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32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干机、空气缓冲器、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氧气缓冲器和制氧机外壳;所述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干机和空气缓冲器依次排列在制氧机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平行排列在制氧机外壳的中部;所述氧气缓冲器设在制氧机外壳的上部;所述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干机、空气缓冲器、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或者氧气缓冲器通过气体管道串联;该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内部结构布局简单,安装方便;吸附塔的内部结构对称设置,比普通的吸附塔制氧效率提高了一倍;使吸附介质实现旋转功能的结构设置,其动力来源为气体管道中分流的一部分高压气体,不用专门提供动力源,节省能源。

Rotary type molecular sieve oxygen mak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tary molecular sieve oxygen machine, including air compressor, air dryer, cold air buffer, the first adsorption tower, second adsorption tower, oxygen buffer and oxygen machine shell; the air compressor, air dryer and cold air buffer are arranged in the oxygen making machine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the first and second adsorption tower adsorption tower in the middle of the oxygen making machine shell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upper part of the oxygen buffer in oxygen making machine shell; the air compressor, air dryer, cold air buffer, the first adsorption tower, second adsorption tower or oxygen buffer through a gas pipeline in series; the rotary molecular sieve structure layout oxygen making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dsorption tower internal structure symmetry set, oxygen adsorption tower efficiency than ordinary doubled; the adsorption medium The structure of the rotating function, the power source is a part of the high-pressure gas pipeline shunt gas, do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 the power source,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
技术介绍
目前制取富氧空气主要有三种方法:深冷法、膜分离法和变压吸附法。深冷法原理为低温精馏,把空气压缩、冷却、液化,利用不同气体沸点的差异进行精馏使氮氧气体分离。该方法是林德教授1902年专利技术的,是大规模制氧的传统工艺也是目前大规模工业制氧的主要方法,我国制氧量的80%是由该方法完成的。特点是气体纯度高制气规模大,但压缩冷却耗能大投资大,开机复杂。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首次实现变压吸附四床工艺技术的工业化。该技术是依靠分子筛对特定气体选择性吸附并随着压力变化实现吸附和再生的,因而再生速度快、能耗低,随着吸附剂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单个固定吸附塔操作,由于吸附剂需要解吸再生,吸附都是间歇式的。因此变压吸附装置至少由两个甚至多达数十个吸附塔并联组成,使吸附床的吸附和解吸再生交替进行。由于需要多个吸附塔之间频繁切换轮流工作使得变压吸附装置产能有限,耗能增加,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它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干机、空气缓冲器、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氧气缓冲器和制氧机外壳;所述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干机和空气缓冲器依次排列在制氧机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平行排列在制氧机外壳的中部;所述氧气缓冲器设在制氧机外壳的上部;所述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干机、空气缓冲器、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或者氧气缓冲器通过气体管道串联;所述第一吸附塔包括吸附塔外壳、支撑架、浮动支撑套、旋转体、密封盖、Z型导气桶和吸附介质;所述吸附塔外壳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浮动支撑套;所述浮动支撑套通过旋转体两端的台阶轴间隙配合;所述浮动支撑套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密封盖;所述Z型导气桶放置在旋转体内部;所述Z型导气桶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内侧;所述Z型导气桶另一端贴伏在吸附介质表面上;所述吸附介质填充在旋转体内部。进一步,所述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吸附塔或者第二吸附塔的内部结构采用对称分布。进一步,所述浮动支撑套包括竖孔和横孔;所述竖孔对应旋转体端部台阶轴的外圆设置;所述的横孔对应旋转体端部台阶轴的肩胛面设置。进一步,所述旋转体两端台阶轴的外圆上沿轴向方向均布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6个至8个。进一步,所述Z型导气桶与吸附介质相邻的端口位于旋转体的下部;所述Z型导气桶不与旋转体接触。进一步,所述吸附介质具体采用沸石吸附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内部结构布局简单,安装方便;吸附塔的内部结构对称设置,比普通的吸附塔制氧效率提高了一倍;使吸附介质实现旋转功能的结构设置,其动力来源为气体管道中分流的一部分高压气体,不用专门提供动力源,节省能源;带动吸附介质旋转的旋转体在浮动支撑套的支撑下,处于悬浮状态,在悬浮状态下进行旋转,没有摩擦的产生,避免使用润滑油,造成污染空气,而且提高了安全性;因Z型导气桶固定在密封盖上,位置保持不变,高压空气通过Z型导气桶导入旋转体内部,在吸附介质上,对应Z型导气桶端口的部分处于高压状态,氮气等被吸附,氧气通过,其余部位处于低压状态,吸附介质可以再生,由于吸附介质处于旋转状态,高压和低压部分交替转换,大大提高了制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布局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吸附塔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中:1.