调器。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现有管道式空调器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潜心研究,发现现有管道式空调器的厚度取决于风扇在与顶板或底板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致使现有的管道机普遍厚度在180mm以上,并且发现直接对着热交换器吹风会导致噪音较大。于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想到如果将风扇以及风扇马达横置,并将风扇设置在散热器与出风口之间,不仅能够减小管道式空调器在与顶板或底板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降低噪音,而且能够提高出风效率,使得无需在吊顶另外设置维修口,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前板、后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吸风口,该吸风口设置于所述后板;出风口,该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板;马达,该马达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风扇,该风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使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作为旋转轴,通过由所述马达驱动将外部的空气从所述吸风口吸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对由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积水盘,该积水盘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正下方,用于蓄积从所述热交换器滴下的水,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垂直。根据第一方面的上述管道式空调器,能够降低管道式空调器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根据第二方面的上述管道式空调器,能够在降低管道式空调器的厚度的同时减少管道式空调器产生的噪音,并且能够提高出风效率,使得无需在吊顶另外设置维修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在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马达的安装孔,所述马达从所述安装孔露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在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马达的安装孔,所述马达从所述安装孔露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是,在上述第三方面中,所述管道式空调器还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是,在上述第四方面中,所述管道式空调器还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顶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是,在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所述风扇在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为65mm以上75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是,在上述第七方面中,所述管道式空调器在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垂直的方向上的厚度为150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是,在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马达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所述第一风扇使用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作为旋转轴,所述第二风扇使用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作为旋转轴,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在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是,在上述第九方面中,所述第一风扇具有第一风扇导风件,所述第二风扇具有第二风扇导风件,所述第一风扇被第一马达驱动成俯视时顺时针旋转,使风沿着所述第一风扇导风件从所述出风口向所述左侧板一侧倾斜地吹出,所述第二风扇被第二马达驱动成俯视时逆时针旋转,使风沿着所述第二风扇导风件从所述出风口向所述右侧板一侧倾斜地吹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是,在上述第十方面中,俯视时,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左侧板一侧,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右侧板一侧。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是,在上述第十方面中,俯视时,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右侧板一侧,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左侧板一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马达横向设置于顶板或底板,即,将马达的输出轴与顶板或底板垂直地设置,并且,将风扇设置于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能够将管道式空调器的厚度降低,控制在150mm以下,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管道式空调器产生的噪音,能够提高出风效率,使得无需在吊顶另外设置维修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俯视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前视图。图6为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立体图。图7为现有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管道式空调器10外壳11顶板12底板13前板14后板15左侧板16右侧板110、17吸风口109、18出风口102、20、20a、20b风扇103、30、30a、30b马达101、21a、21b导风件32第一固定板33第二固定板107、40热交换器105、50积水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的俯视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的前视图。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式空调器200包括:外壳10;风扇20a、20b;马达30a、30b;热交换器40;和积水盘50。外壳10大致为长方体形状,包括顶板11、底板12、前板13、后板14、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顶板11与底板12相对,前板13与后板14相对,左侧板15与右侧板16相对。壳体10的形状没有任何限定,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在后板14开设有吸风口17,在前板13开设有出风口18。吸风口17和出风口18可以呈口状结构,也可以呈网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0包括第一马达30a和第二马达30b。马达30a、30b的输出轴分别与顶板11或底板12垂直。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道式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顶板、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吸风口,该吸风口设置于所述后板;出风口,该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板;马达,该马达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风扇,该风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使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作为旋转轴,通过由所述马达驱动将外部的空气从所述吸风口吸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对由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积水盘,该积水盘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正下方,用于蓄积从所述热交换器滴下的水,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顶板、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吸风口,该吸风口设置于所述后板;出风口,该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前板;马达,该马达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风扇,该风扇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使用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作为旋转轴,通过由所述马达驱动将外部的空气从所述吸风口吸入;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对由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和积水盘,该积水盘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正下方,用于蓄积从所述热交换器滴下的水,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马达的安装孔,所述马达从所述安装孔露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马达的安装孔,所述马达从所述安装孔露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式空调器还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板之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式空调器还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顶板之间。7.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王来红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