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76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上设置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活塞缸,活塞缸上设置有滤清器,所述活塞缸内设置有两个转轮,所述其中一个转轮与电机连接,两个所述转轮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铰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一端穿出活塞缸并与外界接触,所述散热片与活塞缸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活塞缸密封性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塞与散热片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片的安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空气压缩机能够加快气缸盖与外界之间的热交换,保证气缸盖与进入气缸盖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吸收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到外界,保证气缸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系统核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与水泵原理类似的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空气压缩机使得空气压缩机内部的曲轴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的连杆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内的容积变化。通过上述过程,空气压缩机可以将空气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后的空气输送给其他需要气体压力能的设备。公告号为CN1019859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用气缸盖,包括吸气孔、排气孔。吸气孔与排气孔之间设置有隔离带,吸气孔与排气孔之间连通有吸气通道与排气通道。隔离带上设置有带排气口的排气管连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气缸盖可以使得排气管直接连接在排气口上,不需要额外增加连接部件,可以较为方便的完成布管作业,且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空气压缩机的气缸盖在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气缸盖中时,较低温度的空气与气缸盖之间的热交换作用会使得气缸盖的温度下降,逐渐与空气温度趋于一致。由于该气缸盖通过空气与空气压缩机的内壁自然接触冷却,使得冷却效率较低,从而导致气缸盖不能及时散热,影响气缸盖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这种空气压缩机能够加快气缸盖与外界之间的热交换,保证气缸盖与进入气缸盖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吸收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到外界,保证气缸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上设置有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上设置有滤清器,所述活塞缸内设置有两个转轮,所述其中一个转轮与电机连接,两个所述转轮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铰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一端穿出活塞缸并与外界接触,所述散热片与活塞缸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活塞缸密封性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塞与散热片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片的安装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启动电机,带动与电机连接的活塞缸运作。活塞缸内的两个转轮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转轮转动带动固定杆围绕着转轮中心发生转动。固定杆转动带动活塞杆一端做与固定块相同的偏心转动运动。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活塞与活塞杆铰接,使得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杆内来回滑移。活塞杆移动过程中带动活塞缸内的压强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活塞缸吸收外部空气进入到活塞缸中。空气压缩机在运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空气压缩机的温度上升。在散热片的设置下,空气压缩机内的热量从空气压缩机的内壁转移至散热片。散热片一端位于空气压缩机外部,从内部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直接排出至外界,降低了空气压缩机内的温度。另外,当外部空气进入到活塞缸内时,空气与散热片接触。空气将散热片上聚集的热量从散热片上自然携带着离开空气压缩机。活塞滑移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散热片滑移。当活塞下移吸气时,带动散热片下移,散热片在空气中的接触面积减小,在空气压缩机内的接触面积增大。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与散热片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使得空气与散热片充分接触发生热交换;当活塞上移放气时,带动散热片上移,从而使得散热片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散热片上积累的热量与外界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从而加速散热片的散热。经过上述多次循环,一方面使得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时,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加速空气与散热片之间的热交换;另一方面使得空气排出空气压缩机时,散热片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加速散热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散热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效果更佳,能够更及时的将空气压缩机上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活塞缸上的缸盖,所述缸盖上设置有可供散热片通过的通槽,所述缸盖于通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于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有倒L形的弹性片。