空气压缩机;2.空气冷干机;3.空气缓冲器;4.第一吸附塔;41.吸附塔外壳;42.支撑架;43.浮动支撑套;431.竖孔;432.横孔;44.旋转体;45.密封盖;46.Z型导气桶;47.吸附介质;5.第二吸附塔;6.氧气缓冲器;7.制氧机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包括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氧气缓冲器6和制氧机外壳7;所述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和空气缓冲器3依次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底部;所述第一吸附塔4与第二吸附塔5平行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中部;所述氧气缓冲器6设在制氧机外壳7的上部;所述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或者氧气缓冲器6通过气体管道串联;所述第一吸附塔4包括吸附塔外壳41、支撑架42、浮动支撑套43、旋转体44、密封盖45、Z型导气桶46和吸附介质47;所述吸附塔外壳4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42;所述支撑架42上端固定连接浮动支撑套43;所述浮动支撑套43通过旋转体44两端的台阶轴间隙配合;所述浮动支撑套43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密封盖45;所述Z型导气桶46放置在旋转体44内部;所述Z型导气桶46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45内侧;所述Z型导气桶46另一端贴伏在吸附介质47表面上;所述吸附介质47填充在旋转体44内部。进一步,所述第一吸附塔4与第二吸附塔5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吸附塔4或者第二吸附塔5的内部结构采用对称分布。进一步,所述浮动支撑套43包括竖孔431和横孔432;所述竖孔431对应旋转体44端部台阶轴的外圆设置;所述的横孔432对应旋转体44端部台阶轴的肩胛面设置。进一步,所述旋转体44两端台阶轴的外圆上沿轴向方向均布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数量为6个至8个。进一步,所述Z型导气桶46与吸附介质47相邻的端口位于旋转体44的下部;所述Z型导气桶46不与旋转体44接触。进一步,所述吸附介质47具体采用沸石吸附颗粒。本技术在工作时: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和空气缓冲器3依次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底部;第一吸附塔4与第二吸附塔5平行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中部;氧气缓冲器6设在制氧机外壳7的上部;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或者氧气缓冲器6通过气体管道串联;第一吸附塔4包括吸附塔外壳41、支撑架42、浮动支撑套43、旋转体44、密封盖45、Z型导气桶46和吸附介质47;吸附塔外壳4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42;支撑架42上端固定连接浮动支撑套43;浮动支撑套43通过旋转体44两端的台阶轴间隙配合;浮动支撑套43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密封盖45;Z型导气桶46放置在旋转体44内部;Z型导气桶46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45内侧;Z型导气桶46另一端贴伏在吸附介质47表面上;吸附介质47填充在旋转体44内部;第一吸附塔4与第二吸附塔5结构一致;第一吸附塔4或第二吸附塔5的内部结构采用对称分布;浮动支撑套43包括竖孔431和横孔432;所述竖孔431对应旋转体44端部台阶轴的外圆设置;所述的横孔432对应旋转体44端部台阶轴的肩胛面设置;旋转体44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氧气缓冲器(6)和制氧机外壳(7);所述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和空气缓冲器(3)依次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底部;所述第一吸附塔(4)与第二吸附塔(5)平行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中部;所述氧气缓冲器(6)设在制氧机外壳(7)的上部;所述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或者氧气缓冲器(6)通过气体管道串联;所述第一吸附塔(4)包括吸附塔外壳(41)、支撑架(42)、浮动支撑套(43)、旋转体(44)、密封盖(45)、Z型导气桶(46)和吸附介质(47);所述吸附塔外壳(4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42);所述支撑架(42)上端固定连接浮动支撑套(43);所述浮动支撑套(43)通过旋转体(44)两端的台阶轴间隙配合;所述浮动支撑套(43)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密封盖(45);所述Z型导气桶(46)放置在旋转体(44)内部;所述Z型导气桶(46)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45)内侧;所述Z型导气桶(46)另一端贴伏在吸附介质(47)表面上;所述吸附介质(47)填充在旋转体(44)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分子筛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氧气缓冲器(6)和制氧机外壳(7);所述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和空气缓冲器(3)依次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底部;所述第一吸附塔(4)与第二吸附塔(5)平行排列在制氧机外壳(7)的中部;所述氧气缓冲器(6)设在制氧机外壳(7)的上部;所述空气压缩机(1)、空气冷干机(2)、空气缓冲器(3)、第一吸附塔(4)、第二吸附塔(5)或者氧气缓冲器(6)通过气体管道串联;所述第一吸附塔(4)包括吸附塔外壳(41)、支撑架(42)、浮动支撑套(43)、旋转体(44)、密封盖(45)、Z型导气桶(46)和吸附介质(47);所述吸附塔外壳(41)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42);所述支撑架(42)上端固定连接浮动支撑套(43);所述浮动支撑套(43)通过旋转体(44)两端的台阶轴间隙配合;所述浮动支撑套(43)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密封盖(45);所述Z型导气桶(46)放置在旋转体(44)内部;所述Z型导气桶(46)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盈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