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钢球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509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钢球及其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加工方法包括:1)将待熔炼原料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经除氧后,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后,出炉,制得耐磨钢球;其中,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和/或丙酮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00~850℃,保温时间为70~10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150~22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40~18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通过上述设计,使得通过上述方式制得的钢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性能。

Wear resistant steel ball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ear resistant steel ball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1) processing method for smelting raw material to be smelted in vacuum condition, the oxygen produced after melting liquid; 2) step 1) melting into the mold prepared, after cooling after molding, to ball billet; 3) step 2) ball billet prepared sequentially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and tempering for two times, was released, which are wear resistant steel ball; quenching process for methanol and / or acetone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is 800 to 850 DEG C, the holding time is 70 ~ 100min; tempering temperature is 150 to 220 DEG C, the holding time is 100 ~ 120min; two tempering temperature is 140 to 180 DEG C, the holding time is 100 ~ 120min. Through the design above, the steel ball made by the above method has good wear resistance and greatly improves its servic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钢球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球的生产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耐磨钢球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球以其广泛的使用领域使得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使用极为广泛,而往往钢球是作为一个部件用于设备等结构上,且往往起到滚动等作用。因此,其耐磨性能的好坏将大大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强度,且耐磨性能较好的耐磨钢球及其加工方法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钢球的耐磨等性能将大大影响其使用性能,但一般的钢球往往耐磨性能一般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强度,且耐磨性能较好的耐磨钢球及其加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钢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1)将待熔炼原料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经除氧后,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后,出炉,制得耐磨钢球;其中,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和/或丙酮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00~850℃,保温时间为70~10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150~22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40~18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加工方法制得的耐磨钢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将待熔炼原料先进行熔炼,而后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制得球坯,再将上述球坯经一定条件的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制得钢球,从而使得通过上述方式制得的钢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钢球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加工方法包括:1)将待熔炼原料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经除氧后,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后,出炉,制得耐磨钢球;其中,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和/或丙酮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00~850℃,保温时间为70~10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150~22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40~18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本专利技术将待熔炼原料先进行熔炼,而后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制得球坯,再将上述球坯经一定条件的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制得钢球,从而使得通过上述方式制得的钢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熔炼原料包括:0.2-0.5重量%的碳、0.2-0.8重量%的硅、1-2重量%的锰、0.02-0.1重量%的磷、0.05-0.1重量%的硫、0.05-0.2重量%的镍、0.3-1.2重量%的铬、0.3-0.9重量%的铜、0.01-0.05重量%的钼、0.01-0.02重量%的钒、0.01-0.03重量%的钛和0.01-0.03重量%的铈,余量为铁。这里的除氧方式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进行,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除氧为向熔炼液中加入渣料进行除氧,且所述渣料至少包括活性铁除氧剂。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还可以包括在除氧后进行去渣,且所述去渣过程包括:向除氧后的熔炼液中加入铝料与稀土粉末进行混合,同时向自熔炼炉底部向熔炼炉内部吹入氩气。为了使制得的钢球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熔炼过程为置于温度为1050-1200℃,压力为50-120MPa的条件下进行。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二次回火后还包括将钢球经撞击或是挤压。这里的撞击方式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撞击过程为将钢球置于转速为10~20r/min的转动体中进行转动并撞击。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钢球经撞击或是挤压后还包括将钢球进行研磨;所述研磨过程至少包括粗研磨和精研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加工方法制得的耐磨钢球。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1)将待熔炼原料(0.2重量%的碳、0.2重量%的硅、1重量%的锰、0.02重量%的磷、0.05重量%的硫、0.05重量%的镍、0.3重量%的铬、0.3重量%的铜、0.01重量%的钼、0.01重量%的钒、0.01重量%的钛和0.01重量%的铈,余量为铁)置于真空条件下,且温度为1050℃,压力为50MPa的条件下进行熔炼,向其中加入活性铁除氧剂除氧后,再向其中加入铝料与稀土粉末进行混合,同时向自熔炼炉底部向熔炼炉内部吹入氩气进行除渣,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7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150℃,保温时间为10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40℃,保温时间为100min)后,置于转速为10r/min的转动体中进行转动并撞击,出炉,制得耐磨钢球A1。实施例21)将待熔炼原料(0.5重量%的碳、0.8重量%的硅、2重量%的锰、0.1重量%的磷、0.1重量%的硫、0.2重量%的镍、1.2重量%的铬、0.9重量%的铜、0.05重量%的钼、0.02重量%的钒、0.03重量%的钛和0.03重量%的铈,余量为铁)置于真空条件下,且温度为1200℃,压力为120MPa的条件下进行熔炼,向其中加入活性铁除氧剂除氧后,再向其中加入铝料与稀土粉末进行混合,同时向自熔炼炉底部向熔炼炉内部吹入氩气进行除渣,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10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220℃,保温时间为12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80℃,保温时间为120min)后,置于转速为20r/min的转动体中进行转动并撞击,出炉,制得耐磨钢球A2。实施例31)将待熔炼原料(0.3重量%的碳、0.5重量%的硅、2重量%的锰、0.05重量%的磷、0.08重量%的硫、0.1重量%的镍、0.8重量%的铬、0.6重量%的铜、0.03重量%的钼、0.02重量%的钒、0.02重量%的钛和0.02重量%的铈,余量为铁)置于真空条件下,且温度为1100℃,压力为80MPa的条件下进行熔炼,向其中加入活性铁除氧剂除氧后,再向其中加入铝料与稀土粉末进行混合,同时向自熔炼炉底部向熔炼炉内部吹入氩气进行除渣,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淬火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钢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1)将待熔炼原料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经除氧后,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后,出炉,制得耐磨钢球;其中,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和/或丙酮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00~850℃,保温时间为70~10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150~22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40~18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钢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1)将待熔炼原料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熔炼,经除氧后,制得熔炼液;2)将步骤1)中制得的熔炼液入模,待冷却成型后,得到球坯;3)将步骤2)中制得的球坯顺次经淬火、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后,出炉,制得耐磨钢球;其中,淬火过程为置于甲醇和/或丙酮气氛下进行,且淬火的温度为800~850℃,保温时间为70~100min;一次回火温度为150~22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二次回火温度为140~180℃,保温时间为100~12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待熔炼原料包括:0.2-0.5重量%的碳、0.2-0.8重量%的硅、1-2重量%的锰、0.02-0.1重量%的磷、0.05-0.1重量%的硫、0.05-0.2重量%的镍、0.3-1.2重量%的铬、0.3-0.9重量%的铜、0.01-0.05重量%的钼、0.01-0.02重量%的钒、0.01-0.03重量%的钛和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生卢国孝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宇恒特种钢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