所述缸盖于卡槽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弹性片相对应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散热片滑移,使得散热片与空气压缩机之间存在空隙,因此,需要对散热片与空气压缩机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当散热片在活塞的带动下上移时,缸盖卡槽位置处的密封圈上的倒L形弹性片向两侧弯曲。倒L形弹性片挤压弯曲变形,使得倒L形弹性片可以与卡槽内壁紧紧抵接。此时,倒L形弹性片将卡槽与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封闭,从而保证空气压缩机的密封性;当散热片在活塞的带动下下移时,卡槽底部的倒L形弹性片同样向两侧弯曲,使得卡槽与倒L形弹性片之间紧紧抵接,保证空气压缩机的密闭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盖于卡槽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弹性片相对应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缸盖在滑移的过程中带动倒L形弹性片挤压弯曲。当倒L形弹性片挤压变形至成直线状弹性片时,由于安装槽的设置,使得直线状弹性片一端进入到安装槽与安装槽壁抵接。上述设置加强了倒L形弹性片与卡槽之间的抵接程度,从而更好的保证了空气压缩机的密闭性。另外,在倒L形弹性片成直线状时,相比较于其他形状的弹性片,这种直线状弹性片对散热片的移动距离的影响最小,使得散热片具有较大范围的移动距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活塞两端固定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散热片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孔,所述螺孔上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将散热片与安装块上的螺孔相对应,然后利用螺栓将安装块与散热片连接。通过该设置,使得散热片与安装块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防止活塞在移动的过程中导致散热片与活塞相脱离。另外,由于通过螺栓与螺孔之间的配合,使得散热片与活塞之间可以较为方便的拆卸。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两侧均连接有接料板,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过滤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散热片上设置有过滤孔,当活塞下移吸入空气时,空气顺着散热片上的过滤孔逸出。由于过滤孔的存在,使得吸入的空气中的较大的杂质可以被过滤孔过滤,防止过多较大的杂质进入到活塞与内壁的空隙中导致活塞运动受阻。通过该过滤过程,同时对空气在进入到滤清器之前进行一次过滤,减小滤清器的过滤压力,对滤清器的要求降低。当空气中的杂质被过滤孔过滤并粘附在散热片上的过滤孔处。当活塞上下滑移并伴随着电机的震动的过程中,处于过滤孔位置处的杂质在上述两个运动下从过滤孔处离开。杂质落到接料板位置处完成收集。接料板将杂质汇集,一方面使得过滤孔不会被过多的杂质所堵塞;另一方面使得接料板可以将杂质聚集在一处,方便后续清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板与安装块之间设置有与安装块上相同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接料板上设置有相同的螺孔,使得将接料板、安装块以及散热片上的螺孔通过一个螺栓进行连接,方便接料板与散热片的共同安装拆卸。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板上设置有斜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斜板的设置,使得在杂质进入到接料板时,在电机的震动下,杂质逐渐沿着斜板进入到斜板的底部。通过该设置,防止活塞在上下移动时带起杂质脱离接料板,保证接料板杂质收集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盖与活塞缸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缸盖与活塞缸之间螺栓连接,使得缸盖与活塞缸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缸盖在电机工作时不会因电机工作产生的震动而与活塞缸脱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1),所述储气罐(1)上设置有电机(2)以及与电机(2)连接的活塞缸(3),所述活塞缸(3)上设置有滤清器(4),所述活塞缸(3)内设置有两个转轮(6),所述其中一个转轮(6)与电机(2)连接,两个所述转轮(6)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上套接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顶部铰接有活塞(9),其特征是:所述活塞(9)上连接有散热片(12),所述散热片(12)一端穿出活塞缸(3)并与外界接触,所述散热片(12)与活塞缸(3)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活塞缸(3)密封性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塞(9)与散热片(12)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片(12)的安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压缩机,包括储气罐(1),所述储气罐(1)上设置有电机(2)以及与电机(2)连接的活塞缸(3),所述活塞缸(3)上设置有滤清器(4),所述活塞缸(3)内设置有两个转轮(6),所述其中一个转轮(6)与电机(2)连接,两个所述转轮(6)边缘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上套接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顶部铰接有活塞(9),其特征是:所述活塞(9)上连接有散热片(12),所述散热片(12)一端穿出活塞缸(3)并与外界接触,所述散热片(12)与活塞缸(3)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活塞缸(3)密封性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塞(9)与散热片(12)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片(12)的安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活塞缸(3)上的缸盖(18),所述缸盖(18)上设置有可供散热片(12)通过的通槽(19),所述缸盖(18)于通槽(19)的位置处设置有卡槽(20),所述卡槽(20)内设置有密封圈(21),所述密封圈(21)于散热片(1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友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硕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