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远轮专利>正文

一种换轧辊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5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轧辊用车,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下部设有支腿,支腿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的车架上部设有轧辊组进给装置,所述的支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的第一支腿套接在第二支腿内,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装置。通过该换轧辊用车可快速的定位移动轧辊组,保证轧辊组的安装精度。操作者拆装轧辊组很方便,劳动强度低。

A roll changing c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ller for vehicles,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legs, legs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he upper part of the vehicl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group feeding device, the leg comprises a first leg and two legs, the first leg sleeve in the second leg, a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leg and two legs. The moving roll set can be quickly positioned by the roll changing car, and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of the roll group can be ensured. It is convenient and easy to disassemble and assemble the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轧辊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带冷轧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轧辊用车。
技术介绍
钢带冷轧用的轧辊,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换轧辊。由于普通轧机至少配置2副轧辊,即4根轧辊,每副轧辊的重量在35千克左右,操作者在换轧辊时劳动强度非常大。目前企业多利用换轧辊用车进行换轧辊操作,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目前已经公开的换轧辊用车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换轧辊用车多为普通的搬运轧辊用的车,车上只设有对轧辊固定的固定装置,车上的轧辊组定位移动不方便。两根轧辊安装时,操作者首先要进行内外窗口轴承座的装配,形成轧辊组。装配完成后,须将两副轧辊组分别抬到轧制中心线处,才能送入窗口。由于吊起的轧辊组的内档轴承座左右摆动,对中不便,需要反复对中,既浪费时间,又消耗体力。有的操作者为了赶产量,甚至采用敲击外窗口轴承座的方式,强行送入。这样很难保证轧辊组在轧机中的安装精度,造成钢带在轧制过程中厚薄公差难以控制,以及带形不整等质量问题。同时,还造成外窗口轴承座压盖敲击变形,需要更换,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轧辊用车,以达到轧辊组定位移动方便,确保轧辊组的安装精度,同时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轧辊用车,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下部设有支腿,支腿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的车架上部设有轧辊组进给装置,所述的支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的第一支腿套接在第二支腿内,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装置。优选的,所述的轧辊组进给装置包括定位块、导轨、进给丝杆、拉杆,所述的定位块设在车架上,导轨设在定位块上,所述的进给丝杆通过轴承座设在车架上,进给丝杆和轧辊组之间设有拉杆,拉杆和进给丝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压盖设在第二支腿内的升降丝杆,所述的压盖和升降丝杆之间设有平面推力球轴承,所述的第一支腿上部设有与升降丝杆相适配的升降螺母。优选的,所述的进给丝杆一端设有手轮。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设有定位螺钉。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旋转升降丝杆,可根据实际装卸轧辊组的情况,调节车架高度,进而调节导轨或导轨上轧辊组的高度;通过手轮旋转进给丝杆,带动拉杆,进而平稳移动轧辊组。通过该换轧辊用车可快速的定位移动轧辊组,保证轧辊组的安装精度。操作者拆装轧辊组很方便,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换轧辊用车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第一支腿、3.第二支腿、4.定位螺钉、5.升降螺母、6.升降丝杆、7.压盖、8.平面推力球轴承、9.车架、10.定位块、11.进给丝杆、12.轴承座、13.导轨、14.销轴、15.滚轮、16.轧辊组、17.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换轧辊用车,包括车架9,车架9下部设有四个支腿,支腿包括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第一支腿2套接在第二支腿3内,第一支腿2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车架9上部设有轧辊组进给装置,在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之间设有高度调节装置。轧辊组进给装置包括定位块10、导轨13、进给丝杆11、拉杆17,定位块10有两个,两定位块并排间隔的设置在车架上,导轨13固定设置在定位块10上,进给丝杆11通过轴承座12设在车架9上,进给丝杆11和轧辊组16之间设有拉杆17,拉杆17和进给丝杆11螺纹连接。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通过压盖7设在第二支腿3内的升降丝杆6,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腿上,压盖7和升降丝杆6之间设有平面推力球轴承8,第一支腿2上部设有与升降丝杆6相适配的升降螺母5。为了便于移动导轨上的轧辊组,减小磨损,在轧辊组16的下部设有与导轨13相适配的滚轮15,其滚轮15通过销轴14设置在轧辊组16下部。为了便于操作者操作,所述的进给丝杆11一端设有手轮。为了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连接稳固可靠,在所述的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之间设有定位螺钉4。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旋转升降丝杆,可根据实际装卸轧辊组的情况,调节车架高度,进而调节导轨或导轨上轧辊组的高度;通过手轮旋转进给丝杆,带动拉杆,进而平稳移动轧辊组。可快速的定位移动车上的轧辊组,使轧辊组拆装方便。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轧辊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轧辊用车,包括车架(9),所述的车架(9)下部设有支腿,所述的支腿底端设有万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9)上部设有轧辊组进给装置,所述的支腿包括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所述的第一支腿(2)套接在第二支腿(3)内,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之间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轧辊用车,包括车架(9),所述的车架(9)下部设有支腿,所述的支腿底端设有万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9)上部设有轧辊组进给装置,所述的支腿包括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所述的第一支腿(2)套接在第二支腿(3)内,第一支腿(2)和第二支腿(3)之间设有高度调节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轧辊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组进给装置包括定位块(10)、导轨(13)、进给丝杆(11)、拉杆(17),所述的定位块(10)设在车架(9)上,导轨(13)设在定位块(10)上,所述的进给丝杆(11)通过轴承座(12)设在车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远轮
申请(专利权)人:管远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