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晓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77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51
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包括,外壳,其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其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外壳中部设置有转轴,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一凸起部;置于外壳内的软管,该软管一端从第一开口穿出至外壳外部,另一端从第二开口穿出至外壳外部;位于外壳内部且枢接转轴上的转盘,该转盘的周缘枢接有挤压辊,该挤压辊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转动轴线平行;枢接于转盘周缘的两夹持辊,两夹持辊沿转盘的轴向排列且相对设置,且夹持辊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径向一致,两夹持辊相对的部分形成用于夹持软管的夹持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盘上设置有夹持辊,既起到了防止软管跑偏并掉落至转盘与外壳之间间隙的效果,又起到了增加侧向的挤压作用点的效果,提高了挤压泵的容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流体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
技术介绍
在建造和装修领域中经常需要大量地、连续地输送水泥至需要灌浆的地方,因此,工程人员一般会使用泵类设备为水泥提供动力,再配合管道将其输送至目标位置。通过挤压柔性管道,一段一段地将水泥往目标位置处的管道出口排放,此时,如果使用挤压泵类设备挤压该柔性管道,则该柔性管道位于机体内的部分会很容易掉落到回转零件(如转盘)与机体外壳之间的侧向间隙处,造成卷皮或抱死。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挤压泵类设备只依靠挤压辊与该设备内一些配合位置一并挤压软管进行工作,由经验可知,只对软管做法向的旋转挤压的容积效率会较低,换言之,这种方式的挤压会伴随较大的容积泄漏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防止软管跑偏并掉落至转盘侧面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同时提高挤压泵的容积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包括:外壳,其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其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外壳中部设置有转轴,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一凸起部;置于外壳内的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

【技术保护点】
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其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外壳中部设置有转轴,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一凸起部;置于外壳内的软管,该软管一端从第一开口穿出至外壳外部,另一端从第二开口穿出至外壳外部;位于外壳内部且枢接转轴上的转盘,该转盘的周缘枢接有挤压辊,该挤压辊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转动轴线平行,该挤压辊与凸起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挤压软管的挤压机构;枢接于转盘周缘的两夹持辊,两夹持辊沿转盘的轴向排列且相对设置,且夹持辊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径向一致,两夹持辊相对的部分形成用于夹持软管的夹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挤压泵转动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其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外壳中部设置有转轴,外壳的内壁设置有一凸起部;置于外壳内的软管,该软管一端从第一开口穿出至外壳外部,另一端从第二开口穿出至外壳外部;位于外壳内部且枢接转轴上的转盘,该转盘的周缘枢接有挤压辊,该挤压辊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转动轴线平行,该挤压辊与凸起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挤压软管的挤压机构;枢接于转盘周缘的两夹持辊,两夹持辊沿转盘的轴向排列且相对设置,且夹持辊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径向一致,两夹持辊相对的部分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谢晓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