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流体在管道内输送时,需通过对流体施加压力的方式使得流体流动,使其具有了动能。然而目前在管道输送流体的过程中,这种动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管道中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所造成的能源浪费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有效的对管道内的流体动能进行了利用,将其转换为电能对设备进行供电,且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保证供电的稳定和可靠性,更具实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包括:动力系统、能量转换系统、控制系统和蓄电池;动力系统用于将管道内流体的直线运动的动能转变为输出端旋转运动的动能;能量转换系统与动力系统连接,用于将动力系统输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蓄电池和用电设备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10)、能量转换系统(20)、控制系统(30)和蓄电池(40);所述动力系统(10)用于将管道内流体的直线运动的动能转变为输出端旋转运动的动能;所述能量转换系统(20)与所述动力系统(10)连接,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10)输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30);所述控制系统(30)分别与所述蓄电池(40)和用电设备(50)连接,用于对二者进行监控和电能的分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10)、能量转换系统(20)、控制系统(30)和蓄电池(40);所述动力系统(10)用于将管道内流体的直线运动的动能转变为输出端旋转运动的动能;所述能量转换系统(20)与所述动力系统(10)连接,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10)输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30);所述控制系统(30)分别与所述蓄电池(40)和用电设备(50)连接,用于对二者进行监控和电能的分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20)包括防爆机壳(21)、定子线圈(22)和转子机构(23);所述定子线圈(22)和转子机构(23)均设置于所述防爆机壳(21)内,所述防爆机壳(21)设置有供所述动力系统(10)输出端进入的通孔,所述动力系统(10)输出端与所述转子机构(23)连接,带动所述转子机构(23)转动,所述定子线圈(22)固定设置在所述防爆机壳(21)内壁上,且与位于其线圈内部的所述转子机构(23)间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10)包括阀体(1)、导流筒(2)、传动机芯(3)和驱动涡轮(4);所述导流筒(2)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壁上,且二者间存在供流体通过的通道;所述传动机芯(3)连通动力系统(10)的内外两侧,用于将所述动力系统(10)内侧的流体动能传递给所述能量转换系统(20);其中,所述导流筒(2)设置有第一腔体,用于放置所述传动机芯(3);所述驱动涡轮(4)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端,且与所述传动机芯(3)连接,用于在流体的推动下转动,且将此旋转运动传递至所述传动机芯(3),所述传动机芯(3)的输出端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2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管道流体驱动发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芯(3)包括机芯座(3-1)、蜗杆(3-3)和齿轮组;所述机芯座(3-1)与所述蜗杆(3-3)两端和所述齿轮组中的各齿轮转轴转动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腔体开口处所设置的固定板(3-7)固定设置,所述齿轮组中各齿轮转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蜗杆(3-3)的转轴相垂直,所述齿轮组中一齿轮与所述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安力,李文理,翟伟,
申请(专利权)人:特瑞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