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度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04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角度门铰链,特点是包括本体、外摇及内摇臂、第一销轴至第九销轴、阻尼器、连接臂、曲柄、弹簧座、弹簧、摆臂及铰链杯;外摇臂分别通过第一及第二销轴与本体及连接臂连接,外摇臂上设有定位凸块;在连接臂上设有滑槽;在阻尼器上设有滑块及弧形凹陷位,滑块设在滑槽中,阻尼器的活塞杆设在连接臂上,定位凸块可位于弧形凹陷位中;曲柄通过第四销轴与本体连接,曲柄通过第三销轴与连接臂及弹簧座连接;弹簧设在弹簧座内;弹簧座通过第五销轴与曲柄连接;摆臂通过第六销轴与曲柄及内摇臂连接;内摇臂通过第七销轴与摆臂连接,内摇臂通过第九销轴与铰链杯连接;铰链杯通过第八销轴与连接臂连接。其优点为:结构紧凑,缓冲力稳定,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角度门铰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角度门铰链。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大角度门铰链包括内摇臂、固定在门板上的铰链杯、曲柄、复位弹簧、弹簧座、连接臂、安装在框件上的本体及外摇臂,其中所述内摇臂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铰链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曲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座的安装孔中,另一端伸出安装孔外;在所述弹簧座的一端设有向外伸展的两长形孔,所述曲柄的中部、连接臂的中部及弹簧座通过第四销轴转动连接,第四销轴穿过两长形孔并与复位弹簧的伸出端配合,曲柄的另一端通过第五销轴与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铰链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销轴与外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外摇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销轴与本体的中部转动连接;该大角度门铰链,结构复杂,阻尼器装配较麻烦,使用寿命短,维修不方便及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缓冲力稳定,使用寿命长,方便维修,精度高的的大角度门铰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是这样实现的,其是大角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外摇臂、第一销轴、第二销轴、阻尼器及连接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角度门铰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角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外摇臂(2)、第一销轴(3)、第二销轴(4)、阻尼器(5)及连接臂(6);其中,所述外摇臂(2)的右端部通过第一销轴(3)与本体(1)的中部转动连接,外摇臂(2)的左端部通过第二销轴(4)与连接臂(6)的右端部转动连接,在外摇臂(2)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向内凸起的定位凸块(21);在所述连接臂(6)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限位结构(62),所述限位结构(62)与连接臂(6)的顶壁配合形成两滑槽(63);在所述阻尼器(5)的前后两侧壁上均设有滑块(51),在阻尼器(5)的前后两侧壁的右部设有弧形凹陷位(52),两所述滑块(51)设在对应的滑槽(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外摇臂(2)、第一销轴(3)、第二销轴(4)、阻尼器(5)及连接臂(6);其中,所述外摇臂(2)的右端部通过第一销轴(3)与本体(1)的中部转动连接,外摇臂(2)的左端部通过第二销轴(4)与连接臂(6)的右端部转动连接,在外摇臂(2)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向内凸起的定位凸块(21);在所述连接臂(6)的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限位结构(62),所述限位结构(62)与连接臂(6)的顶壁配合形成两滑槽(63);在所述阻尼器(5)的前后两侧壁上均设有滑块(51),在阻尼器(5)的前后两侧壁的右部设有弧形凹陷位(52),两所述滑块(51)设在对应的滑槽(63)中从而使阻尼器(5)安装在连接臂(6)内并能沿滑槽(63)定向移动,所述阻尼器(5)的活塞杆(53)的端部设在连接臂(6)上,两所述定位凸块(21)可位于对应的弧形凹陷位(52)中从而使阻尼器(5)定向移动;第三销轴(7)、第四销轴(8)、第五销轴(10)、曲柄(9)、弹簧座(11)及弹簧(12);其中,所述曲柄(9)的右端部通过第四销轴(8)与本体(1)的左端部转动连接,曲柄(9)的中上部通过第三销轴(7)分别与连接臂(6)的中部及弹簧座(11)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2)设在弹簧座(11)内;所述弹簧座(11)的中部通过第五销轴(10)与曲柄(9)的中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业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天斯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