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4414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提袋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包括:机架,卡头定位机构,牵引机构,卡头承接机构,卡头装填机构,链式传输机构,步进式传送机构,穿绳机构;本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塑料卡头及金属卡头的手挽绳,根据其特征设计的用于拾取手挽绳两端硬质卡头的卡头装填机构,及把硬质卡头快速穿入手提袋的穿绳机构。是现有手提袋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的完善和补充。

Automatic threading device for handba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andbag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the automatic threading device for the handbag. The trac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frame, clamping head positioning mechanism, card head organization, card head loading mechanism, chai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tepp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ope mechanis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has been mainly aimed at forming with a plastic card hand rope head and metal clamp, according to the card head loading mechanism picking hand rope both hard card head for its design features, and the rope wear mechanism of hard wear with fast card head bag. It is the improvement and supplement of the existing handbag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提袋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
技术介绍
手提袋,制作材料有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此类产品通常用于厂商盛放产品、礼品、赠品等;还有很多前卫的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他装扮相匹配,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手提袋也被称作手挽袋、手袋等。现有手提袋的生产工艺:印刷、覆膜、压型、粘合、打孔、穿绳。手提袋的绳子多选用尼龙绳,棉绳或纸绳。根据手提袋的手挽绳的不同连接方式还有:手挽绳的粘合、手提袋打孔穿绳等工艺。现有手提袋生产在印刷、覆膜、压型、粘合、打孔,以及粘合手挽绳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现有手提袋打孔后的穿绳工艺:手提袋打孔后再穿入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卡头的手挽绳。此项穿绳的工作都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现有已经加工成形的手挽绳,其两端是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硬质卡头,中间是柔软的编织绳或尼龙绳;在进行手提袋穿绳时,需要把两端的硬质卡头穿入手提袋两侧的开孔中;如何抓取住两端的卡头,并快速穿入手提袋开孔中,是现阶段手提袋自动穿绳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

【技术保护点】
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包括:机架(1),卡头定位机构(2),牵引机构(3),卡头承接机构(4),卡头装填机构(5),链式传输机构(6),步进式传送机构(7),穿绳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定位机构(2)为两组表面光滑的长条状金属板(21)构成,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在同一水平呈平行设置,每组均设置有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进一步的,所述卡头定位机构(2)中,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一端呈上下重叠设置,沿上下重叠的一端至三分之一处,朝向另一组呈逐渐翻转状态,直至翻转90度停止;翻转90度后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由上下重叠状态转变为左右平行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同为一组的两根长...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包括:机架(1),卡头定位机构(2),牵引机构(3),卡头承接机构(4),卡头装填机构(5),链式传输机构(6),步进式传送机构(7),穿绳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定位机构(2)为两组表面光滑的长条状金属板(21)构成,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在同一水平呈平行设置,每组均设置有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进一步的,所述卡头定位机构(2)中,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一端呈上下重叠设置,沿上下重叠的一端至三分之一处,朝向另一组呈逐渐翻转状态,直至翻转90度停止;翻转90度后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由上下重叠状态转变为左右平行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形成有通路(211),所述通路(211),在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上下重叠、90度翻转及左右平行的状态时,都设置为同一宽度;所述卡头装填机构(5)为可独立活动的机构,在平行移动时与步进式传送机构(7)相互接触连接,从步进式传送机构(7)离开后与链式传输机构(6)相互接触连接,所述卡头装填机构(5)还包括:安装板(51),支撑架(52),横向导板(53),转向机构,卡头导向管(55),卡头装填管(56),挂环(57),所述支撑架(52)设置在安装板(51)上方,沿支撑架(52)上端横梁中间的一侧呈90度设置有横向导板(53),横向导板(53)上设置有与步进式传动机构(7)上的导轨相对应的导轨槽(531),横向导板(53)的末端设置有挂环(5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51)是内部为空腔的长方体,所述转向机构(54)包括:小型伺服电机(541),传送带(542),传动杆(543),传送带(542)设置在安装板(51)的空腔内,通过传动杆(543)与卡头装填管(56)相连接,小型伺服电机(541)设置在安装板(51)与支撑架(52)之间的空隙处,小型伺服电机(541)传动轴延伸入安装板(51)空腔内与传送带(542)相互接触连接,所述卡头装填管(56)为一端开放的圆管,通过连接杆(561)设置在安装板(51)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卡头装填管(56)沿圆管开放的一端至圆管的2/3处的管壁上设置有导绳槽(562),卡头装填管(56)另一端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贯通状顶针孔(563);进一步的,所述卡头导向管(55)为椭圆状贯通管体;管体一端的管径大于另一端的管径,管体整体呈喇叭状;沿卡头导向管(55)一端朝向另一端向下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导绳槽一(551);所述步进式传送机构(7)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步进式传动机构(7)由上导轨(71),下导轨(72),步进电机(73),传送链(74),传送挡板(75)构成;所述下导轨(72)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上导轨(71)水平悬置在下导轨(72)上方,步进电机(73)设置在下导轨(72)一端的机架(1)上,传送链(74)设置在下导轨(72)的一侧,传送链(74)设置有多个传送挡板(75);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71)与下导轨(72)之间形成有通道,在通道内,上导轨(71)和下导轨(72)与卡头装填机构(5)横向导板(53)上设置的导轨槽(531)相互咬合;进一步的,所述下导轨(72)的两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