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锥塔和干混砂浆罐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460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流锥塔和干混砂浆罐及其制作方法。其分流锥塔包括位于上部的蘑菇型锥体、位于中部的立柱和位于下部的立腿,所述蘑菇型锥体和支腿之间通过立柱相连接,相邻立腿之间形成物料通道,所述支腿为倾斜的扇形且各支腿围成开设有物料通道的锥体结构,所述支腿所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直径小于蘑菇型锥体的底面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蘑菇型锥体结合锥体结构的支腿的构成了上下布置的双锥体结构,防止中心窝降和防离析的效果相较于现有的普通导流锥体更好,可以确保干混砂浆的均匀性,提高建筑抹灰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其结构简单,可提高干混砂浆罐的整体可靠程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同时大大减少材料损耗率。

Split cone tower and dry mixed mortar tank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diversion cone tower and a dry mixing mortar tank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shunt cone tower comprises a mushroom shaped cone, loca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entral column and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vertical leg, between the mushroom type cone and the leg is connected by a vertical column, adjacent material passage is formed between the legs, the leg is tilted and each supporting leg into fan-shaped open cone structure material channel the cone structure of the legs surrounded by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iameter small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one type mushroom.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combination of mushroom type cone leg cone structure of double cone structure under the arrangement, prevent fovea drop and anti segrega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rdinary guide cone better, can ensure the uniformity of dry mixed mortar,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plastering engineering.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verall reliability of the dry mixed mortar tank can be improved,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material loss rate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锥塔和干混砂浆罐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干混砂浆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为响应环保要求,尽量减少现场堆放、搅拌干料所导致的粉尘污染,预先配置好的干混砂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现场的存储是靠干混砂浆罐来实现的。但是砂浆细颗粒物料下落时,因有锥形筒壁的限制约束,周边物料与筒身摩擦力较大,物料下落速度慢于中心区域,导致物料顶面下落接近下锥体时产生中心窝降,产生部分离析现象。同时物料存放较多时,上部压力大也经常致使底部螺旋搅拌器卡死。以上两种现象不良后果:1、易产生部分搅拌砂浆质量不好,上墙抹灰后翻砂较重,随灰刀压抹中也容易产生粗沙粒划痕。2、螺旋搅拌器经常卡死,导致的检修成本增加、物料浪费、工期耽误。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干混砂浆罐底部设置分流锥塔的方式来减轻干混砂浆的离析程度,从而提高搅拌砂浆的质量。例如公布号为CN206172266U、CN104150119A、CN103466224A等的专利文献即公开了这一解决方式。以CN104150119A为例,其公开了一种干混砂浆防离析储存仓,在储存仓底部设置一个包含有多个隔板的分料尖锥体,使得砂浆干混砂浆在出料时,再次进行均匀分区,混合到出料口,从而减少离析程度从而提高干混砂浆的质量。由于其分料尖锥体是由多个隔板组成的,因此其消减中心窝降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其主要是通过将砂浆进行先分区再混合的方式来减少离析,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离析程度,但是其效果实际并不显著。公开号为CN104150119A文献则公开了一种干混砂浆防离析移动筒仓,在储料罐内底部设置导流锥体,导流锥体的小端与罐内的离析管底端出料口对应,大端下方的底部开设下料口,下料口的中心与导流锥体的中心线重合,通过导流锥体将干混砂浆均匀地分散至导流锥体以及下料口周边,然后在旋转刮刀的作用下将干混砂浆均匀地刮进下料口中。相对而言,此导流锥体的防窝降效果较分料尖锥体要好,但是其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出料对于干混砂浆均匀度的影响,在仓底设置了旋转刮刀,但是当仓内装有大量的干混砂浆时,底部压力很大,旋转刮刀是难以正常工作的,因此,此种方案仅适用于仓内砂浆较少的情况,仓内砂浆越多,可靠性越差。公开号为CN103466224A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导流锥体的基础上增设了振动装置,虽然振动装置有较好的防堵塞效果,但是对于防离析而言,确实适得其反的。由于干混砂浆中含有不同密度和力度的多种物料,在振动作用会加剧离析程度,最后得到的干混砂浆均匀度反而可能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流锥塔和干混砂浆罐及其制作方法,采用该分流锥塔可以有效防止干混离析的离析现象,并且避开了其它类似装备的内部旋转刮刀的变形、卡阻、脱落损坏设备的风险,便于生产维护和提升材料利用率,同时确保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分流锥塔,包括位于上部的蘑菇型锥体、位于中部的立柱和位于下部的立腿,所述蘑菇型锥体和支腿之间通过立柱相连接,相邻立腿之间形成物料通道,所述支腿为倾斜的扇形且各支腿围成开设有物料通道的锥体结构,所述支腿所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直径小于蘑菇型锥体的底面直径。优选地,所述蘑菇型锥体外周表面设置有螺旋圆曲面筋肋,优选地,所述蘑菇型锥体顶面为半球面。