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芯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14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芯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导体、导体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金属护层、分相内护层,光纤单元,填充层、包带层、金属包带层,内垫层、铠装层、外护层,光纤单元由光纤、不锈钢管、PE内护层、钢丝铠装层、PE外护层组成,光单元根据需要根数设置为1~3根。金属包带层采用0.1~0.3mm厚度的铜带组成,铜带采用的是青铜带或黄铜带,作为防蛀虫保护,提高海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长距离、大功率传输的需求,“二缆合一”特性,节约海底电缆敷设通道资源,且具有费用低、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推动了我国光通信及电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芯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特别涉及一种三芯大长度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本技术属于电缆制造

技术介绍
110kV陆缆受设备、运输、陆上敷设等条件限制,均采用单芯结构,但海缆可以克服施工、敷设等难题,目前设备水平完全具备了三芯110kV海底光纤复合电缆的生产和储运,我司生产的三芯110kV海缆项目在江苏某风电场已投运,克服了缆芯重、弯曲难等运输、施工难题,目前运行状况良好,三芯110kV海底光电复合缆是海底电缆、海底光缆复合结构设计,综合了电力和通信传输的双重功效,节约海底电缆敷设通道资源,降低工程费用。随着国家海洋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呈快速增加的趋势,海上风电需要大量的海底电缆将海上清洁能源输送到岸上电网利用。而海洋路由将变得越来越紧张,国家海洋局已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从长远考虑,要求各风电企业,本着节约海洋路由的思想,尽量采用节约海洋利用面积的方案来推动不断涌现的新兴海洋产业。而三芯海底电缆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投资,而且大大节约了海底路由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芯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芯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导体(1)、导体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5)、金属护层(6)、分相内护层(7),光纤单元(8),填充层(9)、包带层(10)、金属包带层(11),内垫层(12)、铠装层(13)、外护层(14);在阻水导体(1)外设置有导体屏蔽层(2),在导体屏蔽层(2)外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外设置有绝缘屏蔽层(4),在绝缘屏蔽层(4)外设置有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5),在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5)外设置有金属护层(6),在金属护层(6)外设置有分相内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芯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水导体(1)、导体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5)、金属护层(6)、分相内护层(7),光纤单元(8),填充层(9)、包带层(10)、金属包带层(11),内垫层(12)、铠装层(13)、外护层(14);在阻水导体(1)外设置有导体屏蔽层(2),在导体屏蔽层(2)外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外设置有绝缘屏蔽层(4),在绝缘屏蔽层(4)外设置有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5),在半导电阻水带绕包层(5)外设置有金属护层(6),在金属护层(6)外设置有分相内护层(7),在成缆间隙中设置有光纤单元(8)和填充层(9),在成缆线芯外设置有包带层(10),在包带层(10)外设置有金属包带层(11),在金属包带层(11)外设置有内垫层(12),在内垫层(12)外设置有铠装层(13),在铠装层(13)外设置有外护层(14);所述光纤单元(8)由光纤(15)、不锈钢管(16)、PE内护层(17)、钢丝铠装层(18)、PE外护层(19)组成,光单元根据需要根数设置为1~3根;所述阻水导体(1)采用不镀金属层的退火铜导体,导体内部采用分层纵包阻水带,并缠绕阻水纱,半导电带和阻水纱覆盖在绞和导体空隙,以保证优良的导体阻水性能;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刚赵囿林张建民周小兵卢岩周远清陈果周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