优选地,所述的分流锥塔采用酚醛树脂层压塑料加工而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了所述分流锥塔的干混砂浆罐,包括筒身、下锥体、支撑柱和螺旋搅拌机,所述下锥体设置于筒身底部并与筒身构成完整的罐体结构,所述支撑柱连接于罐体结构下方,所述下锥体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螺旋搅拌机与物料出口相连接,所述下锥体底部中心安装有所述分流锥塔。优选地,所述蘑菇型锥体与筒身同轴布置,所述蘑菇型锥体的锥角与下锥体的锥角相一致,所述蘑菇型锥体的底面半径等于筒身半径的0.25~0.33倍;所述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各支腿所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半径等于筒身半径的0.2~0.25倍,所述物料通道对应的圆心角α的取值范围为60°≤α≤70°;所述分流锥塔的总高度等于下锥体高度的六分之四。优选地,所述立腿通过下锥体外侧插入的螺钉与下锥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下方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电子称重计量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所述干混砂浆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干混砂浆罐的罐体,在筒身封顶前将分流锥塔吊入罐体内的安装位置;b、检查分流锥塔的立腿端面与下锥体内壁的配合间隙,达到紧密结合要求;c、从下锥体外侧插入螺钉,利用螺钉和立腿上的螺孔将下锥体与立腿把紧;d、对分流锥塔进行保护遮挡后,进行罐体封顶工序;e、清理收尾、防腐处理并安装其他附件,设备成品完成装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蘑菇型锥体结合锥体结构的支腿的构成了上下布置的双锥体结构,防止中心窝降和防离析的效果相较于现有的普通导流锥体更好,可以确保干混砂浆的均匀性,提高建筑抹灰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其结构简单,在仓内没有设置类似于旋转刮刀等设备,可以避免旋转刮刀的变形、卡阻、脱落损坏设备的风险,提高了干混砂浆罐的整体可靠程度,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材料损耗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干混砂浆罐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流锥塔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流锥塔的仰视图;图4是分流锥塔的蘑菇型锥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筒身1,下锥体2,支撑柱3,底座4,电子称重计量器5,螺旋搅拌机6,分流锥塔7,蘑菇型锥体701,立柱702,立腿703,物料通道7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分流锥塔7包括位于上部的蘑菇型锥体701、位于中部的立柱702和位于下部的立腿703,所述蘑菇型锥体701和支腿之间通过立柱702相连接,相邻立腿703之间形成物料通道704,所述支腿为倾斜的扇形且各支腿围成开设有物料通道704的锥体结构,所述支腿所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直径小于蘑菇型锥体701的底面直径。如图1所示,安装该分流锥塔7的干混砂浆罐,包括筒身1、下锥体2、支撑柱和螺旋搅拌机6,所述下锥体2设置于筒身1底部并与筒身1构成完整的罐体结构,所述支撑柱连接于罐体结构下方,所述下锥体2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螺旋搅拌机6与物料出口相连接,所述下锥体2底部中心安装有所述分流锥塔7。该干混砂浆罐在出料时,砂浆颗粒下降时,先通过蘑菇型锥体701的导向分流,将砂浆向四周分散,防止发生窝降现象,而蘑菇型锥体701相对于普通的尖锥体结构,其防窝降的效果更好。而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如图4所示,将所述蘑菇型锥体701顶面设置为半球面,并且为了是砂浆均匀的沿蘑菇型锥体701表面下落,所述蘑菇型锥体701外周表面设置有螺旋圆曲面筋肋。支腿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直径小于蘑菇型锥体701的底面直径,经蘑菇型锥体701导流后的砂浆不能直接落到支腿之间的物料通道704内,从而防止在蘑菇型锥体701的外周出现环形窝降现象。越到下锥体2底部,仓内的横截面就越小,在下锥体2侧壁的作用下,砂浆被挤压至支腿围成锥体结构上,并且在下降过程中不断通过物料通道704进入汇聚到物料出口,通过各物料通道704再次汇聚砂浆可以起到再次混合的作用。不同于
技术介绍
中的在仓内设置旋转刮刀的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分流锥塔和干混砂浆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分流锥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部的蘑菇型锥体(701)、位于中部的立柱(702)和位于下部的立腿(703),所述蘑菇型锥体(701)和支腿之间通过立柱(702)相连接,相邻立腿(703)之间形成物料通道(704),所述支腿为倾斜的扇形且各支腿围成开设有物料通道(704)的锥体结构,所述支腿所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直径小于蘑菇型锥体(701)的底面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分流锥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部的蘑菇型锥体(701)、位于中部的立柱(702)和位于下部的立腿(703),所述蘑菇型锥体(701)和支腿之间通过立柱(702)相连接,相邻立腿(703)之间形成物料通道(704),所述支腿为倾斜的扇形且各支腿围成开设有物料通道(704)的锥体结构,所述支腿所围成的锥体结构的底面直径小于蘑菇型锥体(701)的底面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蘑菇型锥体(701)外周表面设置有螺旋圆曲面筋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锥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蘑菇型锥体(701)顶面为半球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锥塔,其特征在于:采用酚醛树脂层压塑料加工而成。5.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分流锥塔的干混砂浆罐,包括筒身(1)、下锥体(2)、支撑柱(3)和螺旋搅拌机(6),所述下锥体(2)设置于筒身(1)底部并与筒身(1)构成完整的罐体结构,所述支撑柱(3)连接于罐体结构下方,所述下锥体(2)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螺旋搅拌机(6)与物料出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体(2)底部中心安装有所述分流锥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混砂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蘑菇型锥体(701)与筒身(1)同轴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黄会军王庆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